<menuitem id="ddjjd"><mark id="ddjjd"></mark></menuitem>

          <pre id="ddjjd"><big id="ddjjd"></big></pre>

          您的位置: 首頁 > 公告公示 >

          公告公示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學校地址:淮安市解放西路166號
          辦公電話:051780856200

          公告公示

          江蘇省星級普通高中復審申報公示

          作者: 來源: 日期:2022/5/1 8:00:30 人氣:3038

              我校已于2022422日申報江蘇省三星級高中復審,《復審自評表》全部內容已在教育城域網、學校校園網公布。省教育評估院復審文件、評估標準及評價細則請查閱“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教育評估院”網頁。如發現我校上報材料有不實信息和其他需要反映的問題,歡迎在公示期內(51日——?1030日)與省教育評估院(電話:025-83335260)或市教育局中教電話:0517-83664428)聯系。

              特此公示。

             附件: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三星復審自評表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202251

           

           

          江蘇省普通高中星級評估自 評 表

           一、學校簡況

           

          曾用校名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辦學時間

          1923

          校長移動電話

          13861587575

          校長辦公電話

          80856201

          學校校長辦傳真電話

          80856201

          現有星級評定時間

          2017

          學校性質

          公辦

          學校主管部門

          清江浦區教體局

          獲得二星時間

          2003

          獲得三星時間

          2011

          教職工總數

          147

          專任教師總數

          136

          中學高級教師數

          55

          中級教師數

          48

          省特級教師數

          0

          正高級教師數

          0

          高中班級數

          38

          高中生總數

          1764

          上學年提供高考選科組合數

          12

          實際開設高考選科組合數

          9

          生均校舍面積(平方米)

          14.2

          生均宿舍面積(平方米)

          12.03

          固定資產總值(元)

          35392368.78

          儀器設備總值(元)

          11175965.68

          上年度教育經費總收入(元)

          63463135.67

          上年度財政撥款數(元)

          63463135.67

          近5年創建總投入(元)

          18640268.64

          近5年新擴校園面積(平方米)

          0

          近5年新增建筑面積(平方米)

          0

          近5年新增設施設備總值(元)

          2325088.17

          電子郵箱

          jshayz80856200@163.com 

          學校網址

          http://www.m1ntclub.com

          微信公眾號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二、自評報告

          江蘇省教育評估院、淮安市教育局:

          我校自2010年晉升為江蘇省三星高中、2017年通過三星復審以來,學校繼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經過幾年的努力,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師水平不斷提升,管理效能大幅提高,素質教育日益深入,辦學績效年年突破,辦學品位穩步提升,一所具有近百年歷史、承載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學校正勃發出靚麗風采,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認可。依據復審評估標準及評價細則,學校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核查自評,現將學校自評情況匯報如下,請予評估。

          一、學校概況

          我校位于淮安市區解放西路166號,已有99年的辦學歷史。1999年學校被確定為淮安市重點中學,2003年被轉評為省二星級高中,2011年晉升為省三星高中,2017年通過三星復審。2021年4月我校初高中分設,高中部更名為“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學校辦學規模適中,師資力量雄厚。全校共有教職工147名,專職教師136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55人,中級職稱教師48人,中高級職稱專任教師占高中專任教師的75.73%。專任教師100%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學校現新增市級骨干教師10名,市學科帶頭人4名,市教育教學先進個人2名,市“533英才工程”學術技術骨干人才1名,市優秀班主任3名,市優秀共產黨員1名。

          學校堅持“成才先成人、成人先立志”治校方略,確立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校訓,“文明、合作、求真、創新”的校風,“博學、嚴謹、愛生、奉獻”的教風,“勤學、善思、明志、篤行”的學風,不斷探索興校強校的新思路。

          學校辦學特色日益彰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社會影響力和認同度與日俱增。2021年1月,我校成功成為江蘇省淮陰中學結對共建校。2017--2021年度我校連續獲得“淮安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二等獎”,2018年被教育部授予“國防教育特色學?!狈Q號,2017年順利通過江蘇省德育課程基地驗收, 2019年、2021年被評為“淮安市文明校園”,2018年被評為“淮安市語言文字規范化學?!?, 2021年被評為“淮安市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活動先進單位”。

          二、辦學條件持續優化,辦學品位穩步提升

          2017年至今,學校共投入1864.03萬元用于學校軟硬件水平提升,夯實辦學品位提升根基。綠地面積10230平方米。校園以“成志”為主題進行整體規劃,成志園紫藤影動,魚戲睡蓮;志道樓前假山滴翠,蒼松紅楓迎客;弟子規石刻凌霄環繞,凌空怒放,薔薇花墻幽香撲鼻;杰出校友塑像群激勵學生砥礪前行……四季有景,環境幽雅,以史育人,以物化人?!俺芍镜掠毕到K省德育課程基地優秀項目,是學校響亮的教育品牌。

          學校占地面積52806平方米,現有38個教學班,在校生1757人,生均24.2平方米。教學樓3幢,辦公樓1幢,師生宿舍樓2幢,教學用房總面積21527平方米,生活用房3525平方米,其他生活用房538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積達(不含師生宿舍)14.2平方米?,F有住校生236人,實際使用宿舍40間,住校生人均建筑面積12.03平方米。

          現有300米6道塑膠跑道,5片標準籃球場地,籃球架10只,9人制足球場1個,室外乒乓球臺9張,室內活動中心一個,設有室內乒乓球臺4張,組合健身器材一套,生均活動場地8.65平方米。學校運動區與教學區、宿舍區合理分區。

          現有物理實驗室5口,化學、生物實驗室各4口,按標準開展演示、分組實驗。先后購置各類紙質圖書91726冊,電子圖書77.6G,各班都配置了網絡大屏一體機,信息技術教室、電子閱覽室、多功能教室等專用教室專人管理。配有音樂教室6口,舞蹈房1口、書畫室8口。有4口學生機房,208臺學生用電腦為信息技術課提供了保證。

          三、校長領導管理隊伍建設,健全教師成長發展機制

          (一)校長領導管理隊伍建設

          左萬永校長于2020年6月調任我校任校長,經多學校多崗位歷練,有豐富的校長任職經驗和較強的管理能力。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長期致力于教育科學研究,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學生核心素養養成,強化兩支隊伍建設,凝聚人心,激勵士氣,使學校在三風建設、隊伍建設、辦學質量、校園文化、裝備水平、學生核心素養養成等方面取得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突出,曾先后獲得多項省、市、區級榮譽。

          左萬永校長多次參加校長任職資格、名校長等省級各類專題培訓,符合規定的校長任職資質和專業標準。近三年,學校教師對校長民主測評結果滿意度為100%,學生對校長滿意度測評結果滿意度達100%。

          學?,F有校級領導職數設置合理,校級領導5人,其中校長1人,書記1人,副校長3人。年齡結構、專業結構達標。學校行政人員共19人,年齡結構、專業結構達標。嚴格執行選拔任用干部程序,重視以德為先、德才兼備。

          學校行政隊伍政治覺悟高,整體素質好,廉潔自律、團結協作、敬業愛崗,業務能力強,教學實績顯著,管理水平突出,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均深得廣大教師認可。

          (二)健全教師成長發展機制

          學?,F有高中專任教師136人,學生1764人,生師比為12.9:1。高中專任教師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學歷達標率為100%。高中專任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55人,中級職稱的專任教師48人,中高級職稱專任教師占高中專任教師的75.73%。

          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建設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素質過硬的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四有”好教師隊伍。

          學校利用校外兼職教師隊伍將課程改革和育人工作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聘請屬地公安、司法機關領導等對學生進行普法、禁毒等專題教育,聘請校本選修指導老師,聘請專家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及職業生涯指導。

          學校圖書館有專職圖書管理員3人,物理實驗員3人,化學實驗員3人,生物實驗員2人。醫務室有在職專職校醫1名,兼職醫護人員2名。心理咨詢室配有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4名,均具有上崗證。

          學校具有高中循環教學經歷的教師9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2%。兼教一門及一門以上選修課的教師8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1.8%。具有校際交流任教教師共1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0%。 

          四、構建管理機制,提升管理水平

          (一)辦學目標明確,實行校長負責制

          學校以“辦有特色的現代學校,育有特長的新型學生”為指引,緊緊圍繞發展規劃,穩步推進。加快改善辦學條件,推進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執行上級決議,保證學校平穩運行,健康發展。

          (二)堅持依法治校,三風建設優良

          學校高度重視依法治校。建立依法治校領導小組,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構建管理網絡。嚴格執行招生政策,規范招生行為。嚴格執行收費標準,規范收費程序。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構建安全工作網絡,執行有力。

          學校秉承“有志者事竟成”的校訓,傳承和發揚了學校創始人李更生先生的成志精神,傳承先生治學治校理念,堅持“成師生之志,建幸福家園”的辦學理念,堅定培養目標,強化三風建設,為國育才。

          學校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營造氛圍,以制度管人,激勵廣大教職工通過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將“三風”內化為我校師生員工的自覺行動。

          五、積極推進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一)成志德育,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成志德育”核心理念是“成才先成人,成人先立志”,不斷豐富其核心內涵。堅持“實踐、體驗、內化、踐行”教育原則,內化德育理念,優化德育行為,關注教育細節,規范德育管理。    

          開展系列化的主題教育,開展系列化德育活動。通過家校協作,利用多種育人渠道,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專職心理教師全天候值班,接受學生預約,開展一對一心理輔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加強跟蹤輔導。開展系列健康教育,全面落實學生自育,健全品格,健康成長。

          (二)校本教研,落實素質教育舉措

          學校結合實際完善成志課堂課程建設和實施方案,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明確學校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強化課程建設的目標、實施策略、評價標準,不斷提高教師推進課程改革的自覺性。

          高中各年級均按國家課程計劃安排課務,并將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納入課程之中。學校強化體育鍛煉、學生視力保護和體質健康監測,保證學生足時進行校園體育活動。

          學校提供選修課、校本課程17余門,涌現出了一大批高質量校本課程。提供選課指南,強化選課指導,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引導學生理性選課,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搭建平臺。

          (三)勵志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學校積極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保證學生學科素養的和諧發展;關注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成志課堂”的一個核心兩重點:一個核心是課堂教學由知識傳授轉向能力培養;兩個重點一是要抓好導學案編寫,二是要抓好小組合作課堂建設。

              “青春逐夢,成志1+1”育人模式是我校原有“成志課堂”的有機升華,明確了“導師制”、“合作制”,其核心在于體現“主導”與“主體”的有機統一,實現“教”與“學”的和諧。各學科組根據學??偟恼n堂教學模式,結合學科的特點制定了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斷進行課堂教學實踐和反思,豐富“成志課堂”內涵。

          (四)評價體系,促進學校發展

          對教師的評價,學校堅持從以人為本、促進專業發展、規范教師的職業行為三個方面作為評價教師的原則,通過“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對教師進行全面性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改變傳統評價模式,向認知、情感、人格健全的多元化綜合評價模式轉換,倡導綜合性、多元性、過程性評價,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潛能的挖掘。

          在課程評價方面,我校大力實施重基礎、多樣化、分層次、綜合性的“三級課程”,做到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相結合、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學校密切家校聯系,構建家校協作網絡。定期召開家長會,還通過問卷調查,及時回應家長訴求。通過調查,家長滿意率達到了96%以上。

          六、學生身心全面發展,辦學績效日益彰顯

          (一)學生全面發展,綜合素質良好

          學生高考文化達線取得突破性進展:學校2017年、2018年高考文化達線由一兩個人,至2019年文化二本以上達線12人,藝術錄取69人;2020年文化二本以上達線22人,藝術錄取100人;2021年應對新高考平穩落地,據不完全統計,文化本科達線16人,藝術錄取約85人;學校高考發展順利完成由藝術到文化、藝術兩翼發展的歷史性轉型。

          近三年學業水平測試一次性合格率平均約90%,畢業生體質健康達標率分別為 99.29%、99.55%、99.60%。畢業生視力不良率均控制在5%以下。

          “成志藝體”著眼“揚長”,學校開設了美術、音樂、舞蹈、編導、日語、西語等專業選修課,連續3年各專業合格率均在96%以上,成志藝體已成為學校發展的“動車組”。近年來我校多名藝體老師被評為“優秀指導老師”;多名同學在才藝項目上取得佳績;同學們在市運動會團體、單項中取得佳績;多名同學獲得“淮安市最美中學生”稱號。

          (二)學校特色建設積極推進,初步形成特色優勢

          “成志德育”激揚學生青春。學校提煉出了“成才先成人,成人先立志”--“成志德育”這一核心理念,確立了“志向”“志趣”和“意志”三個層次的“成志”核心內涵,將“成志德育”課程理念與德育核心素養有機結合,形成了課程化的德育核心素養校本化表達。演繹學生個性,錘煉學生能力,呵護學生心靈。以德育滲透為手段,探索全新的德育方法。以家校共進為兩翼,建立高效率的教育網絡。

          “成志課堂”造就亮麗的風景?!拔业恼n堂我做主”,是學生響亮的課堂宣言。為全面推進“成志課堂”建設,定期組織教師外出學習,頒布課改方案,規范導學案的編寫流程及設置要求,強化小組合作課堂建設,常態化進行課堂教學督導?!俺芍菊n堂”把“學會提問”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切入點,注重培養發散性思維和多樣化意識,讓學生體驗創造過程,從而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創新之火熊熊燃燒,有效促進了學生的主體性發展。

          “成志藝體”圓學生成功之夢。為了讓特色、個性之花遍地開放,“成志藝體”經過多年探索,歸結出“發現、引導、提高、成才”四部曲的經驗做法,形成了藝體特長教育的鮮明特色。學校組建白塵劇社等14個社團,學生參與率達到90%以上,為不同需求的學生搭建平臺,成就夢想。

          辦學績效年年突破,辦學品位穩步提升,一所積淀百年歷史、承載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學校正勃發出靚麗風采。高一新生錄取分數線逐年攀升,每年招生計劃都能足額甚至超額完成,社會認可度持續向好。

          對照《三星級高中評估細則及評價標準》,學校多次進行了自查自評,我們認為我校的各項指標均已達到省三星級高中復審指標要求。

          祈請省教育評估院專家對我校三星高中進行復審評估驗收。

          特此報告!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2022年4月22日

           

           

           

          法定代表人(簽名):

           

           

                                          學校(公章)

          年   月   日

          注:學校自評報告是對學校近5年發展狀況的自我鑒定,內容包括學校沿革、創建成效、存在問題和整改舉措等。字數一般在5000字以內。

           


          三、分項自評

           

          辦學條件1-1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結果

          1

          評估

          指標

          1. 學校獨立設置。農村完全中學的高中班級需占一半以上。高中規模不少于24個班,平均班額達標。生均占地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老城區學校不少于25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積(不含宿舍)不少于15平方米。

          B

          評價

          細則

          1)學校專門舉辦高中學歷教育的獨立法人,校區獨立。完全中學、十二年一貫制學校應有高中分設的3年規劃且開始實施。

          2高中辦學規模適度,一般在8~16軌之間,各年級班均學生不超過50。

          3)生均校園占地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規劃定點老城區學校不少于25平方米)。暫不達8軌的獨立高中,學生總數按設定。

          4)生均校舍(不含師生宿舍)建筑面積不少于15平方米,維護保養及時。

          5)智能安防系統覆蓋學校主要場所,與區域行政部門數據同步,與當地公安部門安全防范系統互聯互通。模(不少于8軌)及額定學生數計算。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位于淮安市區解放西路166號,前身是著名愛國教育家李更生先生1923年創辦的私立成志中學,校名多次更換,演變為今天的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建校93年來,經過幾代人辛勤耕耘,不斷探索,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鑄就了光輝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學校為專門舉辦高中學歷教育的獨立法人。

          1999年學校被評為淮安市重點中學,2003年轉評為江蘇省二星級高中,2010年6月通過省評估院驗收,成功晉升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省教育廳關于公布2010年普通高中星級評估結果的通知》蘇教基〔2011〕12號)。2016年成功通過“江蘇省三星級普通高中”復審工作,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F有學生數:高中在校生1764人,38個班,高一582人,班均44.8人,高二577人,班均44.4人,高三598人,班均49.8人。

          學校占地面積52806平方米,生均校園占地面積達:30平方米。

          擁有教學樓3幢,辦公樓1幢,師生宿舍樓2幢,教學用房總面積21527平方米,生活用房3525平方米,其他生活用房538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積達(不含師生宿舍):13.3平方米。

          學校有周界報警系統、人臉識別系統、全方位監控探頭等智能安防系統與公安部門互通互聯,從而維護校園穩定提高安保效率。

          主要不足和問題

          生均校舍建筑面積不足

          改進措施和目標

          向區政府申請擴建校區

           


          2)基礎數據

          1-1-1學生數統計一覽

          學年度

          初中

          高中

          年級

          計劃招生數

          在籍生數

          實際在校生數

          班級數

          班均生數

          年級

          計劃招生數

          在籍生數

          實際在校生數

          班級數

          班均生數

          備注

          2019-

          2020

           

           

           

           

           

           

           

          高一

          600

          612

          610

          14

          43.7

           

           

           

           

           

           

           

          高二

          600

          611

          610

          14

          43.6

           

           

           

           

           

           

          高三

          600

          628

          628

          14

          44.9

           

           

           

           

           

           

          總數

          1800

          1851

          1848

          42

          44.1

          2020-

          2021

           

           

           

           

           

           

           

          高一

          600

          637

          627

          15

          42.5

           

           

           

           

           

           

           

          高二

          600

          606

          601

          14

          43.3

           

           

           

           

           

           

          高三

          600

          602

          602

          14

          43

           

           

           

           

           

           

          總數

          1800

          1845

          1830

          43

          42.9

          2021-

          2022

           

           

           

           

           

           

          高一

          600

          585

          582

          13

          44.8

           

           

           

           

           

           

           

          高二

          600

          581

          577

          13

          44.4

           

           

           

           

           

           

          高三

          600

          598

          598

          12

          49.8

           

           

           

           

           

           

          總數

          1800

          1764

          1757

          38

          46.4

          注:每學年的“在籍生數”是指該學年各年級在學籍管理系統中的學生數;每學年的統計口徑需保持一致?!皩W年度”是指含申報時所在學年的近3個學年度,下同

           

           

           

           

           


            1-1-2校舍面積一覽                  
          面積單位:平方米

            

            

          總面積

          現有校舍

          建筑

          總面積

          教工宿舍

          建筑面積

          學生宿舍建筑面積

          教學用房總面積

          生均校園面

          生均校舍建筑面積

          (以實際在校生數計算)

          52806

          25052

          0

          2838

          21527

          30

          14.2

          注:核算生均資源時,如高中非獨立校區,完全中學、十二年一貫制學校需將在校生全額納入基數。已經使用待辦土地證的面積、建筑工程已經封頂的校舍均可全面積納入生均資源計算。生均校舍建筑面積主要是指生均教育教學用房面積,計算時不包括教工集體宿舍、學生宿舍、其他生活用房、商業用房等建筑的面積。計算相關生均資源時需將其他非高中學生統計在內。下同

          1-1-3各類用房數據一覽

          建筑名稱

          數量(個)

          建筑面積

          竣工年月

          是否計入年報數

          備注

          (一)教學及輔助用房(平方米)17963

          普通教室

          57

          14339

          志仁樓2007.5

          志禮樓1987.5

          志信樓1999.6

           

          普通實驗室

          13

          1520

          志智樓1996.9

           

          創新實驗室

          0

           

           

           

           

          探究實驗室

          2

          220

          更生樓2009.7

           

          其他實驗室

           

           

           

           

           

          圖書閱覽室

          3

          574

          志義樓2007.5

           

          微機室

          4

          560

          志義樓2007.5

           

          通用技術室

          1

          110

          志道樓2000.7

           

          各類專用教室

          18

          1990

          志道樓2000.7

           

          體育館

           

           

           

           

           

          室內體育用房

          1

          1000

          志智樓1996.9

           

          衛生室

          1

          64

          志道樓2000.7

           

          (其它)

           

           

           

           

           

          (二)辦公用房(平方米)3564

          行政辦公室

          15

          1604

          志道樓2000.7

           

          教師辦公室

          17

          1960

          志義樓2007.5

          志道樓2000.7

          志信樓1999.6

           

          (其它)

           

           

           

           

           

          (三)生活用房(平方米)3525

          教工宿舍

          0

           

           

           

           

          學生宿舍

          2

          1579

          男宿舍2003.7

          女宿舍1989.10

           

          食堂

          2

          1416

          志道樓2000.7

          餐廳2008.8

           

          (其它)

           

           

           

           

           

          其他用房(平方米

          配電房

          2

          40

          2004.6

           

          傳達室

          2

          55

          南校區2003.7

          北校區1987.6

           

          體育器材室

          1

          70

          2005.6

           

          廁所

           

          530

          志義樓2007.5

          志信樓1999.6

           

             心理輔導室

          1

          60

          2007.5

           

          合計

          /

          25052

          /

          /

          注:各類用房數據統計匯總后應與申報當年《普通中學基層統計報表》中的數據相一致;年報后如有新增面積請在備注中說明。學??筛鶕枰黾颖砀?/span>“行”,下同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校園平面圖

          示意圖

          2016.9

          法人證書

          證書

          2020.4

          淮安市第一中學2021年招生簡章

          招生簡章

          2021.5

          計算機教室管理制度

          制度

          2016.9

          計算機教室使用記錄表

          記錄表

          2019.9

          理化生實驗室各種制度

          制度

          2016.9

          理化生實驗室儀器借用記錄

          記錄表

          2018.9

          理化生實驗室儀器臺賬

          臺賬

          2018.9

          理化生實驗室圖片

          照片

          2022.4

          圖書館各種管理制度

          制度

          2016.9

          圖書館圖片

          照片

          2022.4

          心理咨詢室工作制度

          制度

          2016.9

          心理咨詢室照片

          制度照片

          2021.6

          電子圍欄安裝

          合同

          2021.6

          安保設備圖片

          圖片

          2021.9

           

           

           

           

           

           

           

           

           

           

           

           

           

           

           


          辦學條件1-2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結果

          2

          評估

          指標

          2. 有足夠的理、化、生等實驗室,能按課程標準開齊全部實驗。實驗器材充足,能開出2人一組的分組實驗。按標準配齊配足音樂室、美術室等專用教室,設施設備齊全。

          A

          評價

          細則

          18~12軌制高中學校的理、化、生普通類標準實驗室按4、3、3配備,按照規范選科狀態和開齊開足實驗教學要求調整相關實驗室數量,總數不少于10個。高中12軌制以上的學校,每增加2,理、化、生實驗室總數增加1。        

          2有規范的儀器室、藥品室、準備室以及標本室等,有?;穼S么娣艌鏊?,有充足的實驗器材、耗材,能滿足2人一組的分組實驗需求。

          3812軌制學校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室各2個,教具設施齊全,滿足課程開設需要。辦學規模每增加4軌,增加音樂、美術專用教室各1。  

          4812軌制學校至少配備2個通用技術實踐室,每增加4,通用技術實踐室總數需增加1。

          5)有探究、創新、數字實驗室等,但不抵算普通類標準實驗室、專用教室、通用技術實踐室。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我?,F有38個教學班,全部配備有多媒體設備,還建有1個多媒體專用教室,3個計算機網絡教室,1個學生電子閱覽室,且引進了100M寬帶網絡。學校有物理實驗室5口、化學實驗室4口,生物實驗室4口,通用技術實驗室2口,有配套使用的儀器室、藥品室、準備室等。理化生實驗能按課程標準開足開齊,能按規定開設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課,各實驗室配有供56人使用的課桌椅和儀器,分組實驗每2人一組。每間實驗室光線好,設施齊備,制度齊全,并有專職人員管理。我校為合格實驗學校。學校有音樂教室6間、音樂器材室1間、舞蹈房1間、舞蹈器材室1間,配有鋼琴、電子琴、 DVD 、電視機等設備和器材;有書畫室8個,書畫器材室1個,書畫展廳1個,有展示臺、靜物臺、寫生燈、石膏像、畫板、畫架、各種畫筆等美術教具器材,教學設備齊全,還有師生美術作品展覽室。多功能報告廳和學生微機教室可以滿足教學需要:其他學科的教學設備也基本齊全,能滿足正常教學需要;各種器材管理嚴密,使用制度健全,教學資源利用率較高。

           

          主要不足和問題

          專用教室的各項日常工作有拖拉現象,使用記錄要及時記載。實驗室儀器設備等存在老舊問題。

           

           

          改進措施和目標

          加大投入,加強設備更新,加強監督,進一步提高設備利用率等。

           

           

           


          2)基礎數據

           

          1-2-4實驗室

          實驗室

          類別

          類別/數量

          儀器

          室數

          準備

          室數

          備注

          普通類

          數量

          創新類

          數量

          合計

          物理實驗室

           

          5

           

           

           

          4

          4

          合并

          化學實驗室

           

          4

           

           

           

          3

          3

          合并

          生物實驗室

           

          4

           

           

           

          3

          3

          合并

          通用技術實踐室

           

          1

           

           

           

           

           

           

          信息技術教室

           

          4

           

           

           

           

           

           

          生物標本室

          標本室數:標本數(件):145

          (其它)

           

          注:①“通用技術實踐室”應在“備注”欄內注明具體名稱?!捌渌睓趹唧w寫明專用教室、實驗室名稱及數量;完全中學、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初中班級配備的實驗室、專用教室等必須分開統計

           

          1-2-2 、美專用教室統計

          班級情況

          、、通用技術專用教室情況

          年級

          班級數

          年級

          班級數

          專用教室

          類別

          數量

          備注

           

           

          高一

          11

          音樂室

          6

           

           

           

          高二

          10

          美術室

          8

           

           

           

          高三

          10

          (其它)

          5

           

           

           

          合計

          31

           

           

           

           

           

           

           

           

           

           

          注:完全中學、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初中班級配備的實驗室、專用教室等應分開統計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理化生實驗室儀器臺賬

          登記表

          2022.04

          理化生實驗室實驗計劃

          登記表

          2022.04

          理化生實驗室儀器借用記錄

          登記表

          2022.04

          理化生實驗室實驗總結

          登記表

          2022.04

          理化生實驗室各種制度

          登記表

          2022.04

          計算機教室使用記錄表

          登記表

          2022.04

          計算機教室管理制度

          制度

          2022.04

          淮安市第一中學智慧特色成果

          特色成果

          2020.04

           


          辦學條件1-3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結果

          3

          評估

          指標

          3. 按標準配備專用計算機教室,電腦數量能滿足學生使用需求。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豐富,多媒體設施設備充足。智慧校園建設有規劃,有實施,成效明顯。

          A

          評價

          細則

          1)專用計算機教室數量班級數10:1配置,在校學生數與網絡環境下學生正常使用的計算機數(含計算機教室、普通教室、各專用教室、電子閱覽室的計算機)之比為6:1,達到江蘇省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標準。

          2)教室及各類專用教室均有先進的多媒體交互設備,依托區域在線教育教學資源平臺和現代化手段實現課堂教學信息化。

          3)有效實施智慧校園建設規劃,千兆進校、百兆進班,有適應需要的集成平臺、數字資源、智能終端、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系統。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我校建有完好的閉路電視系統,具有自辦節目、召開電視會議、播放教育教學資源功能;有覆蓋全校的廣播系統,可實現自動化音樂鈴聲及眼保健操的自動播放;學校建有網站,申請了國際域名 www.m1ntclub.com;學校建有覆蓋主要教育教學和管理活動場所的校園網,達到“校校通”工程的第二層次要求,并于2014年11月接入千兆寬帶;學?,F有學生計算機網絡教室4個,機房中供學生使用的電腦有208臺,生機比為7.86:1,有使用運行情況、保養維修記錄本、購置軟件登記本等管理賬目。我校各處室都配備了計算機、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全校教師都能積極地充分利用好學校的資源進行現代化教學,改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我校還被確定為“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江蘇省智慧校園”。

           

           

          主要不足和問題

           

           

           

           

           

           

           

           

          改進措施和目標

           

           

           

           

           

           

           

          2)基礎數據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統計

          校內網絡主干

          速率(Mbps)

          1000M

          無線網是否覆蓋校園

          校園網絡應用功能

          (打“√”)

          訪問代理

          文件傳輸

          Web瀏覽

          電子郵件

          智能服務

          校園網絡終端數

          253

          多媒體網絡教室數

          46

          教工用電腦數

          196

          學生用電腦數(臺)

          208

          生機比

          8.481

          實際在校生數

          初中

          424

          高中

          1764

          總數

          2193

          注:學生用電腦數專指計算機教室和其他學生活動場所配置的電腦總數。計算生機比時不含教師用電腦和各部門科室輔助教育教學用電腦的數量。學生數指實際在校生數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機房使用記錄表

          記錄表

          2022.04

          2020年省智慧校園認定結果

          認定結果

          2020.04

          淮安市第一中學智慧特色成果

          成果

          2020.04

          “任務驅動”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方案

          方案

          2020.04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情景式、體驗式教學

          智慧教學

          2020.04

          利用移動學習終端,實現移動等個性化學習

          智慧學習

          2020.04

          校園網絡接入江蘇省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和互聯網

          智慧網絡

          2020.04

           

           

           

           

           

           

           

           

           

           

           

           

           

           

           

           

           

           

           


          辦學條件1-4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4

          評估

          指標

          4. 圖書館、閱覽室開架借閱。生均藏書量及期刊種類達二級館要求,年生均購書不少于1冊。有較豐富齊全的與現行教材配套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閱覽室座位不少于學生數的1/10。

          A

          評價

          細則

          18軌制學校的圖書館使用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10軌制以上學校的圖書館使用面積應根據在校生的實際使用需求增加。

          2生均紙質藏書不少于50冊,供學生閱覽的期刊種類較為豐富。定期采購新書,年生均新購圖書不少于1。

          3)圖書管理智能化,實行開架借閱,年生均借閱圖書20冊以上。舉辦新書推薦、讀書交流等活動,定期發布借閱數據分析報告。

          4)服務新課程改革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較豐富,能支持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研活動,支持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分享,確保網絡安全、健康使用。

          5)閱覽室座位數不低于學生數的1/10,學生可閱讀報刊種類多樣,電子閱覽室電腦不少于60臺,在線閱讀資源豐富。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我校圖書館使用面積1012平方米,設有學生報刊閱覽室、圖書借閱室和教師資料,有專人管理,實行開架借閱。每天正常對師生開放,開放時間達7.5小時以上,年生均借閱量達21冊。學?,F藏書91726冊,電子圖書77.6G,生均藏書51.99冊,音像資料605片(盒),工具書及教參超過200種,能滿足師生閱讀需要,達到了二級館要求。圖書種類豐富,涉及文學、教育、哲學、法律、軍事、經濟、體育、藝術等各種門類。年度訂閱報紙60種,期刊、雜志等種類豐富,達到標準,全國、省級以上較有影響的專業刊物基本訂閱。每年都要購進新書,近3年購置新書數量達1.13萬冊,年生均購書2.1冊。學?,F有教師閱覽室1口,學生閱覽室4口(含電子閱覽室1ロ)閱覽室座位180個(1.4個/12人),已達到并超過學生總人數的1/12,電子閱覽室座位60個。圖書館、閱覽室在推進我校學生素質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不足和問題

           

           

           

           

          改進措施和目標

           

           

           

           

           


          2)基礎數據

          圖書館建設與使用情況統計

          藏書

          年度生均借閱量

          當年度學生閱覽室

          報刊訂數

          紙質圖書

          總數

          (冊)

          生均

          紙質

          圖書

          (冊)

          電子

          圖書館系統名稱

          初中

          高中

          年流動率

          生均

          借閱

          (冊)

          報紙(種)

          刊物(種)

          91726

          51.99

          數字圖書館

          15

          21

           

          21

          60

          218

          3年生均購書冊數

          閱覽室

          座位數

          圖書館

          等級

          評定

          時間及

          評定者

          購書總量

          當年

          上年

          前年

          1.13

          6700

          3000

          1600

          180

          二級

          2009區教育局

          注:電子圖書不計入紙質圖書。生均購書是指購買的紙質圖書量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圖書館常用指標統計表

          統計表

          2022.04

          圖書流通分班級統計表

          統計表

          2022.04

          圖書流通分類統計

          統計表

          2022.04

          圖書分讀者流通統計

          統計表

          2022.04

          圖書館各種管理制度

          統計表

          2022.04

          圖書館圖片

          圖片

          2022.04

          數字圖書館使用圖片

          數字圖書

          2022.04

           

           

           

           

           

           

           


          辦學條件1-5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5

          評估

          指標

          5. 學校生均宿舍建筑面積不少于4.5平方米,衛生設施齊全方便。食堂整潔衛生,廚房面積達標,設施良好,食堂餐位滿足師生就餐需求。

          A

          評價

          細則

          1)生均學生宿舍建筑面積不少于4.5平方米且衛生設施齊全、方便,充分滿足住宿學生需求,基本實現智能化管理服務。

          2師生食堂建筑、面積、布局、廚衛設備、安全衛生符合有關部門管理規范,餐廳面積、就餐席位與就餐師生總數相匹配,滿足師生就餐需求。

          3)落實《食品衛生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等規范要求,學校食堂運營模式、管理規范、安全衛生、成本核算和伙食質量監控等均符合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現行規定要求。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1. 生均學生宿舍建筑面積不少于4.5平方米且衛生設施齊全、方便,充分滿足住宿學生需求,基本實現智能化管理服務

          兩幢學生宿舍樓(男女住校生各一幢),建筑面積 2773 平方米,共有宿舍 47 間,最多可容納 430 名住校生。由于近幾年在學校周圍買房、租房學生家庭迅速增加,導致住校生數明顯減少?,F有住校生 236 人,實際使用宿舍 40 間。住校生人均建筑面積 11.8 平方米。

          學生宿舍樓每間宿舍安排 5-6 人,宿舍內部配有電扇、洗漱臺、鞋架、儲物柜等生活設施;宿舍區還配備了熱水機、洗漱間和浴室,能夠滿足住校生的日常生活需要。

          宿舍樓每層都配備消防滅火器和應急感應燈。有嚴格的學生宿舍管理制度,制定了學生宿舍防盜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宿舍布置彰顯文化氛圍,從有利于學生安全出發,從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出發,處處顯示以人為本,體現人本關懷。有專門生活老師負責宿舍管理,學生生活安全衛生,秩序井然。我們定期進行星級宿舍、文明學生評比。

          2. 師生食堂建筑、面積、布局、廚衛設備、安全衛生符合有關部門管理規范,餐廳面積、就餐席位與就餐師生總數相匹配,能滿足師生就餐需求

          學生食堂取得了清江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清江浦區行政審批局核發的“食品經營許可證”,許可證編號為 JY3320811017096。我校食堂為淮安市餐飲食品衛生等級 A 級單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 A 級單位。食品安全、環境衛生、監控系統等都達到了有關部門管理要求。

          師生食堂建筑、面積、布局、廚衛設備符合有關部門管理規范。師生食堂總建筑面積 1100平方米,其中,學生餐廳建筑面積 880平方米,廚房使用面積 220 平方米,廚房操作間、各功能室、餐廳相對獨立,布局合理,符合管理規范。

          師生食堂建有獨立的主食倉庫、副食倉庫、調料倉庫、有蔬菜操作間、廚房操作間、面點間、蒸飯間、洗碗間、清洗消毒間、備餐間、更衣間、二次更衣間等功能區,設立監控點 25個。

          廚衛設備齊全,有排油煙機3 組,大鍋灶 3臺,烤箱 1 臺,蒸飯箱 4 臺,消毒柜 3 臺,保潔柜 3 臺,四門冰箱 4 臺,平臺留樣冰箱 2 臺,和面機 1 臺,電餅鐺 2臺,油炸機 1 臺,打蛋器 1 臺,保溫臺 10 個,大型工作臺 3 個,不銹鋼菜架、貨架 12 組,不銹鋼洗菜池 5個,不銹鋼洗碗池 3 個。

          安全衛生符合有關部門管理規范。食堂衛生管理嚴格規范,食品清潔衛生,服務質量高。從業人員每年均進行身體健康檢查、業務和安全技能培訓,所有員工均持有健康許可證上崗。食堂布局合理,有相對獨立的更衣室、食品原料存放間、操作間、出菜間、儲藏室、留樣間等 19個功能室,配有獨立的葷素分開的不銹鋼清洗池 7 個、獨立的不銹鋼洗碗池 4 個,餐廳寬敞明亮,且每天保持餐廳內外環境整潔。廚房設置和設施做到“三分開一方便?!泵?、面、油、豬肉等大宗食品,在市局招標中標單位定點采購。食堂能按周制訂食譜、菜譜,營養搭配合理,飯菜品種齊全,質優價宜。

          餐廳面積、就餐席位與就餐師生總數相匹配,能滿足師生就餐需求。學生餐廳建筑面積 880平方米,共有餐位 720 座,目前住校生236 人,常年就餐人數400人,能滿足師生就餐需求。

          3. 落實 《 食品衛生法》  《江蘇省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等規范要求 , 學校食堂運營模式、管理規范、安全衛生、成本核算和伙食質量監控等均符合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現行規定要求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食堂管理工作。建立了校長總負責,分管副校長、后勤主任具體負責的管理機制,食品安全員持證上崗。嚴格實行校級領導陪餐制度,每天的一日三餐由一名校長、一名主任輪值到餐廳陪學生就餐,體驗食堂伙食情況,檢查食堂操作規范,強化服務質量監督,關注用餐情況并結合師生反映的情況,督促食堂及時整改。

          落實 食品衛生法》  《江蘇省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等規范要求。定期組織食堂人員學習《食品衛生法》知識,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以及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要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堅持學校食堂食品衛生督查制度,由安保處和總務處聯合,每天對食堂的食品安全和衛生進行督查通報。

          學校食堂運營模式、管理規范、安全衛生。膳委會參與食堂原材料的詢價、采購招標。 嚴格把好食品原料采購關、加工關、供應關、儲藏關。確保食品原料鮮活、生態;加工過程規范、達標;供應食品新鮮、衛生;餐具、炊具及時消毒;原料儲存防鼠、防潮、防變質。按照全市統一規定, 實行大宗食品定點采購。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制度,嚴格審核供貨商的供貨資質、供貨合同、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衛生許可證等。 加強 “ 透明廚房 ” 建設,及時上傳資料,做好食品安全監督工作。 建好食品安全平臺,確保食品衛生安全。

          食堂嚴格成本核算,財務管理規范。采購食品實行驗收登記制度,每天公布菜單和價格,伙食收支賬目定期按月公布公示;總務處每月召開生活委員會議,及時聽取學生意見。學生對食堂飯菜質量、花色品種、價格和服務質量均表示認可,師生就餐滿意度高。

          學校自創辦以來未發生食堂食物中毒事故,學校食堂為淮安市 A 級食堂。

           

          主要不足和問題

          學校宿舍樓是由原老舊教室改造而成,與現代化學校的宿舍標準還有一定差距,另外,宿舍區與教學區相分離,不在一個校園內,管理方面略有不便。

          改進措施和目標

          上述問題區政府和區教體局對此也十分重視,正在尋求解決方案。

           

           

          2)基礎數據

          學生宿舍、食堂情況統計

          學生宿舍

          建筑總面積

          平方米

          學生寄宿數

          生均宿舍

          建筑面積

          平方米

          學生食堂

          座位數

          座位數與

          就餐學生數

          之比

          初中

          高中

          總數

          2773

           

          236

          236

          11.8

          720

          1.8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學生宿舍平面圖、宿舍配置清單

          宿舍平面、配置

          2022.02

          2.學生宿舍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宿舍安全小組

          2022.02

          3.宿舍管理規章制度

          宿舍管理 制度

          2021.02

          4.學生宿舍管理網絡

          宿舍管理網絡

          2022.02

          5.近三年宿舍值班安排表(部分)

          宿舍 值班

          2022.02

          6.近三年住校生名冊

          住校生 名冊

          2022.02

          7.學生宿舍常規檢查匯總表

          常規檢查 匯總表

          2019.02

          8.學生宿舍安全工作緊急預案和安全責任書

          預案、責任書

          2019.02

          9.近三年文明宿舍評比資料

          文明宿舍 評比

          2022.02

          10.學校食堂平面圖及設施設備清單

          食堂平面

          2008.10

          11.食堂總面積統計、各類用房面積統計、餐廳座位統計

          食堂面積、座位

          2017.12

          12.食堂 A 級單位驗收證書

          食堂證書

          2019.10

          13.食堂各項管理制度及有關人員崗位職責

          食堂制度、職責

          2021.09

          14.食堂餐飲衛生突發事件預案

          食堂預案

          2021.09

          15.食堂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

          許可證、健康證

          2021.04

          16.食堂人員基本情況登記及用工協議

          食堂用工

          2021.09

          17.學校膳食委員會材料

          膳食委員會

          2021.09

          18.食堂滿意度學生問卷

          食堂 學生 問卷

          2022.04

          19.食堂每周和一日菜譜

          菜譜 價格 公示

          2022.04

          20.食堂飲食安全宣傳

          飲食 安全 圖片

          2021.09

          21.食堂內宣傳標語

          節約 宣傳 標語

          2021.09

           

           

           

           

           

           

           

           

           


          辦學條件1-6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6

          評估

          指標

          6. 學校有300米以上跑道(農村學校有400米)的田徑運動場和4片以上的籃球場,體育設施齊全,器材充足。有衛生室,常用醫療器械及藥品齊全。

          A

          評價

          細則

          1)學校有6跑道(塑膠)以上的標準田徑運動場,城區學校達到300米以上,農村學校達到400米。規模超過16軌的學校應相應增加運動場館。

          2)生均活動面積(含田徑運動場、體育館和其他運動場地等)不少于8平方米。 8制的學校,計算生均活動面積時,學生的計算基數起點為24個班級、1200名學生,其中完全中學或十二年一貫制學校,需以全校學生數為計算基數。

          38~10軌學校有4片以上的籃球場和其他各類運動場地、風雨操場,體育器械充足;10軌以上的學校每增加2軌則相應增加1片運動場地。

          4)有獨立設置的衛生保健室,使用面積不少于40平方米,規模大的學校需增加衛生室使用面積;有適應學校衛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區;常用醫療器械及藥品齊全。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我?,F有300米6道塑膠跑道,5片標準籃球場地,籃球架10只,9人制足球場1片,大小足球門各一副,排球場2片,室外羽毛球場2片,室外乒乓球臺9張,室內活動中心一個,設有室內乒乓球臺4張,組合健身器材一套。生均活動場地8.65平方米。設有體育器材室1個,體育相關器材充足,能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需要。學校運動區與教學區、宿舍區分開;學校體育設施齊全,器材配備達中學體育一類標準。

          校衛生室面積為64平方米,有醫護人員3名,全部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設立夜間醫務值班室,醫療器械設備配置達到國家教育部門《中小學衛生室器械與設備配備目錄》I檔要求,藥品采購渠道正規,有安全保障,無偽劣器材、過期藥品。能配合學校開展衛生教育、防疫、視力保護等專項工作。醫務制度健全,為師生提供了基本的醫療服務和心理咨詢。定期邀請專家來校做講座,利用櫥窗向師生宣傳衛生常識。

           

           

           

           

          主要不足和問題

           

           

           

           

           

          改進措施和目標

           

           

           

           

           

          2)基礎數據

          體、衛場地設施

          跑道

          m

          籃球場

          (片)

          羽毛球場

          (片)

          排球場

          (片)

          室內

          體育場館

          (平方米

          其他

          場地

          生均活動面積(平方米

          衛生室

          (平方米)

          300

          5

          2

          2

          1000

           

          12.24

          64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運動場地照片

          照片

          2016.9

          體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制度

          2017.9

          體育器材室借用制度

          制度

          2017.9

          校醫崗位職責

          職責

          2019.9

          醫務室各項工作制度

          制度

          2019.9

          醫務室照片

          照片

          2022.4

           


          辦學條件1-7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7

          評估

          指標

          7. 學校文化環境建設卓有成效。校園布局合理,美觀整潔。綠化面積充足,人文氣息濃郁。

          A

          評價

          細則

          1)校園布局合理,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合理分區,各類建筑安全實用,消防設施設備齊,道路通暢,綠化配套,便于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

          2依據學校辦學傳統、文化積淀和發展定位,整體規劃校園景觀和文化環境建設,具有教育特色和人文氣息,能發揮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3)結合智慧校園建設,建設有數字化資源、交互式終端的學校文化環境。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校園布局合理,建筑美觀大方,教學區、宿舍區、運動區分開,消防設施齊全,道路通暢。學校秉持李更生“興邦必先興教育”“有志者事竟成”的辦學理念,在教學革新中不斷發展壯大。十分重視校園的環境綠化,校園內的綠地面積10230平方米,在主干道兩側栽種了銀杏樹,在志信樓前興建了水池花架景觀,志道樓前建水池假山,校園內鋪設花崗巖地面,美化了校園。校園內玫瑰花帶、凌霄、香樟玉蘭、銀杏丹桂、女貞臘梅,水榭畫廊,風景宜人,環境幽雅。

          學校校園以“成志”為主題規劃文化育人場所,設計了“更生園”,將校訓“有志者事竟成”鐫刻在學校迎面墻壁上,在廣場兩側墻壁的最醒目之處裝飾了大型石刻《弟子規》。在教室走廊、墻壁隨時品讀經典詩文、名言佳句。

          樓宇的命名也別具匠心,志仁樓、志義樓、志禮樓、志智樓、志信樓,志道樓,更生樓,讓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結合起來。樓宇內,古代圣賢的名言警句、現代文明的科技成就,歷史沿革的滄桑巨變……走廊中,略顯稚嫩的畫筆,至真至純的文字,將“成志”精神,一起浸透于清淡的墨香之中,定格在走廊畫壁之上。

          學校于2017年4月獲批建設江蘇省德育課程基地。通過校史館、成志館、顧春艷工作室、團史室、黨史室、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職業生涯規劃中心等場館建設和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創設適宜學生成長的德育環境。

          一幢幢建筑,一首首贊歌;一個個景觀、一幅幅圖畫;如畫的校園、如詩的氛圍,無不體現出第一中學優良的辦學實力和現代化的辦學條件。通過環境營造豐厚校園的文化土壤,打造“成志文化”育人氣場,提升師生的校園生活品質。

          學校以校園網絡為基礎,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實現從環境、資源到活動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的基礎上構建了全新的智慧校園系統。各班級均安裝有電子班牌、納米黑板等先進設備。方便學校對師生進行有效的管理,促進教育資源共享,充分利用公共教育信息資源,加強學校與學生及家長之間的溝通。

          主要不足和問題

           

          改進措施和目標

           

           

          2)基礎數據

          學校綠化

          總面積平方米

          在校生總

          生均綠化面積

          平方米

          初中

          高中

          總數

          10230

          0

          1764

          1764

          5.8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校園綠化合同

          合同

          2021.4

          綠化照片

          照片

          2022.4

          弟子規幕墻

          照片

          2022.4

          中心道宣傳欄

          照片

          2022.4

          淮安市第一中學2020創建智慧校園工作總結

          總結

          2020.10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情景式、體驗式教學

          照片

          2020.3

          移動學習終端,實現移動、泛在的個性化學習

          照片

          2020.5

          校園網絡接入江蘇省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和互聯網

          照片

          2019.9

           

           

           

           

           

           

           

           

           

           

           

           

           

           

           

           

           


          辦學條件1-8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8

          評估

          指標

          8. 學校辦學經費滿足辦學需求。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不低于6000元。生均公用經費超過省定標準。學校經費收支平衡,無負債,或負債在合理范圍且債務化解成效顯著。

          A

          評價

          細則

          (1)公辦學校財政安排的辦學經費滿足辦學需求,生均公用經費超過省定標準。民辦學校參照標準留有充足的運轉經費。

          (2)公辦學校依法保障教職工工資、福利待遇。民辦學校教師與當地同類教師工資待遇相當,并按規定為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

          (3)保障校舍設施及時得到維修、保養,教育教學設備及時得到添置、更換、升級等。

          (4)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不低于 6000元(不含已無法使用或按規定應該報廢的)。

          (5)公辦學校的基本建設有財政專項經費保障,民辦學校辦學經費收支平衡,無負債,或負債在合理范圍,且債務化解成效顯著。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創辦于1923年,其前身是淮安市第一中學,原為完全中學,2021年4月高、初中分立, 2017年開始,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在清江浦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建設資金2029萬元。“三星級”高中復審以來,學校教育環境資源得到了逐步優化,辦學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2018年到現在,學校共投入了1864.03萬元用于設施建設和改造,進一步完善了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滿足了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奠定了提升辦學品位的基礎。學校還建設了反映學校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的人文景觀,豐富了校園文化內涵,讓校園處處充滿了人文韻味。 

          1.目前,區財政大力支持學校的各項工作,辦學經費滿足辦學需求,切實保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保證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專業經費來源穩定,財政及時撥款對校舍,教室,進行維修、保養,對教育教學設備及時進行添置、更換、升級,2019年生均公用經費達1619元,超過省定標準594元,2020年生均公用經費達1764元,超過省定標準為739元,2021年生均公用經費達1667元,超過省定標準為642元,使得師生教育教學環境進一步得到提升,促進學校利用教學設備開展教學活動,鼓勵教師積極使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和資源從事課堂教學,推進多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和新型教學方式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的廣泛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

          2.依法保障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并且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收入,教師工資能按時足額發放, 并按規定為教職工繳納各項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3.專業經費來源穩定,財政及時撥款對校舍,教室,進行維修、保養,對教育教學設備及時進行添置、更換、升級,使得師生教育教學住宿環境進一步得到提升,促進學校利用教學設備開展教學活動,鼓勵教師積極使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和資源從事課堂教學,推進多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和新型教學方式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的廣泛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

          4.及時添置、更換、升級教學儀器設備,2019年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4941.21元,2020年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5289.63元,2021年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6149.09元,有力地保障了學校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工作。

          5.辦學經費收支平衡,無負債。

          學校位于淮安市中心地段,交通方便,校園布局合理,設施先進,能較好滿足當前師生學習、生活的需要。多年來,學校堅持“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學生自主發展奠基” 的辦學理念,搶抓發展機遇,提升辦學品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主要不足和問題

          由于建校時間長,部分教學儀器、設備、辦公用品比較陳舊,部分報廢固定資產堆放在倉庫里,報廢流程時間比較長,不能及時處理。

           

          改進措施和目標

          由于建校時間長,部分教學儀器、設備、辦公用品比較陳舊,部分報廢固定資產堆放在倉庫里,報廢流程時間比較長,不能及時處理。

           

          (2)基礎數據

          1-8-1 近3年財政撥付公用經費情況單位:萬元

          年度

          公用經費總額

          在籍生數

          在校生數

          生均公用經費金額

          備注

          2019-2020

          293.56

          1814

          1814

          0.1619

           

          2020-2021

          325.97

          1848

          1848

          0.1764

           

          2021-2022

          303.06

          1818

          1805

          0.1679

           

           

          1-8-2 近3年財政安排改善辦學條件經費情況統計單位:萬元

          年度

          2019-2020年

          2020-2021年

          2021-2022年

          備注

          金額

          370.67

          461.48

          415.05

           

           

          1-8-3 近3年教學儀器設備值情況統計單位:萬元

          年度

          教學儀器設備值總額

          在校生數

          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

          備注

          2019-2020

          896.09

          1814

          0.4941

           

          2020-2021

          977.52

          1848

          0.5290

           

          2021-2022

          1117.6

          1805

          0.6193

           

           

               1-8-4 近3年學校債務化解情況統計          單位:萬元

          年度

          債務總額

          債務化解金額

          債務余額

          備注

          2019

          359.53

          0

          359.53

           

          2020

          359.53

          200

          159.53

           

          2021

          359.53

          159.53

          0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財政撥付公用經費表

          公用經費

          2022.03

           

          財政安排改善辦學條件表

          改善辦學條件

          2022.03

           

          教學儀器設備值表

          教學儀器設備

          2022.03

           

          教師培訓經費表

          教師培訓

          2022.03

           

          債務化解憑證

          化債

          2020.05

           

          交互式一體機設備采購

          提升教學手段

          2019.04

           

          中高考考場用空調設備采購

          改善教學環境

          2019.08

           

          教師辦公桌椅采購

          改善辦公條件

          2020.10

           

          電動門采購

          安全保障

          2020.12

           

          電教機房設備采購

          改善教學設施

          2021.02

           

          會議室音響改造工程

          提升文化氛圍

          2021.05

           

          禮堂椅子采購

          提升學校形象

          2021.10

           

           

           

           

           

           


          隊伍建設2-1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9

          評估

          指標

          9. 校長有先進的辦學理念,深入教學一線,對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學校領導班子及管理隊伍整體素質好,團結協作,有前瞻的理念、服務的意識、實干的精神,在師生員工中有較高威信,師生員工評議良好。

          A

          評價

          細則

          1校長符合國家有關部門的校長任職資質和專業標準,從事教育工作不少于10年,近三年師生滿意度均在85%以上。

          2)校長有較為先進的辦學理念,具有規范辦學意識和改革創新精神,在立德樹人、五育并舉、課程改革和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有思考、有實踐、有成果,任期目標達成情況良好。

          3)校長對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有較為深入的研究,3年在設區市以上媒體發表或會議交流教育管理成果,主持過設區市級研究課題或改革項目。

          4)校長深入教學一線,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有計劃聽評課,每學期聽評課不少于30節,能覆蓋各年級、全學科,兼顧必修、選修及學校特色課程。中層及以上干部90%以上的在教學一線課堂任教。

          5)領導班子及管理干部職設置、年齡層次、專業結構等合理,選拔任用和考核獎懲的標準科學、程序規范、結果公正。

          6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好,有服務意識、實干精神,能廉潔自律、團結協作,無違規違紀違法現象,師生滿意度在85%以上。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長左萬永,19717月生,1994年畢業于蘇州大學化學化工系,化學教育本科,理學學士。2005年被評為中學化學高級教師,200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206月調任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任校長、黨委副書記。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經多學校多崗位歷練,曾先后擔任江蘇省清浦中學年級組長、級部主任、德育副校長兼工會主席,江蘇省清河中學教學副校長、黨委委員,具有豐富的校長任職經驗和較強的管理能力。左萬永校長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國育才,為黨育人。長期致力于教育科學研究,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學生核心素養養成,強化兩支隊伍建設,以凝聚人心,激勵士氣,充分發揮團隊智慧,使學校在三風建設、隊伍建設、辦學質量、校園文化、裝備水平、學生核心素養養成等方面取得全面提高。

          左萬永校長從事教育工作28年,長期堅持在教育教學一線工作,長期擔任學校管理和高中化學教學工作,兼具初中、高中教學經歷,教育教學成績突出。曾先后獲得江蘇省教育學會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工作先進個人、“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培養計劃”第三層次培養人選、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學術技術骨干人才培養對象、淮安市優秀班主任、“清浦區高中教學工作先進個人”、“清浦區高中化學學科帶頭人”、“清浦區教育教學專家指導組成員”、清浦區委、區政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先進個人”、淮安市清江浦區優秀教育工作者 、清江浦區委教育工委“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左萬永校長多次參加各級各類校長班培訓:第28期江蘇省高中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江蘇省高中校長(書記)專題培訓、江蘇省高中名校長工作室(殷群)專題培訓、華東師范大學舉辦的“淮安市清浦區中小學校長高級研修班”、北京師范大學舉辦的清浦區暑期校長培訓班、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舉辦的“江蘇省淮陰中學中層以上領導干部研修班”、清江浦區教體局舉辦的“中小學管理者課程領導力提升”培訓班等等,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校長任職資質和專業標準。近三年,學校教師對校長民主測評結果滿意度為100%,學生對校長滿意度測評結果滿意度達100%。

          左萬永校長具有強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責任心,理論水平較高,工作能力較強,具有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前瞻性和開拓性,具有較強的決策能力和組織能力。我校始建于1923年,源于愛國教育家李更生先生毀家所創辦的“私立成志中學”,辦學歷史悠久,辦學底蘊深厚,培養了以戲劇大家、南京大學博導陳白塵、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溫濟澤,《中國書法》主編、著名書法家謝冰巖,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周太和,江蘇省檔案局局長厲國楨,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李崇淮教授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社會棟梁之材。辦學理念上,左萬永校長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堅持五育并舉,在德育活動中育人,在實踐中鍛煉能力,將德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秉承愛國教育家李更生先生的“成才先成人,成人先立志”的育人思想,堅持“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學生自主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努力踐行“辦有特色的現代學校,育有特長的新型學生”的辦學目標,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各類合格人才。

          教育工作上,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重視學校愛國教育的歷史傳承與發揚,成功創辦成江蘇省德育課程基地(優秀),“成志德育”已成為學校一塊靚麗的品牌,并形成了以系列活動為主的德育活動?!俺芍镜掠睆牡掠鷳B的內涵出發,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精神內涵,緊緊抓住德育“核心素養”這一關鍵,以提升學生精神生命質量為其時代使命,從改進德育工作方式、增強德育效果出發,借助生態學和教育生態學的原理與方法,遵循道德品質養成規律,消除德育工作中的各種不和諧因素,創造一個和諧、快樂、自然的德育生態環境,維持德育生態系統的平衡協調,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自然生成。學校著力打造“成志教育”品牌,實施“成志德育”“成志課堂”“成志藝體”三大工程,成志德育:培根工程,培養學生具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成志課堂:固基工程,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成志藝體:揚長工程,為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提供條件。激勵學生志于學而成于志。堅持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倡導學生“明德力行,成己達人;學以報國,志騁四方”,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近年來,學校因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顯著被清江浦區委區政府通報嘉獎、并先后榮獲“江蘇省德育課程基地”優秀項目、“淮安市文明校園”、“2020年度淮安市“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先進單位”、2020-2021學年度淮安市初中教育教學工作考評“先進單位”、2020-2021學年度淮安市普通高中綜合考評“優良單位”、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彰先進單位

          學校管理上,左萬永校長踐行“安全、和諧、優雅、奮進”的辦學主張。堅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依法依規治校、落實責任,工作提前謀劃,有預見性和應對性。學校管理條線分明、團結協作,管理重心下沉,重點做到“三清”:校級領導對部門、條線工作和教職工動態清楚;各部門對所在條線及分管年級清楚;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個人教學和學情清楚。學校管理采用條塊結合的管理機制,校長室統籌協調,以行政條線為“線”,年級組為“塊”,及時有效落實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教育教學。左萬永校長注重師資隊伍建設,遵循搭建平臺、培養梯隊、培育名師的師資隊伍建設思路,長期實施“青藍工程”,為廣大教師搭建個人發展平臺,促使學校骨干教師隊伍形成可持續發展梯隊。注重名優教師培養,通過學、研、評、考、賽、獎等方式著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形成了一支德藝雙馨師資隊伍。

          教學工作上,左萬永校長主張“教學質量是生命線”,教學工作堅持以生為本,以研促教,倡導“合作探究、講練結合、個性輔導、反饋研究”的教學模式,提供教師培訓平臺,提升教師隊伍業務能力。在左萬永校長的帶領下,學校近年來整體教學質量穩步上升,辦學實績贏得了上級教育部門、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學校被錄取本科院校的人數逐年穩步上升,社會影響力愈來愈大。近五年來,學校多次獲得淮安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考核二等獎等榮譽。

          教育教學研究上,左萬永校長堅持“科研興校、科研興教”,走教研改革之路、創新之路。在校長正確引領下,學校教科研氣氛濃郁,左萬永校長主持的各級各類課題成果顯著并科學合理運用于教育教學實踐,帶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近三年,左萬永校長發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論文省級2篇,市級2篇,市級獲獎2篇,區級獲獎1篇。其中學校管理類論文3篇,包括2篇省級論文《依托特色社團,助推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基于學生品格提升的社團活動實踐探索》和1篇市級論文《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精準施策,實現有效管理》。近三年,左萬永校長主持課題2個市級課題結題,另有主持在研5個市級課題及高中語文綜合實踐課程基地實驗項目。

          左萬永校長堅持長期教學研究,走進一線,深入課堂,研究教改。聽課覆蓋面涵蓋學校各年級,各學科均深入聽課,包括必修課、選修課、綜合實踐課、活動課、班會課等,每學期聽課達30節以上。學校中層及以上干部全部在教學一線課堂任教,深入課堂聽課,教學實績突出。

          現有校級領導職數設置合理,校級領導5人,其中校長1人,書記1人,副校長3人。年齡結構合理有梯度可持續,學歷層次較高,校級領導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校級領導專業結構科學合理,學科覆蓋面廣,兼有化學、地理、道德與法治等學科,且都為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學校行政人員共19人,均具有中小學一級以上職稱,專業結構科學合理,學科覆蓋至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政治、地理、信息技術等學科。且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學校選拔任用干部按照區教育局和區政府的精神開展工作,重視以德為先、德才兼備,考核獎懲均有教代會考核條例參照執行,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嚴格按照規范程序。

          學校行政隊伍政治覺悟高,整體素質好,廉潔自律、團結協作、敬業愛崗,業務能力強,教學實績顯著,管理水平突出。行政人員均長期在教學一線,多數行政人員長期從事班主任工作,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均深得廣大教師認可。

          主要不足和問題

           

          改進措施和目標

           

           

           

          2)基礎數據

          2-1-1校長基礎信息

          年齡

          最高學歷/學位

          專業技

          術職稱

          從教時間

          (高中)

          任現職

           

          近三年任教情況

          學科

          年級

          周課時

          51

          大學本科/理學學士

          中小學高級教師(五級)

          1999.08

          2020.06

          化學

          高二

          6

           

           

           

           

           

           

           

           


          2-1-2 近5年校長教育教學研究成果情況

          時間

          成果名稱

          講座對象或論文、著作發表媒體或課題、實驗成果層次

          2020.12

          比賽:《利用組合蛇形管實現氨的催化氧化制硝酸實驗改進實驗》

          淮安市化學實驗改進比賽一等獎

          2020.09

          論文:《原電池的常見考點聚集》

          《中學化學》2020年9期發表

          2021.06

          論文:《高三有機化學復習策略》

          《新課程教學》2021年6期發表

          2019.05

          課題:《融合技術史的通用技術項目化學習設計與實踐》課題主持人

          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

          2020.06

          課題:《技術史視野下高中化學課程中技術素養培育的項目學習實踐研究》課題主持人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

          2019.12

          評委:江蘇好教育聯盟2019年度同課異構教學大賽

          高中化學學科評委

          2019.04

          講座:《適合學生個體的教育》主題闡述

          江蘇省高中科研基地學校綜合學術活動

          2019.11

          講座:《草根教研,激發不一樣的精彩》講座

          吳忠市第二批中小學校長教師來淮跟崗研修專題培訓活動

          2019.12

          講座:《基于計算能力提升的熱重法計算策略》講座

          清江浦區學科區域專題研修活動

          2019.08

          講座:《如何應對新高考》講座

          海安市高一主備課活動

           

           

           

           

           

           

           

           

           

           

           

           

           

           

           

          注:包括與評價細則相關的講座、報告、論文、著作、課題、實驗項目等。 

           

           


          2-1-3校級領導班子、中層干部

          姓名

          性別

          年齡

          職務

          最高

          學歷

          所學

          專業

          專業

          技術

          職稱

          現任

          學科

          周課

          時數

          聽課節數/周

           

          滿意度


          44

          高二級部主任

          本科

          數學教育

          一級

          數學

          5

          2

          100%


          46

          總務處副主任

          本科

          物理教育

          一級

          物理

          6

          2

          100%


          42

          總務處副主任

          本科

          地理教育

          一級

          地理

          5

          2

          100%


          48

          教務處副主任

          本科

          化學教育

          高級

          化學

          6

          2

          100%


          48

          總務處副主任

          本科

          機械

          一級

          機械

          6

          2

          100%


          45

          黨政辦副主任

          本科

          化學教育

          一級

          化學

          6

          2

          100%


          41

          高三級部主任

          本科

          數學教育

          一級

          數學

          5

          2

          100%


          43

          德育處副主任

          本科

          漢語言文學

          一級

          語文

          5

          2

          100%


          53

          工會副主席

          研究生

          英語教育

          高級

          英語

          5

          2

          100%


          50

          教科室副主任

          本科

          漢語言文學

          高級

          語文

          5

          2

          100%


          46

          黨政辦副主任

          研究生

          教育

          高級

          語文

          5

          2

          100%


          50

          高一級部主任

          本科

          數學教育

          高級

          數學

          5

          2

          100%


          53

          德育處副主任

          本科

          歷史教育

          一級

          歷史

          6

          2

          100%


          54

          教務處副主任

          本科

          物理教育

          高級

          物理

          6

          2

          100%


          51

          德育處副主任

          本科

          漢語言文學

          高級

          語文

          5

          2

          100%


          50

          副校長

          本科

          地理教育

          高級

          地理

          6

          2

          100%


          51

          校長

          本科

          化學教育

          高級

          化學

          6

          2

          100%


          54

          副校長

          本科

          地理教育

          高級

          地理

          6

          2

          100%


          47

          副校長

          本科

          政治教育

          高級

          道德與法制

          6

          2

          100%


          54

          黨委書記

          本科

          政治教育

          高級

          道德與法制

          6

          2

          100%

           

           

          注:注:師生滿意度指上一年度上級領導部門或學校自行組織的測評結果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校長基本情況、任職資格

          校長任職資格

          202204

          2①學校辦學規劃、計劃、總結

          規劃計劃總結

          202204

          2②校長教育教學成果照片(部分)

          校長榮譽

          202204

          2③近三年學校榮譽獲獎

          學校榮譽獲獎

          202204

          3校長聽課情況

          校長聽課

          202204

          4①學生對學校滿意度問卷調查表(部分)

          學生測評

          202204

          4②家長對學校滿意度問卷調查表(部分)

          家長測評

          202204

          4③社會對學校滿意度調查表(部分)

          社會測評

          202204

           

          5.中層以上干部獲獎證書

          獲獎證書

          202204

           

           

           

           

           

           

           

           

           

           

           

           

           

           

           

           

           

           

           

           

           

           

           

           


          隊伍建設22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10

          評估

          指標

          10. 教師師德高尚,敬業愛生。生師比不超過11:1。教師專業水平較高,專任教師學歷達標,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占比不低于50%。校外兼職教師隊伍穩定,基本適應新課程改革需要。圖書館、實驗室、衛生室工作人員均具備上崗資格要求,并勝任工作。

          A

          評價

          細則

          1)師德建設制度健全,措施扎實,成效明顯。師德高尚,敬業愛生,為人師表,無以教謀私、有償家教等違規行為。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達85%以上。

          2)高中生師比達11:1,師資配置能較好滿足各類課程開設的需要。專任教師全部達到本科及以上學歷,中、高級技術職稱的教師占高中專任教師的50%以上。

          3)有一支相對穩定的校外兼職教師隊伍,基本適應課程改革需要,在德育工作、校本選修、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生涯規劃、社團活動等方面起到指導示范作用。

          4)圖書館專職人員不少于3人。理、化、生實驗室專職人員配備標準,810軌制學校應達到2、2、1人,12~16軌制學校應達到3、3、2人,16軌制以上需同比增加。圖書館、實驗室人員均具有專業技術職稱,非圖書、實驗專業出身人員均經過設區市級及以上專業崗位培訓,取得合格證書。醫務室至少配備2名具有資質的醫務專業人員(可聘用社區醫院等醫療機構專業人員全日制在校工作),在編在校專職醫務人員至少1人,寄宿制規模較大的學校需適當增加專職醫務人員。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建設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素質過硬的“四有”教師隊伍。加強師德師風宣傳教育和培訓,教育和鼓勵全體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培養崇高師德,樹立良好形象,形成了一支德藝雙馨的教師隊伍。做實師德規范工程,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學校成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部門負責為領導小組成員,由黨委監察室具體負責。學校建章立制,強化規范意識。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先后修訂完善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辦法》、《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評優評先量化評分辦法》等規章,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度,從制度上規范施教意識。學校教師愛國守法,認真履行教師職責,愛崗敬業,志存高遠,樂于奉獻,關愛學生。教師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全體教師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江蘇省中小學教師拒絕有償補課公開承諾書》,自覺做到依法從教,抵制有償家教。近三年學生對教師課堂滿意度測評顯示滿意率均達98.7%及以上。學校也涌現了一批師德崇高的典型,多人獲得中國好人,淮安市師德標兵,淮安市最美教師,清江浦區師德模范等師德榮譽。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學校黨員同志和入黨積極分子都率先垂范當起志愿者,參加淮安市、清江浦區疫情防控工作。

          學?,F有高中專任教師136人,學生1764人,生師比為12.9:1。高中專任教師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學歷達標率為100%。高中專任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55人,中級職稱的專任教師48人,中高級職稱專任教師占高中專任教師的75.73%。

          學校堅持打造創新育人、公平育人、實踐育人、開放育人的教育環境,面向全體學生,堅持五育并舉,培養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學校堅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充分利用校外兼職教師隊伍將課程改革和育人工作落到實處。學校聘請淮安市清江浦區公安分局清江派出所副所長周加軍、清江浦區人民檢察院蘇榮主任及其他警官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聘請律師馬澤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聘請專業功底扎實的教師,根據學校校本課程開設需要,聘請了金淮蓮、劉淮、吳健等校本選修指導老師。根據研究性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需求,聘請清江浦區城中醫院副主任醫師徐興昌、秦平、李夢秋為學生宣講健康常識、護理知識,急救知識培訓; 聘請了淮安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鄭直、沈紅等老師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及職業生涯指導;根據社團活動的需要,聘請張莉老師為日語社團指導老師; 聘請了呂飛、朱一朋等老師為美術社團指導老師; 蘇茂晗等老師為西班牙語社團指導老師;聘請魏良輔等老師對學生進行舞蹈指導。聘請袁洋等老師對學生進行藝術指導。穩定且業務精湛的校外兼職教師隊伍,在德育工作、校本選修、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 團活動等方面起到指導示范作用。

          學校圖書館有專職圖書管理工作人員3人,物理實驗室工作人員3人,化學實驗室工作人員3人,生物實驗室工作人員2人。圖書館、實驗室人員均具有專業技術職稱,圖書館、實驗室非專業出身人員均參加過相關崗位的專業業務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醫務室有在職專職校醫1名,兼職醫護人員2名,全日制在校工作,每天夜間有醫生值班關注學生住宿安全健康。學校還制定了圖書館、實驗室和醫務室人員主要職責管理制度,堅持安全第一、規范操作的原則,做到流程明確、提前安排、團結協助,做好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服務工作。學校心理咨詢室配有兼職心理健康教育老師4名,均具有上崗證,負責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主要不足和問題

          隨著高中擴招和高考方案的改革,學校師資相對比較緊張,學校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

           

           

           

           

           

          改進措施和目標

          學校繼續在教育局的統一協調下招聘優秀教師充實到隊伍中,為學校發展注入新鮮活力。

           

           

           


          2)基礎數據

          2-2-1 教師基本情況一覽表

           

          項目

          數量

          占比

          備注

          專任教師總數

          136

          92.5%

          總數:全校教職工

          本科學歷數

          136

          100%

           

          碩士研究生數/在讀碩士研究生數

          17

          12.5%

           

          博士研究生數/在讀博士研究生數

          0

          0

           

          中學正高級教師數

          0

          0

           

          中學高級教師數

          55

          40.44%

           

          中學一級教師數

          48

          35.29%

           

          中學二級教師數

          17

          12.5%

           

          未評職稱教師數

          16

          11.76%

           

           

           

          2-2-2四室人員情況

          姓名

          學歷

          專業

          工齡

          專業技術職稱

          圖書/實驗/

          醫務/心理咨詢等專業培訓時間

          培訓

          部門

          有無

          培訓

          證書

          教師

          系列

          圖書/實驗/

          醫務/心理咨詢等系列


          41

          本科

          17

          二級教師

           

           

          淮安市教

          育技術裝

          備中心


          54

          本科

          31

          高級教師

           

           

          淮安市教

          育技術裝

          備中心


          58

          本科

          35

          高級教師

           

           

          淮安市教

          育技術裝

          備中心


          56

          本科

          34

          高級教師

           

           

          淮安市教

          育技術裝

          備中心


          57

          本科

          37

          高級教師

           

           

          淮安市教

          育技術裝

          備中心


          56

          本科

          35

          一級教師

           

           

          淮安市教

          育技術裝

          備中心


          58

          本科

          37

          高級教師

           

           

          淮安市教

          育技術裝

          備中心


          59

          本科

          36

          一級教師

           

           

          淮安市教

          育技術裝

          備中心


          59

          本科

          35

          高級教師

           

           

          淮安市教

          育技術裝

          備中心


          51

          本科

          29

          高級教師

           

           

          淮安市教

          育技術裝

          備中心


          43

          本科

           

          一級教師

           

           

          淮安市教

          育技術裝

          備中心

           


          50

          本科

          29年

          高級教師

          具有江蘇省衛生廳頒發醫師資格證書

          2013年江蘇省教育廳培訓心理健康教育

          江蘇省教育廳


          33

          本科

          12

           

          康復

          2021.09.16院內消殺

          省疾控中心


          45

          大專

          20

           

          康復

          2022.04.12隔離點核酸采集與消殺

          清江浦區衛計委.疾控中心

           

          心理咨詢室


          29

          本科

          4

          二級教師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上崗證

          201412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鑒定中心


          53

          本科

          33

          高級教師

          心理健康教育專項培訓

          201902

          北京星際空間


          41

          本科

          20

          一級教師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上崗證

          201709

          南京特師線上培訓

           

           

           

           

           

           

           

           

           

           

           

           

           

           

           

           

           

           

           

           

           

           

           

           

           

           

           

           

           

           

           

           

           

           

           

           

           

           

           

           

           

           

           

           

           

           

           

           

           

           

           

           

           

           

           

           

           

           

           

           

           

           

           

           

           

           

           

           

           

           

           

           

           

           

           

           

           

           

           

           

          注:“證書”需是經過設區市級培訓取得的合格證書。圖書、實驗、醫務、心理咨詢系列專業技術職稱證書及相應培訓證書的復印件請以附件形式提交。

           

           


          2-2-3高中專任教師情況表

          學科

          序號

          姓名

          學歷

          專業技術職稱

          任教

          年限

          最高榮譽稱號或獎項

          最初

          最高

          高中

          語文

          1


          47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1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物理

          2


          42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8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語文

          3


          44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0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歷史

          4


          22

           

          本科

          未定職級

          1

           

          數學

          5


          43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9

          淮安市優秀教師

          物理

          6


          46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0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數學

          7


          41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7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英語

          8


          44

          大專

          研究生

          中小學一級

          20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政治

          9


          42

          本科

          研究生

          中小學一級

          18

          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

          化學

          10


          45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1

           

          歷史

          11


          44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1

           

          歷史

          12


          51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9

           

          數學

          13


          54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3

           

          美術

          14


          52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9

           

          地理

          15


          42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8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生物

          16


          35

           

          本科

          未定職級

          1

           

          化學

          17


          48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4

          清江浦區優秀共產黨員

          日語

          18


          33

           

          本科

          未定職級

          4

           

          英語

          19


          39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7

          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

          體育

          20


          58

           

          本科

          中小學一級

          37

           

          美術

          21


          50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9

           

          語文

          22


          55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0

          清浦區優秀教育工作者

          化學

          23


          49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3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數學

          24


          54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9

           

          化學

          25


          56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2

           

          語文

          26


          25

           

          本科

          中小學二級

          2

           

          語文

          27


          31

           

          研究生

          中小學二級

          6

          淮安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通用

          28


          48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4

           

          歷史

          29


          33

           

          本科

          中小學二級

          3

           

          數學

          30


          26

           

          本科

          中小學二級

          2

           

          數學

          31


          53

           

          本科

          中小學一級

          30

           

          英語

          32


          51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2

           

          數學

          33


          51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5

          清江浦區優秀共產黨員

          信息

          34


          56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4

           

          生物

          35


          54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1

          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

          英語

          36


          52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1

           

          生物

          37


          24

           

          本科

          中小學二級

          2

           

          化學

          38


          45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0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淮安市學科帶頭人

          語文

          39


          47

           

          本科

          中小學二級

          21

           

          音樂

          40


          49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5

           

          語文

          41


          48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7

           

          語文

          42


          44

           

          本科

          中小學二級

          20

           

          政治

          43


          43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0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數學

          44


          58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7

           

          數學

          45


          37

           

          研究生

          中小學一級

          10

          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

          數學

          46


          40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8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化學

          47


          59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5

           

          日語

          48


          24

           

          本科

          未定職級

          3

           

          數學

          49


          58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7

          清浦區優秀教師

          生物

          50


          26

           

          研究生

          中小學二級

          1

           

          日語

          51


          47

           

          本科

          未定職級

          18

           

          英語

          52


          44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1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地理

          53


          53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0

          清江浦優秀教育工作者

          數學

          54


          24

           

          本科

          管理十級

          1

           

          數學

          55


          44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9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數學

          56


          49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6

           

          語文

          57


          46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2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美術

          58


          35

           

          本科

          中小學二級

          10

           

          西語

          59


          28

           

          本科

          未定職級

          1

           

          物理

          60


          33

           

          本科

          中小學二級

          10

           

          音樂

          61


          43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0

           

          語文

          62


          44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0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數學

          63


          59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8

           

          美術

          64


          49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8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西語

          65


          24

           

          碩士

          未定職級

          1

           

          數學

          66


          59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9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地理

          67


          23

           

          本科

          未定職級

          1

           

          語文

          68


          39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5

          淮安市創建先進個人

          英語

          69


          49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6

          淮安市學科帶頭人

          生物

          70


          39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6

           

          物理

          71


          57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7

           

          生物

          72


          51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9

           

          政治

          73


          55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4

           

          體育

          74


          52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9

          淮安市優秀教練員

          體育

          75


          59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5

          淮安市優秀教練員

          化學

          76


          45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1

          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

          化學

          77


          29

           

          研究生

          未定職級

          2

           

          西語

          78


          24

           

          本科

          未定職級

          1

           

          信息

          79


          45

           

          本科

          中小學高級教師

          23

           

          英語

          80


          52

          大專

          研究生

          中小學高級教師

          28

          淮安市學科帶頭人

          語文

          81


          47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4

           

          語文

          82


          49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0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政治

          83


          53

           

          本科

          中小學一級

          32

           

          化學

          84


          59

           

          本科

          中小學一級

          36

          清江浦區優秀教育管理者

          數學

          85


          43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9

           

          地理

          86


          37

           

          本科

          中小學二級

          18

           

          數學

          87


          28

           

          研究生

          中小學二級

          1

           

          政治

          88


          46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1

          淮安市學科帶頭人

          體育

          89


          48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1

          淮安市優秀教練員

          語文

          90


          45

          本科

          研究生

          中小學高級

          21

          江蘇省第五期333人才

          地理

          91


          52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5

           

          英語

          92


          45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1

          清江浦區骨干教師

          數學

          93


          57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3

          淮安市優秀班主任

          西語

          94


          23

           

          本科

          未定職級

          1

           

          物理

          95


          46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1

          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

          數學

          96


          50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6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生物

          97


          49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5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心理

          98


          29

           

          本科

          管理十級

          6

          淮安市優秀共青團干部

          體育

          99


          46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1

          淮安市優秀教練員

          歷史

          100


          45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9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美術

          101


          56

           

          本科

          中小學一級

          33

           

          語文

          102


          45

          本科

          研究生

          中小學一級

          21

           

          英語

          103


          54

           

          本科

          中小學一級

          33

           

          語文

          104


          53

           

          本科

          中小學一級

          33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英語

          105


          36

           

          研究生

          中小學一級

          11

           

          數學

          106


          27

           

          本科

          中小學二級

          2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英語

          107


          51

           

          研究生

          中小學高級

          29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政治

          108


          53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0

           

          西語

          109


          25

           

          碩士

          未定職級

          2

           

          日語

          110


          26

           

          本科

          未定職級

          1

           

          語文

          111


          41

           

          本科

          中小學二級

          17

           

          語文

          112


          42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0

          清浦區先進支教個人

          物理

          113


          42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5

           

          數學

          114


          41

           

          本科

          中小學一級

          18

          清浦區師德模范

          歷史

          115


          53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7

           

          歷史

          116


          47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4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英語

          117


          39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1

           

          信息

          118


          54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1

           

          數學

          119


          26

           

          本科

          中小學二級

          2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語文

          120


          56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1

           

          歷史

          121


          44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3

           

          英語

          122


          53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2

          淮安市優秀班主任

          語文

          123


          50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7

          清江浦區優秀教育管理者

          地理

          124


          43

           

          研究生

          中小學一級

          15

           

          物理

          125


          35

           

          本科

          中小學二級

          9

          淮安區優秀班主任

          英語

          126


          45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0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英語

          127


          54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1

          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

          英語

          128


          44

           

          本科

          中小學一級

          21

          淮安市優秀班主任

          歷史

          129


          54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0

           

          地理

          130


          50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7

          清浦區優秀教育工作者

          語文

          131


          36

           

          研究生

          中小學一級

          10

           

          語文

          132


          56

           

          本科

          中小學高級

          35

          淮安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個人

          歷史

          133


          24

           

          本科

          未定職級

          1

           

          音樂

          134


          36

           

          研究生

          中小學一級

          11

           

          體育

          135


          46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4

           

          化學

          136


          51

           

          本科

          中小學高級

          27

          清江浦區優秀教育

          工作者

           

          注:按照本校專任教師實際情況如實、完整填寫

           


          2-2-4 校外兼職教師情況表

          姓名

          工作單位

          職務

          專業技術職稱

          業務

          專長

          承擔課程

          1


          45

          清江浦區人民檢察院

          主任

           

          法治

          國防教育

          法制教育

          2


          30

          清江浦區人民檢察院

          干警

           

          法治

          法制教育

          心理教育

          3


          55

          清江派出所

          副所長

           

          法制

          法制教育

          法制宣傳

          4


          56

          市第一中學退休教師

          關工委副主任

          高級教師

          寫作

          文學社團

          思想品德

          5


          52

          江蘇省清河中學

          心理咨詢師

          高級教師

          心理咨詢

          心理輔導

          6


          46

          淮安市第三人民醫院

          副院長

          主任醫師

          心理咨詢

          心理輔導

          7


          36

          徐州藝之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教學主管

          講師

          美術

          美術

          8


          26

          徐州藝之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教學主管

          講師

          美術

          美術

          9


          33

          淮安妙舞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教學主管

          講師

          舞蹈

          舞蹈

          10


          26

          一分小語種培訓有限公司

          日語教師

          講師

          日語

          日語

          11


          24

          詞林教育

          西班牙語

          講師

          西班牙語

          西班牙語

          12


          34

          淮安潤土傳媒文化有限公司

          教學主管

          高級

          教師

          編導課程

          編導教學

          13


          54

          江蘇師范大學書法系主任

          江蘇師范大學書法系主任

          教授

          碩導

          書法

          書法

          14


          56

          淮陰師范學院

          淮陰師范學院書畫研究所長

          教授

          書法

          書法

          15


          46

          清江浦區城中醫院

          副院長

          主任醫師

          臨床

          健康課程

          16


          52

          清江浦區城中醫院

          護士長

           

          心理咨詢

          健康課程

          17


          28

          清江浦區城中醫院

          護士

           

          急救知識

          健康課程

           

           

           

           

           

           

           

           

           

           

           

           

           

           

           

           

           

           

           

           

           

           

           

           

           

           

           

           

           

           

           

           

          注:按照現有校外兼職教師實際情況如實、完整填寫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師德師風材料

          師德師風

          202204

          2.師德師風承諾書

          師德師風

          202204

          3.專任教師基本情況匯總表

          登記表

          202204

          4.教師學歷職稱證書復印件(部分

          教師證書

          202204

          5.校外輔導員聘書

          輔導員聘書

          202204

          6.學生評教活動

          實踐活動

          202204

          7.研究性學習、校本教材

          研究性學習校本

          201812

          8.學生發展、課外活動、生涯規劃相關方案

          學生活動方案

          201912

          9.圖書館、實驗室、醫務室、心理咨詢室人員學歷、職稱證書、執業證書資料

          四室人員

          202204

           

           

           

           

           

           

           

           

           

           


          隊伍建設2-3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11

          評估

          指標

          11. 學校有一定數量的優秀教師。1/5以上學科有設區市學科帶頭人或骨干教師。3/5的學科有2教師在縣級享有聲譽,具有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實施課程改革的能力。

          A

          評價

          細則

          1重視骨干教師培養,充分發揮校內外優秀教師“傳幫帶”作用,結對幫教措施落實,骨干教師成長較快。

          21/5以上學科有設區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等),具有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帶頭實施課程改革的能力。

          33/5的學科至少各有2名教師在縣(市、范圍內外舉行公開課、示范課,或進行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或在縣區級及以上教育教學、教科研競賽活動中獲獎。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學校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著力培養骨干教師,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有效提升了教師個人專業素養,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優秀教師群體的不斷壯大。

          1.學校十分重視對骨干教師培養,充分發揮校內外優秀教師“傳幫帶”作用,每年都舉辦師徒結對儀式,結對幫教措施落實,骨干教師成長較快,青年教師迅速成長。2019、2020新入職的10位教師在全區考核中,3名教師(袁園、李道凡、吳鑫)考核結果優秀,7名教師(張瑩瑩、蔣苗、吉旭緯、劉瀟羽、穆艷、許中云、季月)考核結果良好。

          2. 現高中部新增設區市級骨干教師10名,涵蓋6門學科。有淮安市學科帶頭人4名(英語2名、政治1名、化學1名)、淮安市教育教學先進個人2名、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學術技術骨干人才1名、淮安市優秀班主任3名、淮安市優秀共產黨員1名。

          3.我校的數學、英語、語文、物理、地理、化學、生物、政治、美術、歷史等學科均有2名以上教師在縣(市、區)范圍內享有一定聲譽,占全部學科的66.7%。

          數學學科有淮安市教育教學先進個人1名,淮安市優秀班主任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育管理者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8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1名、清江浦區數學學科中心組成員1名。劉剛、吳鑫老師在2021江蘇省“藍天杯”教學設計評比活動中獲省二等獎,牛玉雷老師在2021“江蘇省高中數學骨干教師培訓”活動中開設觀摩課。

          英語學科有淮安市學科帶頭人2名,淮安市優秀班主任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7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1名、清江浦區英語學科中心組成員1名。王玉榮老師在第五屆全國“綠色課堂杯”優質課展示中獲二等獎,周雪紅老師獲“淮安市教學協作體優課評比”一等獎,陶月秋、袁婷榮、張春梅、趙娟等老師分獲“淮安市優秀教學設計評比”二、三等獎,王玉榮、陳王超、袁婷蓉老師在2018年度“一師一優課”活動中獲區級優課。

          語文學科有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學術技術骨干人才1名,淮安市教育教學先進個人1名,淮安市優秀班主任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育管理者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7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2名、清江浦區語文學科中心組成員1名。曹海霞老師在“2021年淮安市高中語文融學課堂活動”中開設區級展示課,季月老師獲“淮安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獲2021江蘇省“藍天杯”教學設計評比省三等獎,吉旭瑋老師獲“清江浦區高中語文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清江浦區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二等獎、2021江蘇省“藍天杯”教學設計評比省三等獎,卜平老師獲“淮安市教學協作體優課評比”一等獎。

          物理學科有清江浦區優秀教育管理者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2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1名。陳金孚、邱源森老師分別在2021、2019“淮安市高中物理優課競賽”中獲市二等獎。

          地理學科有清江浦區優秀教育管理者2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1名。干國軍老師在2020“淮安市高中地理優課評比”中獲市二等獎。

          化學學科有淮安市學科帶頭人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育管理者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2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1名。王鳳霞老師在2021“淮安市中小學教師實驗技能大賽”中獲市二等獎,李迪老師在2020“淮安市高中化學實驗技能大賽”中獲市三等獎。

          生物學科有清江浦區優秀教師2名。劉瀟羽老師參加2021“淮安市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優質課評比”獲市二等獎。

          政治學科依托“江蘇省普通高中德育課程基地”建設項目,有淮安市學科帶頭人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3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1名。程艷老師獲2019“淮安市高中政治教師基本功大賽”市二等獎,并在淮安市教研室組織的政治學科教研活動中開設市級展示課。

          美術學科有清江浦區優秀教師1名。候明祥、戚嬌嬌老師在2020淮安市教育局舉辦的“立德樹人、辦人民滿意教育”主題作品評比中獲市二等獎。

          歷史學科有清江浦區優秀教師1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1名。宗森泉、姜萌老師在2021“清江浦區高中歷史優課競賽”中獲二等獎,張新淮老師在2019“淮安市優秀教學設計評比”中獲三等獎。

          主要不足和問題

           

           

           

          1.省市級骨干教師數有待提高。

          2.教師在市級及以上榮譽、獲獎項目有待提高。

           

          改進措施和目標

            1.大力培養骨干教師隊伍,不斷提高骨干教師占比。

          2.學校為教師搭建發展平臺,鼓勵教師認真鉆研教育教學、提高教師個人專業發展素養。

           


          2-3-1名、特、優教師情況

          類別

          姓名

          學科

          評定

          時間

          是否

          本校

          送評

          是否

          在編

          在崗

          是否外聘

          聘任

          年月

          周課

          時數

          特級教師

           

           

           

           

           

           

           

           

           

           

           

           

           

           

           

           

           

           

           

           

           

           

           

           

           

           

           

           

           

           

           

           

          中學

          高級教師

           

           

           

           

           

           

           

           

           

           

           

           

           

           

           

           

           

           

           

           

           

           

           

           

          蘇教名家

          培養對象

           

           

           

           

           

           

           

           

           

           

           

           

           

           

           

           

          市省特級教師、中學正高級教師培養對象

           

           

           

           

           

           

           

           

           

           

           

           

           

           

           

           

           

           

           

           

           

           

           

           

           

          2-3-2 設區市、縣(市、區)骨干教師情況

          設區市級骨干教師數:10

          縣(市)區骨干教師數:50

          姓名

          學科

          稱謂

          評定

          時間

          姓名

          學科

          稱謂

          評定

          時間

          陶月秋

          英語

          “學科帶頭人”

          201306

          梁亭亭

          數學

          區優秀教師

          201709

          王玉榮

          英語

          “學科帶頭人”

          201906

          吳俊花

          數學

          區優秀教師

          201709

          周雪紅

          英語

          淮安市優秀班主任

          201909

          袁園

          數學

          區優秀教師

          202009

          李迪

          化學

          “學科帶頭人”

          201606

          徐曉華

          數學

          區優秀教師

          202009

          吳震

          政治

          “學科帶頭人”

          201906

          陳功

          數學

          區優秀教育管理者

          202009

          曹海霞

          語文

          “533英才工程”學術技術骨干人才

          201705

          孫抗修

          數學

          區優秀教師

          202009

          潘學明

          語文

          淮安市優秀班主任

          201709

          陳夢溪

          數學

          優秀班主任

          202009

          沈黎

          語文

          市教育教學先進個人

          202009

          劉剛

          數學

          區優秀教師

          202109

          劉剛

          數學

          市教育教學先進個人

          201909

          張瑩瑩

          數學

          區優秀教師

          202109

          徐洪林

          數學

          淮安市優秀班主任

          202009

          牛玉雷

          數學

          區優秀教師

          202109

          朱德俊

          地理

          市優秀共產黨員

          201707

          王玉榮

          英語

          區首屆名教師

          2020109

           

           

           

           

          周雪紅

          英語

          區優秀教師

          201809

           

           

           

           

          李春宇

          英語

          區優秀教師

          201809

           

           

           

           

          周曉芳

          英語

          區優秀教師

          201909

           

           

           

           

          周素娥

          英語

          區優秀教師

          202009

           

           

           

           

          張春梅

          英語

          區優秀教師

          202009

           

           

           

           

          盧慧

          英語

          區優秀教師

          202109

           

           

           

           

          韓婧

          英語

          區優秀班主任

          202009

           

           

           

           

          鄭剛

          語文

          區優秀教育管理者

          202109

           

           

           

           

          沈黎

          語文

          區優秀教師

          201709

           

           

           

           

          莊秋菊

          語文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201809

           

           

           

           

          莊思忠

          語文

          清江浦區優秀教師

          201809

           

           

           

           

          胡萬牛

          語文

          區優秀教師

          201909

           

           

           

           

          卜平

          語文

          區優秀教師

          201909

           

           

           

           

          袁桂紅

          語文

          區優秀教師

          202009

           

           

           

           

          夏繼清

          語文

          區優秀教師

          202109

           

           

           

           

          潘學明

          語文

          區優秀班主任

          201909

           

           

           

           

          曹海霞

          語文

          區優秀班主任

          202009

           

           

           

           

          蔡大化

          物理

          區優秀教師

          201709

           

           

           

           

          張曉翔

          物理

          區優秀教師

          201809

           

           

           

           

          陳金孚

          物理

          區優秀德育工作者

          201809

           

           

           

           

          徐梅林

          物理

          區優秀班主任

          202109

           

           

           

           

          羅先軍

          地理

          區優秀教育工作者

          201809

           

           

           

           

          朱德俊

          地理

          區優秀教育工作者

          202009

           

           

           

           

          干國軍

          地理

          區優秀教師

          202109

           

           

           

           

          吳建寧

          化學

          區優秀教育管理者

          201909

           

           

           

           

          胡義生

          化學

          區優秀教師

          202009

           

           

           

           

          李迪

          化學

          區優秀教師

          202109

           

           

           

           

          王鳳霞

          化學

          區優秀班主任

          202109

           

           

           

           

          李彪

          生物

          區優秀教師

          201909

           

           

           

           

          許志昊

          生物

          區優秀教師

          201709

           

           

           

           

          程艷

          政治

          區優秀教師

          201809

           

           

           

           

          張健華

          政治

          區優秀教師

          201909

           

           

           

           

          梁洪慧

          政治

          區優秀教師

          202109

           

           

           

           

          吳震

          政治

          區優秀班主任

          202109

           

           

           

           

          宋慶

          美術

          區優秀教師

          202009

           

           

           

           

          張新淮

          歷史

          區優秀教師

          202009

           

           

           

           

          顏士彥

          歷史

          區優秀班主任

          202009

           


          2-3-33年教師縣區級及以上教學競賽獲獎情況

           

          學科

          姓名

          任教

          年限

          獲獎

          時間

          競賽名稱

          主辦部門

          獲獎

          等第

          1

          地理


          19

          202009

          高中地理優課評比

          市教育局

          二等獎

          2

          化學


          21

          202011

          高中化學實驗技能大賽

          市教研室

          三等獎

          3

          化學


          22

          202108

          中小學教師實驗技能大賽

          市教研室

          二等獎

          4

          歷史


          11

          202108

          區高中歷史優課競賽

          區教師發展中心

          二等獎

          5

          歷史


          25

          201912

          教學設計評比

          市教研室

          三等獎

          6

          歷史


          1

          202108

          區高中歷史優課競賽

          區教師發展中心

          二等獎

          7

          美術


          30

          202012

          “立德樹人,辦人民滿意教育”主題作品評比

          市教育局

          二等獎

          8

          美術


          14

          202012

          “立德樹人,辦人民滿意教育”主題作品評比

          市教育局

          二等獎

          9

          生物


          2

          202110

          高中綜合實踐優質課評比

          市教研室

          二等獎

          10

          數學


          18

          202110

          藍天杯教學設計評比

          省教師培訓中心

          二等獎

          11

          數學


          2

          202110

          藍天杯教學設計評比

          省教師培訓中心

          省二等獎

          12

          物理


          21

          202107

          市高中物理優課競賽

          市教研室

          二等獎

          13

          物理


          10

          201910

          市優質課評比

          市教研室

          二等獎

          14

          心理健康


          2

          202105

          淮安市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優秀案例評比

          市教育局

          一等獎

          15

          音樂


          26

          201910

          教學協作體優課評比

          金湖區教研室

          一等獎

          16

          英語


          21

          202012

          教學設計評比

          市教研室

          三等獎

          17

          英語


          27

          202012

          教學設計評比

          市教研室

          二等獎

          18

          英語


          29

          201910

          第五屆全國“綠色課堂杯”優質課評比

          寧夏教育廳

          二等獎

          19

          英語


          14

          201912

          教學設計評比

          市教研室

          二等獎

          20

          英語


          30

          201912

          教學設計評比

          淮安市教研室

          市二等獎

          21

          英語


          33

          201912

          教學設計評比

          淮安市教研室

          三等獎

          22

          英語


          22

          202110

          淮陰師范學院英語觀摩課

          淮陰師范學院

          市級

          23

          語文


          22

          201910

          教學協作體優課評比

          金湖縣教研室

          一等獎

          24

          語文


          21

          202112

          市高中語文融學課堂展示課(清江浦區)

          市教研室

          區級

          25

          語文


          3

          202108

          學史愛黨主題班會評比

          區教體局

          二等獎

          26

          語文


          2

          202110

          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市教育局

          一等獎

          27

          語文


          21

          202110

          藍天杯教學設計評比

          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

          三等獎

          28

          政治


          19

          201905

          基本功大賽

          市教育局

          二等獎

           

          注:按照學科歸類;序號用以統計獲獎教師人數,多次獲獎教師只編一個序號,并只填一個最高獎項;課堂教學競賽指教師在賽點現場開課的競賽;競賽獲獎以獲獎證書為據。本表競賽獲獎不含論文評比獲獎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淮安市第一中學師徒結對材料

          1-①淮安市第一中學近三年師徒結對一覽表

          師徒結對

          2018-2021

          1-②師徒結對活動照片

          佐證照片

          2018-2021

          2.淮安市第一中學設區市、縣級骨干教師情況

          2-①淮安市第一中學設區市級以上骨干教師情況一覽表

          設區市級以上骨干教師

          2017-2021

          2-②淮安市第一中學區級骨干教師情況一覽表

          區級骨干教師

          2017-2021

          2-③區級以上骨干教師榮譽證書

          骨干教師榮譽證書

          2017-2021

          3.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師在區級享有聲譽的學科情況

          3-①十門學科有教師在區級享有聲譽

          享有聲譽學科

          2017-2021

          3-②近三年教師教育科研成果獲獎情況

          教育科研成果

          2018-2021

           

           


          隊伍建設2-4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12

          評估

          指標

          12. 教師培訓機制基本健全,培訓形式多樣,針對性強,成效顯著。校本培訓規劃科學,目標明確,實施有效。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升,基本適應課程改革要求。每年用于教師學習、培訓的經費占學校教師工資總額1.5%以上。

          A

          評價

          細則

          1)教師培訓機制基本健全,整體規劃合理,年度計劃落實,管理、評價、保障措施配套,目標任務達成度較高。

          2)學科組、備課組建設不斷創新,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穩步實施,學校支持措施落實到位,教師專業發展階段性目標達成度較高。

          3)培訓主題突出,培訓方式創新,教師在新課程實施、學生發展指導和走班教學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有提升。85%以上的教師能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進行教學設計,開展教學、教研、評價等活動。

          4)近3年有60%以上的教師具有高中循環教學的經歷;50%以上的教師兼教一門及以上的選修課程;所在行政區域內有兩所以上高中的,教師流動率不低于10%。 

          5教師學習、培訓經費達到省定“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 安排校內教師培訓經費”的要求,納入年度經費預算專項開支。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教師培訓是教師業務提高重要途徑,因此,我校把教師培訓工作作為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工程來抓。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教師培訓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教科室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了《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師培訓制度》、《淮安市第一中學校本培訓三年規劃》。每學年、學期都制定《淮安市第一中學校本培訓方案》,培訓主題明確,主要師德師風、教學管理、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學科教學、教育科研、信息化素養等專題。有重點地開展工作,力求項項扎扎實實,條條落到實處。開展培訓時加強過程考核,要求教師做好筆記,上交反饋表,并組織交流。教科室會同教務處、年級部、會計室做好外出培訓教師的課務協調、經費保障,讓參培教師無后顧之憂。所有教師每年的繼續教育學時合格率達100%。

          12.2學校切實開展學科教學研討,加強學科組、備課組建設,學校制定了《淮安市第一中學教研組長職責》《淮安市第一中學備課組長職責》《淮安市第一中學教科研考核方案》《淮安市第一中學教研活動制度》《淮安市第一中學集體備課制度》《淮安市第一中學先進教研組、備課組評比方法》等相關制度。學科組、備課組根據每學期制定的集體教研和備課組活動計劃,按照“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人”的要求,通過教學案例分析,教學模式探討,教學重難點研討,聽課評課等多種形式,把教研活動落到實處。

          學校制定了教師專業發展規劃,要求教師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規劃,確定專業發展目標,擬定措施,學校定期進行考核,以確保有較高的階段性目標達成度。目前有94位師達到了個人專業發展目標,占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規劃目標教師的69.1%。對優秀教師在評優評先中優先考慮,并給予一定的績效獎勵,加快教師專業成長。

          學校重視青年教師、骨干教師的培養,制定了《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規劃》《淮安市第一中學青年教師成長規劃》《淮安市第一中學青年教師考核條例》《淮安市第一中學骨干教師培養規劃》等。學校對新上崗的青年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實施“青藍工程 ”,青年教師與骨干教師新老結對,加速青年教師走向成熟。學校加大對骨干教師的培訓力度,優先選派參加各級各類培訓。近三年,出國培訓1人,國家級培訓1人,省級骨干教師培訓人數26人,市區級骨干教師培訓人數39人。學校加大對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為他們創造機會,搭建成長平臺,如開設講座、上示范課、組織教師論壇、承擔課題研究、開展帶徒活動等,加速骨干教師快速成長,擴大骨干教師隊伍。目前,市級骨干教師11人,區級骨干教師50。其中被聘為區學科中心組3人,選為市區名師工作室成員6人。

             為適應新課程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我校把校本培訓工作作為教師專業發展基礎工程來抓,將校本培訓納入學校發展規劃和學校工作計劃,力求做到分層推進、整體提升,緊扣重點、突出專題。每學年、學期都制定《淮安市第一中學校本培訓方案》,分別從師德師風、教學管理、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學科教學、教育科研、信息化素養等方面確立主題。同時采取多種形式,豐富培訓內容。

          (1)請進來:邀請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魏峰開設了《基于數據驅動的學校變革》專題講座,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王彥明博士作《漫談教師的教育情懷》講演,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室主任、高中數學教研員李善良博士,作了《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生根、成長》的報告,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語文教研員、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蘇教版語文編者、省高考語文命題專家張克中教授作了《新評價理念需要新教學行為》的報告。另外來我校做指導的還有蔡成兵、姜華、宋明鏡、馮建國等專家學者。

          (2)走出去:為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學校每年都組織老師外出聽課、學習,先后組織教師前往蘇州大學、如皋中學、江安中學、洋思中學等省內外名校培訓觀摩考察;陳偉國老師2019年參加了省教育廳組織的赴芬蘭學習交流活動;所有專任教師均參加了各級各類學科研討及培訓。

          (3)練內功:a. 開設“成志教育論壇”。學校結合自身發展歷史,利用現有資源與本校人才優勢通過 “成志教育論壇”進行校本培訓。德育處定期組織班主任開展“成志德育”主題交流會,教科室組織教研組開展各學科“成志課堂”教學研討會,進一步豐富“成志1+1”的內涵,彰顯“成志教育”特色。b.充分利用學科組活動。每周三、五固定時間組織學科教研備課,把培訓任務落實到日常教學工作中。c.組織青年教師評優課。通過賽課活動發現可培養的苗子,促進年輕教師專業快速成長。d.開展師徒結對活動。通過以老帶新,共同進步,為學??沙掷m發展儲備人力資源。

          近年來針對新高考模式,學校組織教師參加“生涯教育教學研修班”“高中生涯規劃教師培訓班”;組織教師培訓學習《淮安市第一中學高中學生選課指導制度》《淮安市第一中學選課指導手冊》《淮安市第一中學高一選課方案》等。教師在新課程實施、學生發展指導和走班教學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有提升。90%以上的教師能熟練運用多媒體,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進行教學設計,開展教學、教研、評價等活動。

             近三年,學校具有高中循環教學經歷的教師9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2%。兼教一門及一門以上選修課的教師8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1.8%。具有校際交流任教教師共1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0%。 

             學校高度重視教師學習、培訓,在時間和經費上給予最大支持,教師經費做到??顚S?。近三年用于專任教師培訓經費分別為249944元、106749元、180591元,分別約占學校年度公用經費13.73%、5.63%、9.55%。

          幾年來,整個教師隊伍茁壯成長。李迪等4位老師被評為“市學科帶頭人”,曹海霞列為“市‘533英才工程’學術技術骨干人才”,王玉榮等2位老師當選為“區首屆名教師”,鄭剛、梁亭亭等50位教師獲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稱號。有28人在省、市、區級評比活動中獲獎。由于面向全體教師的培訓培養工作全面落實,我校大多數教師能深刻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適應課程改革,為全面提升我校的辦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主要不足和問題

          1. 培養教師積極主動自主學習和自覺反思總結方面有待加強。

          2. 校本教研分層培訓有待進一步細化。

          3. 校本培訓成效有待進一步推廣與運用。

          改進措施和目標

          1.進一步完善長效的校本培訓機制,通過培訓讓教師意識到校本培訓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專業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推動課程改革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給教師創造多讀書的條件,養成積累的習慣。多舉辦讀書論壇活動,完善學校網站交流平臺,對教育教學中的得失及時反思總結。

          2.進一步激發教師學習意識,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校多提供一些教師學習的資料,使教師領悟到自身的成長取決于自己的心態和作為。社會是課堂,實踐是勵志,他人是吾師,自身是關鍵。

          3.深入教師,了解培訓需求,進一步加強分層培訓。根據實際情況在今后的校本教研活動中多考慮教師教齡層次區別對待,分層次進行,如對新教師的過關課、初級教師的匯報課、中高級教師的研究課、示范課等不同形式的校本教研,明確其不同的需求,有針對性進行培訓。

          今后,我們將乘著課改的契機與時俱進,繼續以校本培訓為突破點,創設良好的培訓氛圍,開設吸引教師積極性的特色項目,不斷探求我校校本培訓新模式,為建設一支合格穩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而不懈努力。

           

          2)基礎數據

          2-4-1培訓項目

          項目

          數量

          項目

          數量

          學校組織專題培訓(次)

          36

          出國進修(人)

          1

          組織集體外出學習考察(次)

          5

          校外專家來校講學(次)

          6

          參加校外專業培訓(人)

          136

           

           

           

          2-4-2教師學習、培訓經費

          年度

          教師數

          教師工資

          總額(元)

          學習、培訓經費

          總計(元)

          占年度公用經費預算

          總額之比(%)

          師均

          (元)

          2019

          135

          21412556

          249944

          13.73%

          1851

          2020

          137

          24307583

          106749

          5.63%

          779

          2021

          136

          26089488

          180591

          9.55%

          1328

           

           

          2-4-3 近3年教師校際交流任教、支教、掛職鍛煉情況

          起訖時間

          姓名

          專業技術職稱

          學科

          原學校

          現學校

          類型

          2020.06-至今

          左萬永

          中小學高級

          化學

          江蘇省清河中學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交流任教

          2020.09-

          2021.08

          左海玲

          中小學高級

          體育

          江蘇省清浦中學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支教

          2020.12-至今

          吳鑫

          數學

          江蘇省清浦中學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交流任教

          2020.12-至今

          穆艷

          數學

          江蘇省清浦中學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交流任教

          2020.12-至今

          劉瀟羽

          生物

          江蘇省清浦中學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交流任教

          2020.12-至今

          季月

          中小學一級

          語文

          江蘇省清浦中學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交流任教

          2020.12-至今

          許中云

          中小學二級

          心理健康

          江蘇省清浦中學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交流任教

          2021.09-至今

          周磊

          中小學二級

          物理

          江蘇省清浦中學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支教

          2021.09-至今

          曾欣茹

          歷史

          江蘇省清浦中學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支教

          2021.09-至今

          宗森泉

          歷史

          江蘇省清浦中學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支教

          2021.09-至今

          李慧

          中小學一級

          音樂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江蘇省清浦中學

          支教

          注:“類型”分為校際交流任教、支教,其中“交流任教”指人事調動

           

           


          (4)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師校本培訓五年規劃

          校本 培訓  規劃

          2017-01

          2.近三年淮安市第一中學校本培訓實施計劃和總結

          培訓 計劃   總結

          2019-2021

          3.教師培訓相關制度

          3-①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師培訓制度

          培訓 制度

          2018-08

          3-②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師培訓管理制度

          培訓  管理  制度

          2018-08

          3-③淮安市第一中學校本培訓考核制度

          學習 制度

          2017-01

          4. 校本培訓活動

          4-①讀書活動

          讀書 活動

          2019-2021

          4-②教師論壇

          教師 論壇

          2019-2021

          4-③校本集體培訓部分講稿、PPT、簡訊

          校本 培訓

          PPT 簡訊

          2019-2021

          4-④專家來校講座

          專家 講座

          2019-2021

          4-⑤集體外出學習

          集體 外出

          學習

          2019-2021

           

          4-⑥校際交流

          校際 交流

          2019-2021

          5-教研組、備課組活動

          5-①教研活動制度和集體備課制度

          教研 備課

          制度

          2019-01

          5-②教研組、備課組成員一覽表和教研活動安排表

          教研組備課組

          成員一覽表

          2019-2021

          5-③教研組、備課組計劃和總結

          教研組備課組

          計劃 總結

          2019-2021

          5-④集體教研和備課活動記載、照片(部分)

          教研活動

          照片

          2019-2021

          5-⑤近三年教研組教學研討、經驗交流活動安排一覽表

          教學研討

          一覽表

          2019-2021

          5-⑥近三年公開課一覽表

          公開課

          一覽表

          2019-2021

          6. 教師專業發展情況

          6-①淮安市第一中學師資隊伍建設發展規劃

          師資隊伍建設

          規劃

          2017-09

          6-②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規劃

          專業 發展

          規劃

          2019-03

          6-③近三年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及實施情況

          個人專業發展

          規劃 實施

          2019-2021

          7. 培養青年教師、骨干教師材料

          7-①淮安市第一中學青年教師成長規劃

          青年教師

          成長 規劃

          2019-03

          7-②淮安第一中學青年教師考核條例

          青年教師

          考核 條例

          2019-03

          7-③淮安市第一中學骨干教師培養規劃

          骨干教師

          培養 規劃

          2019-09

          7-④淮安市第一中學學科帶頭人推薦評選辦法

          學科帶頭人

          評選 辦法

          2018-01

          7-⑤師徒結對活動

          拜師 結對

          活動

          2019-2021

          7-⑥近三年青年教師、骨干教師獲獎證書

          青年、骨干

          教師獲獎

          2019-2021

          8.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情況匯總

          8-①教師參加區級網上在線培訓情況

          教師 在線

          培訓

          2019-2021

          8-②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教研、評價等活動(部分照片)

          信息技術

          應用 照片

          2019-2021

          8-③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獲獎

          信息技術

          獲獎

          2019-2021

          9.近三年教師任課情況一覽表

          9-①淮安市第一中學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中任課教師表

          任課教師表

          2018-2019

          9-②淮安市第一中學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中任課教師表

          任課教師表

          2018-2019

          9-③淮安市第一中學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中任課教師表

          任課教師表

          2019-2020

          9-④淮安市第一中學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中任課教師表

          任課教師表

          2019-2020

          9-⑤淮安市第一中學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中任課教師表

          任課教師表

          2020-2021

          9-⑥淮安市第一中學2020-2021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中任課教師表

          任課教師表

          2020-2021

          10.淮安市第一中學具有高中循環教學經歷的教師匯總表

          循環教學

          匯總表

          2019-2021

          11.近三年兼教一門及以上選修課程教師一覽表

          兼課一覽表

          2019-2021

          12.近三年教師流動情況匯總表

          教師流動

          匯總表

          2019-2021

          13.近三年教師培訓專項經費支出清單和部分發票圖片

          培訓 經費

          明細 發票

          2019-2021

          14. 近三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情況一覽表和培訓學時統計表

          14-①2019年度教師培訓情況一覽表

          培訓一覽表

          2019.01-12

          14-②2019年度教師培訓學時統計表

          學時統計表

          2019.01-12

          14-③2020年度教師培訓情況一覽表

          培訓一覽表

          2020.01-12

          14-④2020年度教師培訓學時統計表

          學時統計表

          2020.01-12

          14-⑤2021年度教師培訓情況一覽表

          培訓統計表

          2021.01-12

          14-⑥2021年度教師培訓學時統計表

          學時統計表

          2021.01-12

          15.近三年教師參加各類教育教學競賽獲獎情況及證書(部分)

          教育教學

          獲獎證書

          2019-2021

          16.近三年教師發表(獲獎)論文統計一覽表

          教師論文

          一覽表

          2019-2021

          17. 區級以上骨干教師一覽表及證書(部分)

          骨干教師

          榮譽證書

          2019-2021

          18.近三年學生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和高考成績一覽表

          學測、高考

          成績

          2019-2021

           

           

           


          管理水平3-1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13

          評估

          指標

          13. 學校辦學目標明確,發展規劃科學合理。中長期發展規劃內容全面,重點突出,措施扎實,具有前瞻性和適切性。規劃施行順利,成效明顯。

          A

          評價

          細則

          1)能遵循國家教育方針和教育規律,結合學校實際,科學定位學校發展目標,經廣泛聽取教職工意見和專家充分論證,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得到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門認可。

          2發展規劃質量較高,思路清晰,內容全面,重點突出,措施扎實,能根據新的發展形勢與任務適時進行調整和完善。建立常態監督、中期檢查、終期績效評價機制。

          3規劃實施順利,學校和各部門年度、學期計劃體現規劃精神,工作總結能反映規劃實施情況,并有豐富的佐證材料。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我們延續學校前身成志中學的歷史脈絡,進入新時期,學校提出了“辦有特色的現代學校,育有特長的新型學生”的辦學目標。進一步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學校從信息化建設、教育教學管理、現代教育觀念、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等幾方面不斷充實學校的辦學內涵。

          長期以來,學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依據市區兩級政府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中對我校發展目標的定位,學校領導通過調研,提出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三年發展規劃的構想,在校行政辦公會上,聽取了各部門的意見,召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學生家長座談會、社區、企業領導座談會對規劃提出了一些建議與修改,多次召開全體教職工代表大會,廣泛征求教職工的意見,采用無記名投票的形式,分別制定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十三?五發展規劃和十三?五發展規劃草案,專門邀請市、區教育局領導、四星學校校長、專家對初稿進行評審和論證,最終形成了正式規劃。構建“成志德育”“成志課堂”“成志藝體”系列教育,經過不斷地探索與創新,淮安一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成志教育”管理模式,“成志教育”涵蓋了成志德育、成志課堂、藝體教育等方方面面。成志德育——培根工程,培養學生具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成志德育——即“喚醒”系列,針對初一高一,進行“感志言志”、行為習慣養成和校風教育;“立志”系列,針對初二高二,進行“明志行志”和學風教育,加強心理疏導;“勵志”系列,針對初三高三,結合中考高考,進行“勵志成志”系列教育,開設勵志、心理等講座,強化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追求終身發展。成志課堂——固基工程,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圍繞“高效學習、愉悅課堂”主題,為每一個學生創造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和平臺,鼓勵學生個性體驗和互動感悟,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實現教師有效教學、學生高效學習。成志藝體——揚長工程,通過創新辦學模式,構建多元化、校本化課程體系,為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提供條件,成志藝體就是通過“發現、引導、提高、成才”四部曲,讓學生特長、個性得以張揚,形成藝術、體育等鮮明辦學特色。

          近年來,伴隨著江蘇省新高考模式的實施,高等學校招生政策的變化,學校立足校情,與時俱進,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適合本校發展的教育教學模式,堅持走“藝術文化雙翼發展,日語、西班牙語小語種錯位競爭戰略”,創造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優進杰出”奇跡。

          20211月,在淮安市教育局的大力推動下,我校與江蘇省淮陰中學簽訂結對共建協議,成功成為江蘇省淮陰中學結對共建校。兩校將在“管理互鑒、教師互派、學生互學、教學互通、資源共享、考核互聯”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在江蘇省淮陰中學的強有力的引領和支持下,有力推動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產生新的跨越。

          2017年,學校積極申報并獲批建設江蘇省“成志德育”課程基地,20205月正式發文以優秀等第圓滿收官。成志德育課程基地旨在通過環境、課程、活動、隊伍、平臺、途徑等六方面的建設,推動學校硬件條件的提升和育人方式的轉變。成志德育基地建設緊緊圍繞“成志”破題,在“志”上做文章,提煉出了“成才先成人,成人先立志”這一的核心理念,確立了“志向”“志趣”和“意志”三個層次的“成志”核心內涵,明確了成志德育的工作目標,即“明德力行,成己達人,學以報國,志騁四方”,將“成志德育”課程理念與德育核心素養有機結一,形成了課程化的德育核心素養校本化表達。

          通過興建、改建了成志館、校史館、黨史館、團史館、生涯規劃中心等十多處,編寫了《李更生與成志中學》、《紅色淮安》、《戲劇大師陳白塵》、《弟子規解讀》等校本教材11本,優化了《大運河文化研究會》、《白塵詩社》、《陽光愛心社團》等品牌學生社團;設計了“感恩節”、“體育節”、“金色銀杏節”、“讀書節”、“科技節”等五大校園節日;確定了包括周恩來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淮安市博物館、四季青老年公寓、古淮河生態園等傳統社會實踐基地在內的革命傳統類、自然生態類、公益類、人文類四大類20個校外社會實踐基地。以校外社會實踐基地為依托,根據學生年級的差異,設計了“礪志”“勵志”“立志”“明志”“成志”“五大之旅”品牌工程。

          學校緊緊圍繞發展規劃,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明確責任,分步實施。我們將學校的總體規劃大體分三階段實施。(1)在加快改善辦學條件,按期完成規劃項目,做好迎接省三星級高中驗收的硬件準備工作。把創建作為工作中心,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推動學校整體事業的發展。(2)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強化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師資培訓和提高工作,打造出了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教師隊伍結構多元化,年輕化,既有工作經驗豐富的縣內骨干教師,又有大批富有朝氣活力的師范本科應屆生加盟。生源結構為市區中等生源,基礎穩定、有進取心、發展方向多樣化、可塑性強,為學校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可能。進行以打造成志教學模式為抓手的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3)進一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品牌效應,做到教學質量、社會影響雙豐收,使學校各項工作良性發展。

          學校在把總體規劃大體分為三個階段實施的同時,又詳細地制定了不同時期的工作計劃,明確階段工作目標,提出具體工作要求。各職能部門在學校工作計劃的指導下,具體制定部門計劃,提出具體工作措施,明確工作目標任務。規劃落實有檢查,有反饋,有評估,各個階段工作有總結,及時反饋規劃的落實情況。

          每周有“教學、常規兩個例會”,總結周計劃落實情況,每周四的由級部主任參加的教學例會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提出的新要求,每周各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行政例會解決學校日常常規中存在的問題,協調各部門共同工作。

          每月有全校教職工大會??偨Y本月工作完成情況,布置下月工作,及時推動學年工作計劃的落實。對落實規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反思調整。

          學年末召開學年工作總結大會,全面總結一學年工作計劃的落實情況,反思五年規劃年度推進工作。每年召開教代會、對學校規劃的落實情況進行審議,討論學校重大工作的安排與調整。

          學校每學期結束時,均安排專門會議,部署落實一學期來各年級、各部門工作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年級、部門也安排專人集中整理資料,結合學校發展規劃,從學校辦學設施設備管理運用、教育教學工作過程,教科研開展情況,學校辦學業績、學校后勤保障工作情況等方面,進行系統化的梳理、整合、歸類,進而對規劃的落實情況進行認真分析研究,保存了豐富翔實的規劃實施情況佐證材料,各項資料均及時整理歸檔,以備隨時調閱。

          由于工作有計劃、管理有目標,從而保證了學校規劃高效有序實施,學校的硬件設施和管理水平都上了一個新臺階。品牌效應初步體現。為加快辦學目標的實現,以科學的管理,積極探索,逐步形成了“自我實現”的動力機制、學?!疤亻L育人、全面育人”的辦學特色已初步形成,“藝術特長生+小語種差異化競爭”培養工作已經形成學校亮點。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在隊伍建設中,著力提升教師駕馭課堂組織教學的能力和水平,深入開展課堂改革探索,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和知識結構,形成全員參與教科研的良好氛圍,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學校各項事業得到健康、快速發展。

          正確的辦學理念,獨特的管理特色,務實的領導團隊,敬業的師資隊伍,完善的教學設施,為一中的整體騰飛插上了翅膀,中考、高考成績年年攀升。三年來,中考考入省淮陰中學計劃內32名,高考先后有于石金、朱媛媛、楊加旺、張如、張杰、任成、馮徐圖南、劉費翔、朱文龍、李妍、葛君男、曹悅、張晨、張耀揚等300余名同學被廈門大學、南昌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錄取。學校先后獲得“江蘇省文明校園”、“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學?!?、“江蘇省心理健康實驗學?!?、“江蘇省紅十字示范學?!?、“淮安市高中素質教育先進學?!?、“淮安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淮安市綠色學?!?、“淮安市平安校園”、“淮安市文明校園”、“淮安市高中教育教學工作綜合考評優良單位”“清江浦區預算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主要不足和問題

          自上一次復審以來,學校發展規劃施行順利,成效明顯,但對照高品質高中的標準,還存在一些發展不全面不充分的環節:學校的辦學硬件和辦學水平已大幅提升,但離人民對美好教育的期待仍有一定的差距,教育教學質量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改進措施和目標

          1.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將繼續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堅持“讓更多的學生享受更多的成功機會與喜悅”,在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情況下,銳意改革,努力挖潛,深化課改,堅定不移地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在提高教學質量前提下,對于“老師幸福地教、學生快樂地學”還要作更深層次的探索,從而優化我們的教育生態。

          2.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壯大省市級骨干教師群體

          與上一次三星復審時相比,我校的骨干教師隊伍人數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從整體來說,具有能引領、影響省市級學科教學的名特教師偏少。我們將根據學校教育規劃要求,大力加強骨干教師群體建設,加大名師優勢培養力度,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途徑,促進教師不斷自覺地改進教學行為,并從制度層面為建設一支樂教、會教、善教的骨干教師隊伍提供保障。

          3. 進一步創設人文環境,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目前,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已全面啟動,學校將進一步加大投入,把“成志”校園文化作為凈化學生心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隱性課程,進一步從物化和人文兩方面將環境的優化提高到新的水平,努力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2)基礎數據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十四?五”發展規劃

          發展規劃

           

           

          ①近三年學校和各處室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

           

           

          ②近三年學校和各處室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

           

           

           

           

           

           

           

           

           

           

           

           

           

           

           

           

           

           


          管理水平3-2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14

          評估

          指標

          14. 實行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領導和組織保障作用。積極推進人事、分配和后勤等方面的管理改革。規章制度健全,崗位職責明確。積極推行校務公開,努力提升科學管理、規范管理的水平。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校管理的融合,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

          A

          評價

          細則

          1落實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領導和組織保障作用,黨政領導班子分工合作、齊心協力,堅持校務公開,定期召開教代會,民主管理規范有序且富有實效。

          2推進人事、分配和后勤等方面管理改革,全員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績效工資制等管理改革有效激發學校發展活力。

          3推進制度建設,制定學校章程和各項管理制度、崗位職責,各部門職責明確,工作主動高效,學校運轉順暢。

          4積極探索網絡環境下的管理改革,運用網絡技術進行選課管理、學分管理、質量管理、評價管理、資源管理、圖書管理、后勤管理、家校溝通、社會聯系等,基本建立適應課改要求的管理模式。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1.落實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領導和組織保障作用,黨政領導班子分工合作、齊心協力,堅持校務公開,定期召開教代會,民主管理規范有序且富有實效。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明確校長是學校的行政負責人,在上級黨委、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全面主持學校的教育行政工作。校長負責團結和帶領全體教職工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執行上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決議,有制訂學校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行使決策權、人事權、獎懲權、財經權等各項權利與義務。

          學校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領導和組織保障作用,明確學校校黨委對學校教育實施政治領導,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保證監督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學校校黨委還對學校發展規劃、工作計劃、重大改革方案、重要人事安排等重大問題進行研究、參與決策。校黨委通過領導教代會、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和群團工作等發揮重要作用。

          學校充分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管理、監督的職能,實行民主化管理。學校堅持把教代會制度作為落實教職工主人翁地位和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依靠教職工辦好學校的重要形式來抓。學校每年定期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校長進行述職報告,行政人員也作分管工作述職,教代會代表現場對校長、行政進行書面測評,圍繞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學校特色化發展和精致化管理、師德建設、績效工資與獎金分配等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敏感問題,廣泛征集教職工代表的提案,認真組織審議討論,再由相關部門在教代會上進行答復,切實保障了學校決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有效調動了廣大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積極性。關心教職工身心健康,每年安排全體教職工進行全面體檢; 每年“三八”節開展“送祝?!钡然顒雨P心女職工權益; 關心患病教職工,對患病教師給予關心和照顧。

          學校堅持校長辦公會議制度,定期召開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每周召開校務例會,堅持集體議事,堅持重大問題由行政集體討論。學校充分發揮學生、家長的監督作用,每學期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學生滿意度測評,聽取學生、家長等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

          學校不斷強化依法治校,規范辦學行為,積極推進校務公開。學校根據上級要求開展民主測評。學校規劃制訂、干部上崗、教師招聘、招生、收費、師資培訓、評優評先、評聘職稱、年度考核,以及基建、維修、財務、大宗物品的購置和學生學雜費減免、生活補助費發放等方面工作都廣泛征求意見,經過集體討論,切實保證全校師生的知情權、參與權,并在“校務公開欄”中公示,嚴格程序,陽光操作,學校櫥窗和校園網上都專門設有校務公開欄等。

          2.推進人事、分配和后勤等方面管理改革,全員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績效工資制等管理改革有效激發學校發展活力。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學校實行全員聘用制度,做到按需設崗、平等競爭、擇優錄用。從教師到后勤職工,全部實行聘任制,簽訂聘用合同,完善用工制度。學校制定各行政崗位職責,明確崗位職責,完善任免制度。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年級主任負責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和崗位聘任制,在中層干部、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班主任的選拔和任用上,學校以推薦和自薦的方式,通過公開申報、民意調查、綜合測評、組織考察、任前公示、決定聘用等過程,把個人特長和崗位特色相結合,以優秀的青年教師為主,做到公平公開、擇優聘用、人盡其才。學校注重干部隊伍、骨干教師隊伍的培養、選擇和優化組合,保證骨干教師的年輕化和專業化,特別是在中層干部的選拔上,學校從備課組長、教研組長、年級副主任中選拔優秀的青年教師充實到行政管理隊伍中,充分體現用人導向,大大提高了以青年教師為主的教師團隊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學校堅持“多勞多得、優質優酬、兼顧公平”的原則,建立了一套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績效分配激勵機制。近三年,通過修訂《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班主任工作考核辦法》《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體藝類工作綜合成果獎勵辦法》《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年度考核暨績效增量獎勵考核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工會慰問制度》等,充分體現了“多勞多得、優質優酬、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逐步完善了教師的考核與分配制度,用公平、公正的考核方法,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在后勤管理改革方面,學校堅持總務工作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師生生活服務的原則,重視后勤管理,積極推進后勤用工制度改革,確保后勤管理工作的優質高效。學校制定和修訂了一系列后勤制度,如《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食堂管理制度》、《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宿舍管理員管理職責》等,使后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規范操作。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學校后勤工作規范有序,深得師生與家長的好評,為學校教學秩序正常運轉和全校師生的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3.推進制度建設,制定學校章程和各項管理制度、崗位職責,各部門職責明確,工作主動高效,學校運轉順暢。

          學校各項規章制度齊全,學校正在修訂《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管理手冊》。手冊分成三大部分:一是學校章程,二是崗位職責,三是學校制度,四是教育教學管理,五是考核管理。并且結合學校發展,不斷改革完善創新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規范。近幾年來,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職工績效工資考核實施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師德考核試行辦法》、《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優秀班主任,四有好教師等評選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先進教研組、備課組評比辦法》等條例制度,修訂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六認真”工作檢查標準》、《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職工考勤細則》、《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園安全管理制度》、《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等條例制度,使學校行政、教育、教學、教科研、后勤等各項工作均有相應的完整規范的規章制度。全體教職員工都有明確的崗位工作規范要求,符合教育規律,并充分體現學校特色。

          學校各部門職責明確,規定了校長室、校黨委、校長辦公室、教務處、德育處、總務處、教科室、工會、團委等部門的職能,并制定了校長、書記崗位職責、辦公室主任職責、教務處主任崗位職責等包括教師、教輔人員、后勤人員在內的多個崗位職責。在具體工作中,學校采取了行政管理條線指導下的條塊負責制,全面推進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全校校級領導分塊負責,中層干部、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班主任共同組成基本的校務管理隊伍,條塊結合,力量整合,整體協調,配合默契,一抓到底,有效地提高了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學校重視干部隊伍思想作風建設,鼓勵各部門工作創新,積極主動地為學校發展獻計獻策。

          學校倡導行政工作“有計劃、有落實、有督查、有總結、有反思”的政風,重視制度的執行、完善和獎懲機制的形成,使各部門工作納入科學規范、良性運作的軌道。學校管理隊伍不負眾望,在勤勉工作和積極探求中不斷成熟,成為學??沙掷m發展的核心力量。

          4.積極探索網絡環境下的管理改革,運用網絡技術進行選課管理、學分管理、質量管理、評價管理、資源管理、圖書管理、后勤管理、家校溝通、社會聯系等,基本建立適應課改要求的管理模式。

          學校本著教育管理信息化帶動教育教學現代化的理念,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校管理的融合,積極推進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每個教室、辦公室、功能室都有網絡終端。學校教室及各類專用教室均有先進的多媒體一體機教學設備并運用充分。學校分年級組織教師進行了讀卡機、網絡閱卷掃描儀等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培訓,有效提高了全校師生在智慧校園環境下的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運用水平。

          校務黨務管理方面。學校運用釘釘、微信、QQ、學習強國黨建云服務于黨務校務管理,信息發布及時,落實高效快捷; 財務審批規范,流程清晰可追蹤;校園、教室、各種設施實時監控,遇事處置迅速。選課走班管理方面。利用選課平臺,進行生涯規劃教育,組織選課指導,走班學生管理。學籍管理方面。統一使用江蘇省基礎教育信息管理系統,實行電子化管理。規范入學注冊、 學籍建立程序,嚴把學籍入口。加強對轉學、休學、復學、退學、評價獎懲、畢業(結業、肄業) 等過程中的學籍管理。綜合素質評價方面。利用江蘇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平臺,詳細記錄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等情況,每學期都會形成綜合素質評價表。質量管理方面。利用智學網、好分數、升學E網通等網絡系統, 自動生成各題得分率,個人進退步,薄弱知識點, 班級的整體情況等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平臺推送錯題跟蹤,提供個性化跟蹤訓練,提供自主學習支持。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的影響,學校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遠程教育教學,讓學生也能參與學習,也能與老師互動。各科任教師結合年級互研內容推送課程安排表,學生可在網上選課上課。教師也可通過微信群為本班學生每天推送學習課程,進行在線輔導并及時進行在線反饋,指導本班學生的網上學習、釘釘群、QQ群輔導答疑及網絡作業批改,最大程度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班主任、任課教師利用微信群、QQ群、釘釘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進一步推動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資源管理方面。學校建有教育教學資源庫,同時充分利用區域智慧教育云平臺及中學學科網、 智學網等,可供師生共享的網上資源豐富。圖書管理方面。使用圖書借閱一體機,具備了圖書目錄管理、圖書信息檢索、借閱信息管理、 自助借還等多個功能。后勤管理方面。有專門的資產管理系統、物品采購系統、微信和釘釘報修平臺,管理更規范、更高效。家校溝通方面。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QQ 群、微信群等及時發布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活動 安排、教育教學工作安排等,拓寬了學校、家長、學生溝通的渠道,實現了實時溝通,內外溝通, 方便了上下交流,提升了管理效率; 在社會聯系方面,學校實行網上校務公開,校長信箱、微信公眾號等,在網上及時聽取社會公眾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建議。學校安全方面。學校建成周界報警和視頻監控已與公安系統聯網,確保學校的管理安全。學校的管理效能和服務能力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主要不足和問題

           

           

           

          改進措施和目標

           

           

           

           

          2)基礎數據

          部門設置情況表

          設置部門

          負責人數

          專職人員數

          兼職人員數

          年度工作滿意率(%

          黨政辦

          2

           

          0

          97.8%

          教務處

          2

           

          3

          97.7%

          德育處

          3

           

          0

          97.9%

          教科室

          1

           

          1

          97.6%

          總務處

          3

           

          2

          98.0%

          工會

          1

           

          1

          97.8%

          團委

          1

           

          3

          97.9%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章程

          章程

          202005

          2.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校法人變更材料

          法人變更

          202109

          3.關于左萬永同志任職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長職務的通知

          任職

          202006

          4.學校管理分工2019-2021年

          管理分工

          202204

          5.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黨風廉政

          201904

          6.黨員年度學習計劃

          年度學習

          202204

          7.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材料

          生活會

          202204

          8.學校校務公開材料

          校務公開

          202204

          9.近三年教代會材料

          教代會

          202204

          10.學校教職工聘用合同

          聘用合同

          201808

          11.學校教職工崗位責任書

          崗位責任書

          201808

          12.淮安市第一中學績效工資考核實施方案

          績效工資

          201901

          13.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財務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制度

          202112

          14.公物管理臺賬資料

          公物臺賬

          202009

          15.宿舍管理資料

          宿舍管理

          202104

          16.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規章制度匯編

          規章制度匯編

          202009

          17.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各類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202009

          18.市局教育教學工作會議交流材料

          會議交流

          202204

          19.年級管理材料

          年級管理

          202204

          20.學校、各處室計劃

          計劃

          202112

          21.學校、各處室總結

          總結

          202112

          22.學校行政值日值班小結

          值班小結

          202204

          23.教學工作檢查材料

          教學檢查

          202204

          24.行政工作例會材料

          例會材料

          202204

          25.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師資隊伍建設行動方案

          師資建設

          202204

          26.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本培訓制度

          校本培訓

          202204

          27.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實施方案

          職稱晉升

          202204

          28.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青藍工程”材料

          青藍工程

          202204

          29.網絡環境下各類管理、家校溝通方面截屏材料

          網絡管理截屏

          202204

           

           

           

           

           


          管理水平3-3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15

          評估

          指標

          15. 堅持依法治校,辦學行為規范。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規范招生管理,嚴禁公開考試成績排名和下達高考升學指標,未發生具有重大影響的安全穩定責任事件和違法違紀案件。

          A

          評價

          細則

          1)嚴格執行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辦學行為規范,無違規招生、違規補課、違規收費、招收復讀生行為。

          2)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和省定課程實施方案,開齊開足各類課程,落實校長主體責任,創新教學組織管理,加強課程實施監管,不違規超前選科分班,不超課程標準教學,不搶趕教學進度,不提前結束課程教學。

          3)嚴守規定,尊重學生,不對班級、教師下達高考升學指標,不公開學生考試成績排名,不因考試成績等因素放棄學困生。

          4各項法紀教育制度和安全體系健全,執行有力有效,未發生安全穩定責任事件和違法違紀案件。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我校高度重視依法治校工作,堅持依法合法辦學。

          我校充分認識到大力推進依法治校、規范辦學行為是學校全面建設和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基本保證。為此,學校專門聘請清江派出所孫永為法制副校長,同時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副校長、法制副校長、學校中層干部、年級組長和學生會干部為主要成員的依法治校領導小組。并制定完善了《淮安市第一中學依法治校實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形成了比較規范、系統、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

             我校堅持依法治校工作與“開展法治教育”相結合。定期組織師生學習《憲法》《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法規;學習形式多樣,堅持采用集中加分散相結合的方式,有專題講座、主題黨課、微信專題推送等;并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法律知識競賽,舉辦師德師風講座。校聘法制副校長定期為師生開展法制講座;利用“國際禁毒日”“國家法制宣傳日”等時間節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活動。營造了人人學法、用法、依法辦事的良好的校園氛圍。

          我校嚴格執行招生政策,規范招生行為。在淮安市教育考試院統一領導、管理下,堅持按計劃招生,堅持按志愿招生。做到招生計劃、招生政策、招生程序、招生結果全公開,自覺接受社會和學生及家長的監督。

          在學籍管理上,嚴格執行《省教育廳關于印發江蘇省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學籍管理規定的通知》(蘇教規〔2014〕1 號)規定,加強學籍管理員崗位培訓,并保持相對穩定,統一使用普通高中學籍管理系統,實行電子化管理。規范入學注冊、學籍建立程序,嚴把學籍入口。加強對轉學、休學、復學、退學、評價獎懲、畢業(結業、肄業)等過程中的學籍管理,堅決杜絕“借讀生”“旁聽生”,杜絕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落實學籍管理“一人一籍、籍隨人走、終身不變”的要求。

          我校切實加強師德建設。所有教師簽訂了廉潔從教承諾書,學校不組織集體補課,教師禁止任何性質的有償家教,近三年,無違規補課情況被查處。

          我校嚴格執行教育收費標準,規范收費程序, 不超標收費,不額外收費。嚴格按照規定通過新華書店征訂各種教輔資料。

          我校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不招收復讀生,不辦復讀班。

          我校辦學思想端正、辦學行為規范。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和省定課程實施方案,開齊、開足所有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不隨意調整課程難度和教學進度,堅持課表上墻。

          我校嚴格按市教育局制定的教學進度組織教學,不超前趕進度,不超標組織教學;在高一學年末,學生所有學習任務全部完成后,按新課程方案要求組織選科分班,選科提供所有組合,學校還專門組織有經驗的老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同時尊重所有學生的選科決定。我校每年的選科分班工作都得到家長、社會的好評。

          學校堅持貫徹國家、省、市課程計劃及有關實施意見,深入貫徹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精神,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新課程改革領導小組,并根據我校實際組織制訂完善了《淮安市第一中學新課程實施方案》《淮安市第一中學成志課堂實施方案》,全員動員,全員學習,全員參與課程改革。在“成志課堂”的實施實踐中不斷提升新課程的實施和管理水平,全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

          學校堅持正確的政績觀和質量觀。全面實踐“以生為本、教學相長,拓潛揚長、和諧發展”的教學理念,建構新課程標準下的“課程、教師、學生”三項評價體系,依照以人為本的價值標準,運用切實可行的方法,對學生、教師及課程改革進行客觀評價,嚴守規定,尊重學生。嚴格按市教育局規定,組織學生參加全市統一的學情調研統測,不對班級、教師下達高考升學指標,不公開學生考試成績排名,不因考試成績等因素放棄學困生。

          學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立校安全保衛處全面負責學校安全工作,安全工作專人負責,執行有力。 學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項學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全校各班級、處室每周都要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上報,杜絕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安全處還定期開展各類安全教育活動,如平安校園宣傳,邀請法制副校長到校進行法制講座;開展預防校園暴力活動,反恐防暴活動,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和消防演練;開展應急逃生與技能培訓,急救知識進校園活動,疏散演練活動等。通過宣傳教育、防范提醒,落實相關的責任制,為全校師生創造了一個安全穩定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全校師生無違法違紀案件,學校無安全責任事故。

           

          主要不足和問題

           

           

          改進措施和目標

           

           

          2)基礎數據(無)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章程

          章程

          202204

          2①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新課程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

          202204

          2②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成志課堂實施方案

          成志課堂

          202204

          3①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依法治校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

          202204

          3②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依法治校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

          202204

          3③法制講座材料

          法制講座

          202204

          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務公開欄

          公開欄 圖片

          202204

          5近三年高一招生計劃

          招生計劃

          202204

          6近三年高一招生簡章

          招生簡章

          202204

          7近三年作息時間表

          作息時間表

          202204

          8教師廉潔從教承諾書

          承諾書

          202204

          9近三年學籍管理材料

          學籍管理

          202204

          10物價部門收費標準

          收費標準

          202204

          11①近三年課程計劃

          課程計劃

          202204

          11②近三年任課教師表

          任課教師表

          202204

          11-③近三年課表

          課表

          202204

          12①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綜合實踐課程實施方案

          綜合實踐

          202204

          12②近三年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材料

          綜合實踐

          202204

          13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安全工作相關材料

          安全工作材料

          202204

          14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近三年獲得榮譽統計

          榮譽統計

          202204

          15①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研究型學習課程的管理和評價辦法

          研究性學習

          202204

          15②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研究性學習

          202204

          15③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研究型學習課題一覽表

          研究性學習

          202104

          16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分認定實施方案

          學分認定

          202204

          17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綜合素質

          202204

          18近三年通用技術學習材料

          通用技術

          202204

          19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

          202204

          20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學管理制度

          教學管理

          202204

          21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課堂教學評價表

          教學評價

          202204

          22教學六認真基本要求

          教學六認真

          202204

          23近三年班主任論壇材料

          班主任論壇

          202204

          24近三年成人儀式材料

          成人儀式

          202204

          25近三年主題班會材料

          主題班會

          202204

          26近三年升旗儀式講話材料

          升旗儀式

          202204

          27應急疏散逃生演練活動材料

          逃生演練

          202204

          28江蘇省文明校園獎牌

          獎牌

          202204

           


          管理水平3-4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16

          評估

          指標

          16. 學校校風、教風、學風優良?!叭L”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師生發展,提高管理水平,取得良好效果,為廣大師生自覺踐行和社會廣泛認同。

          A

          評價

          細則

          (1)“三風”指向明確,表述準確,邏輯自洽,內涵豐富,具有時代精神和學校特點,符合素質教育要求,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2)“三風”建設融入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之中,重過程,有措施,顯成效,師生和社會對學?!叭L”認同度高于90%。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學校秉承“有志者事竟成”的校訓,傳承和創新了學校創始人李更生先生的“事成于行,志成于恒”的成志精神,以先生“成人當從立志始”的治學治校理念,堅持““辦有特色的現代學校,育有特長的新型學生””的辦學理念,以“塑造身心健康、舉止文明、學有所長,并能自我規劃、自我發展的社會人才”為培養目標,積淀出了“文明、合作、求真、創新”的校風,形成了“博學、嚴謹、愛生、奉獻”的教風,培育了“勤學、善思、明志、篤行”的學風,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各種特長的人才。學校追求提升教育品格、培育科學品質、提高文化品位,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1.在“三風”建設中,學校在“成師生之志,建幸福家園”的辦學理念統領下,賦予“三風”更深刻的內涵,并充分利用學校微信平臺、校園網站、黑板報、櫥窗、班會課等宣傳陣地進行宣傳,動員全校師生參與“三風”建設,對校風、教風、學風作與時俱進的解析。

          學校“校訓”“三風”的文化解讀:

          校訓: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后漢書·耿弇傳》,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終究會成功。告訴我們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奮斗,在風雨中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校訓“有志者事竟成”,語含學校前身——由著名愛國教育家李更生先生創辦的私立成志中學,“成志”意含南宋著名教育家陸九淵所說:“人惟患無志,有志無有不成者?!崩罡壬浴俺扇水攺牧⒅臼肌弊鳛橹螌W治校理念,認為成志的過程是一個人終身成長的過程,通過各個階段性成就的達成,逐步實現遠大的志向,從而成就光輝的人生。

          校風:文明、合作、求真、創新

          文明:不僅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而且是我們社會對公民在道德上的要求。學校從培養社會主義新人這一目標出發,積極倡導“講文明,樹新風”,要求全體師生有正確的是非觀,知榮辱,明禮儀,遵紀守法,做一個具有良好素質的新時代的文明的一中人。

          合作:是指教育諸要素之間的協調,在張揚個性和創造性的同時,師生間應該通力合作,和諧共融,互為交流,資源共享。要達到學校工作教與學的協調,個體與群體的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領導與被領導的協調,學校與家庭、社會之間的協調等。

          求真:就是要求我們對待工作要真誠、真心,要用真心、真情面對學生,和同事之間更要真誠相待。師生要用追求真諦的態度不斷學習,既提高個人素養,又提升業務水平,讓自己有真知,做真人。

          創新: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知識和社會發展的靈魂,也是教育改革的精神需要。我們要在工作和學習中,解放思想,敢于領先,大膽實踐,要敢于標新立異,創出具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

          教風:博學、嚴謹、愛生、奉獻

          博學:就是思想和學識的廣博閎深。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币獙W生學好,教師必須好學。老師們平時必須博覽群書,博聞強記,學識豐厚,以求點石成金之效。從而達到“寬其堤以納眾流,陶其沙以至深閎”的最高“博學”境界。

          嚴謹:是對教師治學和執教態度的要求。它就是要求我們老師嚴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學中不僅要“身正”,還要“師表”。教學計劃的制定、課堂教學、考查輔導等既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規定,又要保持一絲不茍的教學作風。

          愛生:關愛、理解、寬容、包涵、耐心、諒解、堅韌等是愛生的解讀。我們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面向一切學生,面向學生的一切,一切面向學生。

          奉獻:要求教師具有樂于吃苦、勇于奉獻的思想境界,愛崗敬業、爭創一流的工作態度,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的實干精神。

          學風:勤學、善思、明志、篤行

          勤學:即勤于攻讀,主動探究。做到時時、處處、事事學習,終身學習。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并能善于總結歸納,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

          善思:要長于思考,善于探索,勇于表達自己的新想法、新觀點,養成積極進取、不盲目從眾,敢于標新立異的習慣和能力。

          明志:中學生是人生目標的起步階段,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有志者事竟成,大志造就大性格。有了志向,就會將壓力轉變為動力,就會認準人生的目標,鍥而不舍,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篤行:“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昂V行”是為學的最后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2.“三風”建設過程中,學校采取了一系列扎實的措施,通過開展各種富有針對性的活動,引導師生努力踐行“三風”,化“三風”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師生、家長和社會對學校的“三風”認同度達98.5%以上。

          1)校風建設過程與措施:

          學校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在校園大力營造氛圍,強化三風建設,利用櫥窗、黑板報、廣播、國旗下講話等進行廣泛宣傳;在教學樓、教師辦公室、教室等醒目位置懸掛標牌突出“一訓三風”,形成良好的校園精神風貌。其次,以制度建設落實對各項工作的督查、考核、評比,通過樹典型、學榜樣等手段,激勵廣大教職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將“三風”建設細化和落實在師生的日常工作和學習之中,真正將“三風”內化為我校師生員工的自覺行動。

          圍繞“部門協作保校園平安,師生合力抓教學質量,德育引領創文明校園”的目標,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國旗下講話、行政會、教職工會議、學生會議等渠道,在師生員工中積極開展“我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活動,大力開展公民道德素養教育。學校先后編印了《班集體建設工作手冊》《青春與成志同行德育校本教材》《班主任學習資料匯編》。

          以評先評優為抓手,開展文明班級、“三好”學生、文明之星、智慧之星、勤勞之星、進步之星、才藝之星、體育之星、優秀學干、優秀團干、優秀團員、優秀志愿者和優秀黨員、優秀班主任、“四有”教師、先進教研組、先進班科組、文明辦公室、文明班級、文明宿舍等評選活動,大力弘揚“積極進取、比學趕超”的優良風氣。學校還通過不斷完善制度規范,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不斷美化校園育人環境,將校園打造成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書聲瑯瑯的學園、環境優美的花園、溫馨育人的家園?!拔拿?、合作、求真、創新”的優良校風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2)教風建設過程與措施:

          學校從培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提高綜合素質入手,在全校教師中形成認真學習的風氣、積極探索的風氣和求真務實的風氣。學校定期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政策法規和教育教學理論,大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學校制訂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職業行為準則》《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不斷完善《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師德考核試行辦法》《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職工年度考核實施方案》等,通過開展師德承諾活動、“拒絕有償家教”簽名活動、評比優秀班主任、“四有”教師、先進教研組、先進班科組、文明辦公室等系列活動,努力使全體教師樹立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道德風尚。

          以課堂為中心,推行“成志課堂”模式,上課教師按要求編寫《成志導學案》,并結合各學科學生實際情況特點,做好班級小組建設工作,完善了具有本學科特點的課堂模式。抓細抓實教師教學“六認真”。 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接近學生,了解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學生的合理要求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及方法。堅持實行所有年級月考制度,開好年級教師動員會、學生動員會、月考質量分析會,尤其加強對教師的成績分析,科學診斷學情、教情。在初三重點“抓中間、帶兩頭”,以提高中等生學習成績為突破口,認真落實每節課的復習目標。高三重點抓藝術生的專業學習,文化班目標生實行導師制,分析到人,承包到人。畢業班教學內容重基礎,校領導重點深入到畢業年級聽課,重點督查每節課的復習是否有效。學校修訂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學“六認真”工作實施細則》《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教學“六認真”工作考核辦法》等一系列教學管理制度,狠抓教學“六認真”的落實;積極推進“青藍工程”,定期開展新上崗青年教師上匯報課、教學骨干教師上示范課活動,參加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能手、教壇新秀等評選活動,營造了爭先創優、積極向上的教育教學氛圍。我校已建設起一支年齡結構合理、業務精良、敢于創新、樂于奉獻的教師隊伍,“博學、嚴謹、愛生、奉獻”的教風深入人心。2020年我?!敖K省課程基地考核”優秀,連續多年獲得“淮安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二等獎”,目前有淮安市學科帶頭人4名、淮安市教育教學先進個人2名、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學術技術骨干人才1名、淮安市優秀班主任3名、淮安市優秀共產黨員1名、1人獲“淮安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比賽”一等獎,“江蘇省藍天杯教學設計評比”獲二等獎3人,獲三等獎4人,“淮安市教學設計評比”獲一等獎4人。

          3)學風建設過程與措施:

          學風建設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求學習優秀的學生與學習有困難學生結成 “一幫一”的對子,主動關心同學的思想、生活和學習,增強集體凝聚力,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逐漸形成 “健康、文明、上進”的班風,以良好的班風促進學風建設。

          學校狠抓學生優良習慣的養成,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大力倡導“勤學、善思、明志、篤行”的優良學風。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志愿者活動、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開展班級文化建設、舉行學生成人儀式,開展以“青春夢想”為主題的各種社團活動,舉辦校運會、走進德育課程基地、走進社會實踐活動基地、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近幾年,學校先后出臺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在校一日規范》《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養成教育”目標》《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班級文化建設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成志之星”評選標準》《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形象規范要求》《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十要十不準”》,規范學生行為,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發展。校學生會積極參與組織常規檢查,通過每日常規檢查、每周班級量化考核、每月文明班級評比、學期優秀班集體評比等活動來加強班風、學風建設。學校還十分注重加強與家庭、社會的聯系。充分發揮學校家長委員會的作用,辦好“家長學?!?,每學期按年級組召開家長會,認真開展學生評教、家長與社會評?;顒?;平常通過家訪、接待來訪、電話聯系等方式,與家長溝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學風建設,使學生素質顯著提升,學生言行舉止文明,為人誠實守信,興趣愛好健康,學習勤奮踏實,近幾年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市區各類學科、文體競賽活動中獲獎;每學期都涌現出一大批“三好”學生、文明之星、智慧之星、勤勞之星、進步之星、才藝之星、體育之星、優秀學干、優秀團干、優秀團員、優秀志愿者,有5名同學被評為“淮安市最美中學生”,1名同學被評為“淮安市青年大學習學習標兵”。

          在多年的實踐中,優良的“三風”建設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學校被教育部表彰為“國防教育特色學?!?,先后獲得“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江蘇省青年文明號”、“江蘇省優秀家長學?!?、“江蘇省模范教工之家”、“江蘇省工人先鋒號”、“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文明校園”等多項省級榮譽稱號,被表彰為“淮安市心理健康特色學?!?,多個班級被評為市區優秀班集體、“周恩來班”。學校辦學特色不斷彰顯,社會聲譽不斷提高,學校呈現出穩定有序、和諧發展的良好態勢。

           

           

           

          主要不足和問題

          三風建設層次還不夠深入

           

          改進措施與目標

          1.宣講“三風一訓”,做到人人皆知,發動全校師生努力踐行一訓三風。

          2.注重活動引領,指導工作實踐,使三風建設不斷向深層次開展。

           

           

          (2)基礎數據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三風”內容及詮釋

          “三風”內容詮釋

          2016.09

          “三風”建設宣傳教育材料

          “三風”宣傳教育

          2016.09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三風”建設領導小組

          “三風”領導小組成員

          2022.04

          左萬永校長講話——加強 “三風”建設的意義

          “三風”   

          2022.04

          “三風”建設環境氛圍圖片

          “三風”建設環境氛圍圖片

          2022.04

          “國旗下講話”中有關“三風”建設內容

          國旗下講話

          2022.04

          德育處工作計劃

          德育計劃

          2022.04

          德育處工作總結

          德育總結

          2022.04

          班主任隊伍建設

          班主任隊伍建設

          2022.04

          “教風”建設之教師教學常規管理細則

          教學常規管理

          2022.04

          “教風”建設之師徒結對

          師徒結對

          2022.04

          教學質量目標考評方案

          教學考評

          2022.04

          師德建設

          師德建設

          2022.04

          “學風”建設之班集體考核材料

          班集體建設考核

          2022.04

          “學風”建設之軍訓活動

          軍訓活動

          2022.04

          “學風”建設之常規養成制度、方案和活動

          常規養成

          2022.04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

          心理健康教育

          2022.04

          《學生成長手冊》

          成長手冊

          2022.0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材料

          價值觀學習

          2022.04

          才藝展示——各類競賽等

          才藝展示

          2022.04

          各類先進表彰名單(教師、學生)

          先進表彰

          2022.04

          “三風”建設中個人、班級、部門典型事跡交流

          “三風”典型

          2022.04

          學業水平和高考成績材料

          高考錄取

          2022.04

          近三年學校獲獎、榮譽、獎牌統計

          獲獎榮譽

          2022.04

          新聞報道材料(部分)

          新聞報道

          2022.04

          干部考核細則

          干部考核

          2022.04

          教風建設——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學常規要求

          教學常規

          2022.04

          教風建設——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學事故處理辦法

          教學事故

           

          2022.04

          教師八條禁令學習通知

          教師禁令

          2022.04

          師德承諾書

          師德承諾書

          2022.04

          班主任工作考評方案

          考評方案

          2022.0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十要十不準

          十要十不準

          2022.0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上課常規

          上課常規

          2022.04

          跑操考核要求

          跑操考核

          2022.04

          校園文明禮儀常規

          文明禮儀

          2022.04

          校園學生規范發型

          發型規范

          2022.04

          班級量化考核匯總

          量化考核

          2022.04

          國旗下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

          2022.04

          祭掃張業勝烈士材料

          祭掃

          2022.04

          演講、紅色經典誦讀比賽

          演講、紅色經典誦讀

          2022.04

          高一年級拔河比賽

          拔河比賽

          2022.04

          歌唱祖國大合唱

          大合唱

          2022.04

          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安排表

          興趣小組

          2022.04

          綠色上網、遠離毒品圖片展

          圖片展

          2022.04

          心理健康講座圖片

          心理講座

          2022.04

          紅十字宣傳

          紅十字宣傳

          2022.04

          青年志愿者志愿活動

          志愿者活動

          2022.04

           高三百日誓師大會

          百日誓師

          2022.04

           學生會改選

          學生會

          2022.04

          入團宣誓儀式

          入團儀式

          2022.04

          2019-2022年運動會

          運動會

          2022.04

          校園文化藝術節

          校園文化

          2022.04

          法制教育材料

          法制教育

          2022.04

          2019-2022年元旦師生聯歡會

          元旦聯歡會

          2022.04

          學雷鋒活動材料

          學雷鋒

          2022.04

          紀念“五四”運動材料

          五四材料

          2022.04

          紀念“一二九”運動材料

          一二九材料

          2022.04

          2019-2022學年區先進班集體、區優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上報名單

          優秀學生

          2022.04

          各類主題班會材料

          主題班會

          2022.04

          家長評教調查表

          家長評教調查

          2022.04

          家長意見反饋表

          家長意見反饋

          2022.04

           

          管理水平3-5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17

          評估

          指標

          17. 積極開發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圖書館、實驗室、課程基地、藝體場館、信息中心等設施設備充分開放,管理規范,利用率較高,為師生提供有效服務。

          A

          評價

          細則

          1)充分發揮校內圖書館、閱覽室、實驗室、信息中心、課程基地、體育場館、校園網絡、宣傳媒體等資源的教育功能,利用率高。

          2充分開發利用校外教育資源,多方共建滿足課程建設、勞動教育、社會實踐和研究性學習等方面的課外基地,做到有合作制度、有教育方案、有兼職師資、有安全保障、有考核評價、有綜合效益。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我校各項教學設備和設施齊全,均按照三星級高中要求進行高標準配置。在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學校加強對各種教育資源的統籌管理,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展素質教育,有意識、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閱覽室、實驗室、信息中心、課程基地、藝體場所、校園網絡和宣傳媒體進行研究性學習。做到以新課程標準為基點,結合師生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延伸與拓展課堂教學,形成立體互動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寬松學習氛圍中收獲科學文化知識和健康成長。

          我?,F有物理實驗室5口,化學、生物實驗室各4口,有專門的實驗員配合師生開展實驗,理、化、生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全部開出,為教師從事教學科研、學生開展實驗研究和參與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等提供了良好的實驗環境和條件。學校鼓勵教師和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開放式實驗教學和進行科學研究,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科學素養和實驗技能的培養,讓學生在參與實驗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我校先后購置各類紙質圖書91726冊,電子圖書77.6G,學校圖書館和閱覽室對師生全天開放,圖書館實行開架借書,計算機管理,提高了圖書的利用率,學生借閱踴躍,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學校還為每個班級配備班級圖書角,在樓道轉角處建有轉角圖書角。學校組織各學科組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集中購買充實到班級圖書角、轉角圖書角,這些書成為最受學生喜愛閱讀的圖書

          我校各班都配置了大屏一體機、都接入了因特網,在電教室的指導下,由各班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自行管理、維護和使用。信息技術教室、電子閱覽室、多功能教室等專用教室專人管理,保障使用。我校配有音樂教室6個,舞蹈房1個、有書畫室8個,有1片標準的300米的塑膠運動場地,5片標準籃球場地, 1片9人制標準足球場, 2片排球場,9張室外乒乓球臺,1個室內活動中心一個, 2片室內羽毛球場,2片室外羽毛球場地,在保證正常上課的同時,還能滿足興趣小組活動、文體活動、運動隊訓練、高考專業訓練的需要。

          我校有4口學生機房,208臺學生用電腦為信息技術課提供了保證。我校千兆光纖的因特網進教室、辦公室和各種功能教室,全校無線網全覆蓋,方便了教師對教育教學所需各種的信息及時、方便查詢。為方便老師辦公,學校給每位老師配備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各處室和年級組辦公室都根據需要配備電腦、打印機。學校還添置了掃描儀、復印機、一體化機、讀卡機等先進的辦公設備。學校電教活動生機勃勃,教師都能利用多媒體授課,部分教師運用多媒體面向市、區開設過示范課、公開課,一些教師在市、區級優課競賽和基本功大賽中獲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教室、電子閱覽室查詢有關信息,閱讀有關書籍,學生的電腦水平有了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考試合格率達100%。

          學校以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重視校外資源的建設和利用。利用清江浦區獨特的區域優勢和歷史文化底蘊,開發了系列校本課程。為了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研究性學習能力,我校積極創建和利用社會實踐基地。我校把周恩來紀念館、周恩來故居、周恩來童年讀書處、蘇皖邊區政府舊址、四季青社區敬老院、淮安市消防支隊等作為德育基地社與會實踐基地,通過組織學生到基地參觀學習、志愿服務和進行研究性學習等活動,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愛家鄉熱情,培養了學生的科技、環保意識和創新精神,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提高。

          學校充分調動家長關心學校教育的積極性,成立了家長委員會、一中家長學校 ,讓家長參與學校的管理,從而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等多層次全方位的教育格局。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每年8月份,學校會淮安市消防支隊的官兵到校對高一新生進行為期一周的軍事訓練,在軍訓期間還為師生作消防知識講座,指導學生進行消防演練。

          我校還經常通過 “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與外界相互交流學習,與同行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學校曾請眾多專家學者來校作學術報告,還經常請派出所的干警為學生作法制教育講座,使大量的社會教育資源為我所用。

          我校充分發揮計算機在管理工作中的技術支撐作用。我校在學籍管理、教務管理、圖書管理、學生選課管理、學分管理、實驗管理、成績統計與分析、教科研管理、工資管理、物品管理、安全監控管理等方面都全部運用計算機管理。計算機的使用,不僅方便管理,更使管理工作規范、科學、富有效率。

          建好學校網站,搭建互相交流的平臺。學校建有網站(網址為www.m1ntclub.com),并安排專人維護,及時予以更新。目前網站不僅成為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學校與社會、學校與家庭互相溝通的橋梁,而且也是師生發表觀點,交流信息、獲取資料的強大平臺。

           

           

           

          主要不足和問題

           

           

          改進措施和目標

           

           

          2)基礎數據

          3-5-1校內教育資源的利用

          圖書館圖書流動量(冊/每生/學期)

          21

          學校報告廳使用次數(次/學期)

          18

          電子閱覽室開放時間(小時/天)

          7.5

          計算機中心自主活動開放時間(課時/學期)

          36

          報刊閱覽室開放時間(小時/天)

          7.5

          實驗室自主實驗開放時間(課時/學期)

          36

          課程基地開放時間(小時/周

          4

          藝體場館開放時間(小時/周

          7.5

           

          3-5-2校外實踐基地

          校外實踐基地名稱

          協作單位/部門

          校外實踐基地主要負責人

          3活動次數

          參加活動學生人次數

          姓名

          電話

          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周恩來紀念館

          王旭馗

          85912365

          1次,530人

          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周恩來故居

          劉臣林

          83934371

          1次,100人

          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蘇皖邊區政府舊址

          王衛清

          83688060

          2次,200人

          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周恩來童年讀書處

          劉臣林

          83934371

          2次,200人

          社區服務教育基地

          清江浦區南門社區

          劉新宇

          86097828

          3次,200人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圖書館常用指標統計表

          統計表

          2022.04

          圖書流通分班級統計表

          統計表

          2022.04

          圖書流通分類統計

          統計表

          2022.04

          圖書分讀者流通統計

          統計表

          2022.04

          圖書館各種管理制度

          統計表

          2022.04

          圖書館圖片

          圖片

          2022.04

          數字圖書館使用圖片

          數字圖書

          2022.04


          素質教育4-1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18

          評估

          指標

          18.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時代性、科學性和實效性。德育工作機構、隊伍制度健全,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調一致的育人合力。積極實施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和協同育人,成效明顯。

          A

          評價

          細則

          (1)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德育為先,德育工作目標明確,有健全的工作機構和管理制度,有符合學生實際的德育工作實施方案,有內容完善、年級銜接、團群參與、載體豐富、常態開展的德育工作體系。

          (2)注重德育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各學科均有系列化的目標要求、多樣化的教學實踐和校本化的評價督導,充分發揮各學科的德育功能。

          (3)德育工作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的各個環節,有效實施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和協同育人,德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形成系列,育人效果明顯。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1.我校德育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根據《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緊緊圍繞《中學生守則》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堅持“實踐、體驗、內化、踐行”的德育教育原則,內化德育理念,優化德育行為,關注教育細節,規范德育管理,力爭成志德育向五個更加轉變——德育常規更加細化,德育措施更加扎實,德育評價更加合理,德育隊伍更加專業,德育素養更加豐富。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德育校長為副組長、相關處室和年級部主任為成員的德育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建設方案。建立了以校辦、校團委、德育處、教科室和骨干班主任為主體的建設實施小組,形成了有效的運行機制。

          “成志德育” 核心理念是“成才先成人,成人先立志”,確立了“志向”“志趣”和“意志”三個層次的“成志”核心內涵,明確了成志德育的工作目標,即“明德力行,成己達人,學以報國,志騁四方”。

          學校建立健全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師德考核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在校一日規范》、《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養成教育”目標》《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班級文化建設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成志之星”評選標準》《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形象規范要求》《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十要十不準”》《文明班級、優秀班主任量化考核實施方案》、《升降國旗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實現了德育工作的制度化。

           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一支過硬的班主任隊伍。學校注重班主任隊伍的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愛崗敬業、業務精良的班主任隊伍。學校精心挑選有較強班級管理經驗、責任心強、樂于奉獻的骨干教師組建過硬的班主任隊伍。(1)以學習為先導。組織班主任認真學習《成志德育班主任學習資料匯編》《班主任,可以做得這么有滋味》,增強遵紀守法、依法執教的自覺性,提高教師科學育人的水平。(2)加強中青年班主任培訓,提升專業素養。重點對中青年班主任進行培訓,轉變育人觀念和工作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明晰班主任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教育者,是教師團隊建設的領導者,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主體,是學校與社會合作的核心組織者。構建骨干班主任培養和經驗交流平臺,鼓勵骨干班主任自主創新,打造班級建設品牌。讓中青年班主任真正成為德育管理的生力軍。(3)強化對班主任的考核工作。學校執行《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文明班級、優秀班主任量化考核實施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師德考核方案》。以“優秀班主任”評選為契機,注重發揮骨干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引領作用,提高班主任隊伍的整體水平。對班級管理工作經常滯后的班主任要進行談話。對經常將矛盾上交或存在嚴重問題隱瞞不報,致使事態擴大的情況進行及時查處,把班主任能否及時發現問題,善于處理問題作為對其工作能力高低的評價。

          每年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倡導高雅、健康的文化藝術生活,通過開展手抄報比賽、征文比賽、繪畫作品類評比、攝影比賽、廣播操比賽、跑操比賽以及校園文化藝術節節目匯演等,培養和提高青年學生的文化品位和藝術修養。以實驗樓、行政樓、教學樓、南門社區、電廠河小區、恒輝花園為載體,通過課程實施、主題教育、校內勞動、家務勞動、校外實踐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勞動態度、勞動價值觀的教育和勞動技能(動手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舉行系列閱讀講座、舉辦主題班會、愛國經典詩詞誦讀比賽、開展“雷鋒永遠活在我心中”征文比賽等活動,評選出“文明班級”、“文明宿舍”“新時代好少年”等。

          2.注重學科德育的目標和內容研究,做好德育科研,加大校本特色研究,形成學科德育系列化的目標要求。學校面對學生實際,采用行動研究法,積極組織各類德育主題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并通過自主內化的途徑努力實現學生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目標。共結題市級以上德育課題10個,其中團省委課題《中學生志愿服務常態化研究》以優異成績順利結題;共有14名學生在與學科德育的比賽中獲省市區二等以上獎項;省市區級與學科德育相關的教師在比賽中獲二等獎以上人數分別為7、45、56人;發表與學科德育建設相關的文章數核心期刊2篇,省級刊物25篇。

          我校特別注重把生活化德育與學科德育結合起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生活化德育首先要立足于課堂,體現在各門課程中,并與知識的傳授有機融為一體。要求學科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中的德育要求進行教學,重視學科與德育的融合,做到教書育人。語文課以文字、文學的魅力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傳統、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讓學生感受思想文化的崇高境界和做人的高尚情操。歷史課通過歷史事件和人物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引導學生逐步樹立唯物史觀。理科課程揭示科學發展規律和人類對客觀物質世界的認識規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音體美課程通過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技能、技巧,讓學生接受美的陶冶和健康的教育等。在課堂評價中把德育目標的設立和落實作為課堂評價的重要內容。學校注重課內外相結合,架構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發展思路,學校依托藝體特色教育,打造了體現五育并舉的梅苑文學社、成志播音社、白塵話劇社、日語社團、西班牙語社團、大運河文化研究會、環保社團、陽光愛心服務社團、美術社團、音樂社團、舞蹈社團、傳媒社團、書法社團、足球社團、籃球社團、羽毛球社團等,定期開展活動、舉辦講座、組織表演、作品展示、文藝匯演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中,有目的、有步驟地提高其思想素質和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所有教師既要具有學識魅力,又要具有人格魅力,要充分挖掘各門學科中有關生活化德育的顯性和隱性內容,在教學中潛移默化、融會貫通、深入淺出,真正使德育教育內容進教材、進課堂、進心、進腦。

          學校注重德育課程建設,力求做到德育工作課程化。學校專門成立了校本教材編委會,出版了德育校本教材,如《愛國教育家李更生》《戲劇大師陳白塵》《紅色淮安》《淮安歷史文化名人新篇》《英語閱讀策略》《有趣數學悖論》《名城淮安》《未成年人法律常識教育》《弟子規》《江淮名士名篇選讀》等,進一步通過課堂實施素質教育。結合學科特點,各學科確立本學科的校本化德育評價目標,建立科學的德育評價指標體系,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實現評估方法多樣化,堅持參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以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堅持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通過校本化的評價督導實現各學科的德育功能。

          3.積極開展教育活動,德育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系列化,有針對性,效果較好。明確德育目標,根據《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秉承“成師生之志,建幸福家園”的辦學理念,根據學校校情和我校生源的實際情況,建構階段化、系列化的德育目標。高一年級突出儀容儀表常規教育、遵紀守法教育、感恩教育、感志言志教育和法制教育,通過開展新生軍訓、禮儀教育、主題班會等活動,致力于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和文明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高二年級突出生命教育、誠信教育、明志行志教育和文明禮儀伴我行教育,通過青年志愿者活動、“做誠信文明之人”、學習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著力培養學生遵紀守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艱苦奮斗的良好品質;高三年級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學人生觀和勵志成志教育,通過開展成人儀式、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省市優秀學生干部及三好學生的評選、“中國夢?我的夢”主題班會等活動,對學生開展理想前途、人生觀、價值觀等教育,致力于培養擁有正確人生觀、價值觀,肯吃苦、敢爭先的優秀高中生。初步樹立公民的國家觀念、道德觀念、法制觀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講科學、不迷信;具有自尊自愛,誠實正直,積極進取,不怕困難,開拓進取等品質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響的能力。

           實施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和協同育人。1.系列化的主題教育。開展“禮儀教育,正形象”“ 規范教育,端行為”“ 法制教育,肅綱紀”“ 心理教育,促健康”“ 誠信教育,夯根基”“ 感恩教育,暖心扉”“ 環境教育,美氛圍”“ 經典閱讀,潤心田”“ 藝術教育,提素養”“ 陽光體魄,健體魄” “社會實踐,磨意志”“ 志愿服務,獻愛心”“ 理想信念,促發展”“ 生涯規劃,明方向”“ 愛國教育,強精神”“ 民族精神,塑靈魂”共16個系列化德育活動。通過學校、家庭、社區,抓住國旗下講話、班級黑板報、班會課、宣傳櫥窗、校園網、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2. 利用學校德育基地、社會實踐活動基地,舉辦法治、安全,心理等主題的講座、報告、座談會,組織社會調查、社區服務和綜合實踐活動。在校園環境建設上,立足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用儒學文化精髓“仁、義、禮、智、信、道”命名樓宇景觀;在校園廣場兩側的墻壁上裝飾了大型石刻《弟子規》;班級班風建設牌體現了濃郁的成志特色。改建成志園和更生園;室內場館建設方面,改建了校史館、學生生涯規劃中心和成志劇場;興建了顧春艷德育工作室、黨史館、團史館和成志館,校外場館方面,學校確定了包括周恩來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淮安市博物館、四季青老年公寓、古淮河生態園等傳統社會實踐基地在內的革命傳統類、自然生態類、公益類、人文類四大類20個校外社會實踐基地,現在是“江蘇省德育課程基地”。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加強了學校、家庭、社會的聯系,加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

          學校德育處重視調動學生會工作,發揮其主力軍作用,鼓勵指導他們積極開展各類寓教于樂的活動,如籃球爭霸賽、志愿者活動、“雷鋒精神”主題黑板報、網上祭奠烈士張業勝、“喜迎共青團成立百年”校園書法比賽、“八禮四儀”、歌頌黨朗誦等活動加強學生思想指導。每周國旗下講話由學生主持、學生演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構建濃厚文化氛圍的和諧校園。積極創造條件,創建了梅苑文學社、成志播音社、白塵話劇社、日語社團、西班牙語社團、大運河文化研究會、環保社團、陽光愛心服務社團、美術社團、音樂社團、舞蹈社團、傳媒社團、書法社團、足球社團、籃球社團、羽毛球社團等各類社團,定期開展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潛能,拓展學生素養,提高學生的發展競爭能力,培養一批有特長的優秀學生。學校通過學生社團來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指導、生涯指導、學業指導、生活指導和心理輔導等,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確保身心健康成長,取得良好效果。學校被授予“淮安市優秀社團”稱號。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設有獨立的“心靈氧吧”,安排專職心理教師值班,接受學生預約,開展一對一心理輔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加強對個別學生進行跟蹤輔導。針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在新時期呈現的新特點,開展“正確對待青春期交往”、“珍愛生命”等專題教育,全面落實學生自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確保身心健康成長。我校被評為淮安市“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先進單位”。

          主要不足和問題

          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比較高,但有較高知名度的名優班主任還不夠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數量還不足,與學生的美好心理生活需求相比,我們的師資力量還不夠多,經驗還不夠豐富。

           

          改進措施和目標

          組織班主任參加各類德育培訓,進一步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加快培育更多數量的有較高知名度的名優班主任。加大培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力度,同時加強德育科研工作,尤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力爭在心理教育方面有較為豐富的校本化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成果。

           

           


          (2)基礎數據        無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德育工作計劃

          計劃德育

          2022.04

          德育工作總結

          總結德育

          2022.04

          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及分工

          德育分工

          2022.04

          德育工作網絡

          德育網絡

          2022.04

          德育工作相關制度

          德育制度

          2022.04

          班主任工作、考評等制度                                                                                                                               

          班主任考評

          2022.04

          班主任經驗交流及課題研究等工作材料

          德育課題

          2022.04

          關工委工作材料

          關工委材料

          2022.04

          德育基地建設材料

          德育基地

          2022.04

          法制教育材料

          法制教育

          2022.04

          法制副校長材料

          法制副校長

          2022.04

          課題研究方案與結題報告

          課題研究

          2022.04

          學生軍訓材料

          軍訓材料

          2022.04

          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

          2022.04

          學雷鋒活動材料 

          學雷鋒活動

          2022.04

          國旗下講話材料

          國旗下講話

          2022.04

          主題教育材料

          主題教育

          2022.04

          德育活動相關材料、圖片

          德育活動

          2022.04

          主題班會材料

          主題

          2022.04

          演講、征文材料

          演講

          2022.04

          藝術活動材料

          藝術活動

          2022.04

          學生社團活動材料

          社團

          2022.04

          重要節日、紀念日等方面的活動

          紀念日教育

          2022.04

          周恩來精神主題教育

          周恩來精神

          2022.04

          體育運動材料

          體育運動

          2022.04

          學校德育成果獲獎證書(復印件)

          德育成果

          2022.04

          廣播站材料

          廣播站

          2022.04

           

           


          素質教育4-2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19

          評估

          指標

          19. 學校課程發展規劃體現學生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培養要求,課程開設、開發和更新機制完善。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開齊開足規定課程。學校建有選課指導制度,幫助學生形成個性化的課程修習方案。努力提高課程質量,建成一批受學生歡迎的優質課程。

          A

          評價

          細則

          1)課程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符合課程改革精神,有切合學校實際的建設目標、實施策略、評價標準和開發更新制度,有初具特色的綜合實踐課程、勞動教育課程和普職融合融通課程等。

          2)全面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合理安排各學科3年課程,開齊開足好各類課程。強化體育鍛煉、學生視力保護和體質健康監測,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開發實施勞動課程,統籌開展生活性、生產性、服務性、創造性勞動實踐和體驗活動,保證學生勞動實踐的制度化。

          3)建立學生發展指導中心幫助學生形成個性化的課程修習方案。高一、高二開設的選修課程均不少于12門,12軌以上學校需同比增加。

          4)加強學生指導服務,提供充足的選科組合供學生選擇。

          5優質課程建設成效較顯著,在縣(市、區)范圍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優質課不少于8。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2018年教育部出臺了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9年4月江蘇省又出臺了《江蘇省深化普通高??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實施方案》。學校以多種方式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2017年版的各個學科的《課程標準》、《江蘇省深化普通高??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客觀分析自身課程改革的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在此基礎上,并結合學校實際進一步修訂完善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成志課堂”建設實施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各方案充分把握高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進一步明確了學校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強化課程建設的目標、實施策略、評價標準,不斷提高教師推進課程改革的自覺性。學校課程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符合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江蘇省深化普通高??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切合本校實際和學生發展需要,具有可行性, 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初具特色的綜合實踐課程、勞動教育課程等課程開發和更新制度。

          我校嚴格按照教育部出臺的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執行國家及地方規定的課程計劃,保證師資、教材、課時落實到位,開齊開足并且上好包括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在內的各類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合理安排各學科3年課程。

          在課程改革實踐中,進一步明確各類課程的功能定位,與新高考綜合改革相銜接。修訂并完善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分管理試行方案》。高中各年級均按國家課程計劃安排課務,并把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納入課程之中。學校強化體育鍛煉、學生視力保護和體質健康監測,保證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學校每年均隆重舉行跑操比賽、廣播操比賽和校田徑運動會,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體育比賽。每學期都對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組織對三個年級的學生進行體質檢測,并形成檔案。2019-2020 學年度畢業生體質健康達標率為 99.29%,2020-2021學年度畢業生體質健康達標率為 99.55%,2021-2022 學年度畢業生體質健康達標率為 99.60%,連續三年畢業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均達到 95%以上。2019-2020 學年度畢業生近視不良率為 90.99%,2020-2021 學年度畢業生近視不良率為 90.46%,2021-2022學年度畢業生近視不良率為 91.47.%,其中,2019-2020 學年度近視率降幅為 0.2%,2020-2021 學年度近視率降幅為 0.53%,2021-2022學年度近視率升幅為 1.01%,升幅均低于 5%。

          學校大力倡導團隊精神,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開展集體備課、新老教師結對活動,充分利用校內課程資源,促進學校課程實施和開發水平的整體提升。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及研究性學習,學校專門設立研究性學習教研組,并精心選聘指導教師,認真制定并完善《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和《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建立勞動實踐教室,并嚴格按課程方案的要求開發實施勞動課程,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志愿服務,統籌開展生活性、生產性、服務性、創造性勞動實踐和體驗活動,保證學生勞動實踐的制度化,培養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自主發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我校特別注重對校內外的課程資源開發和整合,提高使用效率,充分發揮學校圖書館、實驗室、有線電視系統、專用教室、各類教學設施及校外社會實踐基地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作用。在開齊開足必修課程的基礎上,發揮教研組、備課組的集體智慧,調集學科骨干和學有專長的教師開設選修課,積極開拓校本課程,學校組織教師編寫了校本教材,教師的參與熱情高,課程內容較豐富,涉及面廣,學生選擇的余地比較充足。三年來,學校每學年能夠向學生開設選修課和校本課程17余門,涌現出了一大批如《李更生與成志中學》、《紅色淮安》、《弟子規解讀及經典故事》《青春伴我行》等學生有興趣的高質量校本課程。同時不斷地根據上課情況,調整課程內容,從三維目標向核心素養轉變,正視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選擇;重視學生與社會、生活、科技的聯系;貼近學生的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發展個性特長。學校所開設的音樂、舞蹈、美術等課程深受學生喜愛,在全市具有一定的影響,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學校高質量實施各類課程,更新課程價值取向和新時代要求,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根據2019年4月出臺的《江蘇省深化普通高??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修訂完善《淮安市第一中學高中學生選課指導制度》,學校提供課程說明和選課指南,開設的選修課程的數量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其中校本課程有17門可供學生選擇,為學生準備12種選科組合供選擇,引導家長正確對待和幫助學生選課,學校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

          為了保證學校各類課程高質量的實施,學校不斷修訂、完善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學“六認真”工作實施細則》、《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研組工作基本要求》、《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集體備課制度》等,對各類課程的教學進行有效的指導和管理。我校是江蘇省德育課程基地;我校的數學、英語、語文、物理、地理、化學、生物、政治、美術、歷史等學科均有2名以上教師在縣(市、區)范圍內享有一定聲譽,占全部學科的66.7%。

          數學學科有淮安市教育教學先進個人1名,淮安市優秀班主任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育管理者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8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1名、清江浦區數學學科中心組成員1名。劉剛、吳鑫老師在2021江蘇省“藍天杯”教學設計評比活動中獲省二等獎,牛玉雷老師在2021“江蘇省高中數學骨干教師培訓”活動中開設觀摩課。

          英語學科有淮安市學科帶頭人2名,淮安市優秀班主任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7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1名、清江浦區英語學科中心組成員1名。王玉榮老師在第五屆全國“綠色課堂杯”優質課展示中獲二等獎,周雪紅老師獲“淮安市教學協作體優課評比”一等獎,陶月秋、袁婷榮、張春梅、趙娟等老師分獲“淮安市優秀教學設計評比”二、三等獎,王玉榮、陳王超、袁婷蓉老師在2018年度“一師一優課”活動中獲區級優課。

          語文學科有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學術技術骨干人才1名,淮安市教育教學先進個人1名,淮安市優秀班主任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育管理者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7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2名、清江浦區語文學科中心組成員1名。曹海霞老師在“2021年淮安市高中語文融學課堂活動”中開設區級展示課,季月老師獲“淮安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獲2021江蘇省“藍天杯”教學設計評比省三等獎,吉旭瑋老師獲“清江浦區高中語文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清江浦區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二等獎、2021江蘇省“藍天杯”教學設計評比省三等獎,卜平老師獲“淮安市教學協作體優課評比”一等獎。

          物理學科有清江浦區優秀教育管理者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2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1名。陳金孚、邱源森老師分別在2021、2019“淮安市高中物理優課競賽”中獲市二等獎。

          地理學科有清江浦區優秀教育管理者2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1名。干國軍老師在2020“淮安市高中地理優課評比”中獲市二等獎。

          化學學科有淮安市學科帶頭人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育管理者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2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1名。王鳳霞老師在2021“淮安市中小學教師實驗技能大賽”中獲市二等獎,李迪老師在2020“淮安市高中化學實驗技能大賽”中獲市三等獎。

          生物學科有清江浦區優秀教師2名。劉瀟羽老師參加2021“淮安市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優質課評比”獲市二等獎。

          政治學科依托“江蘇省普通高中德育課程基地”建設項目,有淮安市學科帶頭人1名、清江浦區優秀教師3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1名。程艷老師獲2019“淮安市高中政治教師基本功大賽”市二等獎,并在淮安市教研室組織的政治學科教研活動中開設市級展示課。

          美術學科有清江浦區優秀教師1名。候明祥、戚嬌嬌老師在2020淮安市教育局舉辦的“立德樹人、辦人民滿意教育”主題作品評比中獲市二等獎。

          歷史學科有清江浦區優秀教師1名、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1名。宗森泉、姜萌老師在2021“清江浦區高中歷史優課競賽”中獲二等獎,張新淮老師在2019“淮安市優秀教學設計評比”中獲三等獎。一大批教師、學生在市、區級比賽中獲獎,學校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并進行學生民意測評活動,學生對教師的滿意度達95%以上。

          主要不足和問題

           

           

           

          改進措施和目標

           

           

           

           

          (2)基礎數據

          4-2-2近3年勞動教育課程開設情況

          學年度

          年級

          學年課時

          課程內容

          校內基地

          校外基地

          2019-2020學年度

          高一

          16

          通用技術

          勞技制作室

           

          高二

          16

          社區志愿服務等

           

          鄉鎮社區等

          高三

          16

          社區志愿服務等

           

          鄉鎮社區等

          2020-2021學年度

          高一

          16

          通用技術

          勞技制作室

           

          高二

          16

          社區志愿服務等

           

          鄉鎮社區等

          高三

          16

          社區志愿服務等

           

          鄉鎮社區等

          2021-2022學年度

          高一

          16

          通用技術

          勞技制作室

           

          高二

          16

          社區志愿服務等

           

          鄉鎮社區等

          高三

          16

          社區志愿服務等

           

          鄉鎮社區等

           

          4-2-3近3年校本選修課程開設情況

          學年度

          年級

          門數

          選修課程及選修學生數

          2019-2020學年度

          高一

          6

          《學習周恩來精神》

          《黨史學習教育》

          《愛國教育家李更生》

          《戲曲大師陳白塵》

          《有趣數學悖論》

          《紅色淮安》

           

          76

          73

          81

          144

          166

          69

           

          高二

          6

          《周恩來故事選講》

          《英語閱讀策略》

          《未成年人法律常識》

          《淮安歷史文化名人》

          《弟子規》

          《江淮名士名篇選讀》

           

          66

          83

          92

          133

          147

          86

           

          高三

          2

          《名城淮安》

          《英語閱讀策略》

           

           

           

           

           

          175

          342

           

           

           

           

           

          2020-2021學年度

          高一

          6

          《愛國教育家李更生》

          《淮安歷史文化名人》

          《未成年人法律常識》

          《英語閱讀策略》

          《弟子規》

          《周恩來故事選講》

           

          72

          68

          60

          299

          52

          64

           

          高二

          6

          《學習周恩來精神》

          《黨史學習教育》

          《有趣數學悖論》

          《名城淮安》

          《江淮名士名篇選讀》

           

          《戲曲大師陳白塵》

           

          73

          63

          201

          66

          52

          144

           

          高三

          3

          《紅色淮安》

          《黨史學習教育》

          《英語閱讀策略》

           

           

           

           

          66

          121

          286

           

           

           

           

          2021-2022學年度

          高一

          6

          《弟子規》

          《未成年人法律常識》

          《名城淮安》

          《江淮名士名篇選讀》

          《有趣數學悖論》

          《英語閱讀策略》

           

          46

          37

          50

          98

          208

          134

           

          高二

          6

          《淮安歷史文化名人》

          《戲曲大師陳白塵》

          《周恩來故事選講》

          《有趣數學悖論》

          《紅色淮安》

          《愛國教育家李更生》

           

          44

          73

          78

          266

          62

          44

           

          高三

          3

          《學習周恩來精神》

          《黨史學習教育》

          《英語閱讀策略》

           

           

           

           

          87

          142

          234

           

           

           

           

           

          4-2-3選修課程執行情況

          學年度

          課程名稱

          周課

          時數

          年級

          選修

          人數

          執教

          教師

          開設

          年數

          學生

          評價

          2019-2020學年度

          《學習周恩來精神》

          1

          高一

          76

          曹海霞

          10

          良好

          《黨史學習教育》

          1

          高一

          73

          莊思忠

          6

          良好

          《愛國教育家李更生》

          1

          高一

          81

          吉旭偉

          11

          良好

          《戲曲大師陳白塵》

          1

          高一

          144

          李瑤麗

          9

          良好

          《有趣數學悖論》

          1

          高一

          166

          張曉燕

          7

          良好

          《紅色淮安》

          1

          高一

          69

          張瑩瑩

          6

          良好

          《周恩來故事選講》

          1

          高二

          66

          王玉香

          8

          良好

          《英語閱讀策略》

          1

          高二

          83

          金莎

          8

          良好

          《未成年人法律常識》

          1

          高二

          92

          王彬

          9

          良好

          《淮安歷史文化名人》

          1

          高二

          133

          張新華

          9

          良好

          《弟子規》

          1

          高二

          147

          程艷

          6

          良好

           

          《江淮名士名篇選讀》

          1

          高二

          86

          吳東

          8

          良好

          《名城淮安》

          1

          高三

          175

          張清媛

          6

          良好

          《英語閱讀策略》

          1

          高三

          342

          韓婧

          8

          良好

          2020-2021學年度

          《愛國教育家李更生》

          1

          高一

          72

          沈黎

          11

          良好

          《淮安歷史文化名人》

          1

          高一

          68

          李玲玲

          9

          良好

          《未成年人法律常識》

          1

          高一

          60

          姜萌

          9

          良好

          《英語閱讀策略》

          1

          高一

          299

          周素娥

          8

          良好

          《弟子規》

          1

          高一

          52

          胡萬牛

          6

          良好

          《周恩來故事選講》

          1

          高一

          64

          季月

          8

          良好

          《學習周恩來精神》

          1

          高二

          73

          湯同麗

          10

          良好

          《黨史學習教育》

          1

          高二

          63

          夏季青

          6

          良好

          《有趣數學悖論》

          1

          高二

          201

          蔣苗

          7

          良好

          《名城淮安》

          1

          高二

          66

          丁前敏

          6

          良好

          《江淮名士名篇選讀》

          1

          高二

          52

          趙愛秀

          8

          良好

          《戲曲大師陳白塵》

          1

          高二

          144

          顏士彥

          9

          良好

          《紅色淮安》

          1

          高三

          66

          魏春梅

          6

          良好

          《黨史學習教育》

          1

          高三

          121

          莊秋菊

          6

          良好

          《英語閱讀策略》

          1

          高三

          286

          徐彩虹

          8

          良好

          2021-2022學年度

          《弟子規》

          1

          高一

          46

          潘學明

          6

          良好

          《未成年人法律常識》

          1

          高一

          37

          鄭剛

          9

          良好

          《名城淮安》

          1

          高一

          50

          李東旭

          6

          良好

          《江淮名士名篇選讀》

          1

          高一

          98

          張仲浩

          8

          良好

          《有趣數學悖論》

          1

          高一

          208

          袁園

          7

          良好

          《英語閱讀策略》

          1

          高一

          134

          李春宇

          8

          良好

          《淮安歷史文化名人》

          1

          高二

          44

          朱波

          9

          良好

          《戲曲大師陳白塵》

          1

          高二

          73

          梁紅慧

          9

          良好

          《周恩來故事選講》

          1

          高二

          78

          丁雪梅

          8

          良好

          《有趣數學悖論》

          1

          高二

          266

          牛玉雷

          7

          良好

          《紅色淮安》

          1

          高二

          62

          卜平

          6

          良好

          《愛國教育家李更生》

          1

          高二

          44

          袁桂紅

          11

          良好

          《學習周恩來精神》

          1

          高三

          87

          吳震

          10

          良好

          《黨史學習教育》

          1

          高三

          142

          張建華

          6

          良好

          《英語閱讀策略》

          1

          高三

          234

          張艷

          8

          良好

          注:學生評價等第按學校評價常規填寫。


          4-2-4高二年級各學科選科人數及比例

          物理

          歷史

          化學

          生物

          政治

          地理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281

          60.56%

          183

          39.44%

          123

          26.51%

          211

          45.47%

          253

          54.53%

          341

          73.49%

           

          4-2-4高二、高三年級選科組合情況

          年級

          班級數

          學生數

          提供學生

          選課組合數

          實際開設組合名稱

          學生數

          教師數

          高二年級

          10

          464

          5

          1.物政地

          158

          6

          2.物生地

          88

          6

          3.政史地

          95

          5

          4.物化生

          35

          3

          5.史化生

          88

          4

          高三年級

          10

          513

          12

          1.物化生

          50

          3

          2.物生地

          101

          3

          3.史地生

          50

          3

          4.史政地

          312

          7

           

           

          4-2-5 近3年校內外產生影響的特色課程優質課程

          課程名稱

          開設年級

          課時

          執教人員

          推送平臺

          示范范圍

          是否獲獎

           

           

           

           

           

           

           

           

           

           

           

           

           

           

           

           

           

           

           

           

           

           

           

           

           

           

           

           

          推送平臺指課程資源入選設區市以上在線教育平臺、資源庫等。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中課程開發與發展規劃

          課程開發與發展規劃

          202204

          2.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成志課堂”建設材料

          成志課堂建設

          202204

          3.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202204

          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本教材目錄

          校本教材

          202204

          5.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本課程代表作封面圖片

          代表作封面圖片

          202204

          6.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中學生作息時間表

          作息時間表

          202204

          7.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體質健康達標情況

          體質測試

          202204

          8.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年度總課表及教師課務安排表

          總課表及教師課務安排

          202204

          9.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青藍工程材料

          青藍工程材料

          202204

          10.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202204

          11.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綜合實踐活動材料

          活動材料

          202204

          12.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202204

          13.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研究性學習活動材料

          活動材料

          202204

          1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202204

          15.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材料

          評價材料

          202204

          16.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202204

          17.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學“六認真”工作實施細則

          “六認真”工作實施細則

          202204

          18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研組工作基本要求

          教研組工作基本要求

          202204

          19.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集體備課制度

          集體備課制度

          202204

          20.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先進教研組、備課組評比辦法

          評比辦法

          202204

          21.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近三年區級以上教學基本功等比賽獲獎統計一覽表

          教師獲獎統計

          202204

          22.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近三年教師滿意度測評統計

          滿意度測評統計

          202204

          23.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區級及以上骨干教師一覽表

          骨干教師一覽表

          202204

          24.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分管理試行方案

          學分管理

          202204

           

           


          素質教育4-3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20

          評估

          指標

          20. 大力推進教與學方式的改革,積極探索適合的教學模式。推行討論式、啟發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A

          評價

          細則

          1)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突出教與學方式改革,教與學改革有目標、有重點、有舉措、成效。

          2探索適合的教學模式,普遍推行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

          3推進教育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有機結合,有效支持課堂教學改革、學習評價改進和學生個性發展。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有什么樣的課堂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抓住了課堂就抓住了素質教育的關鍵點。“成志課堂”改革是我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工程和核心工程,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隊伍素質和教育質量的保障。

          一、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突出教與學方式的改革,教與學改革有目標、有重點、有舉措、有成效。

          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和近三年年度工作計劃明確把教與學方式的改革作為新高考模式下提升教學質量的抓手,在教的方式上由原來的單純 “小組培訓”為核心的高效課堂實施模式到“雙案”教學模式逐步轉變為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導師制”、“合作制”模式下的“成志1+1”模式。在學的方式上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讓所有學生充滿激情、 啟發探究、融合生成成為課堂的主旋律,不斷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和自信力。

          (一)“成志課堂”基本要素

          1.“成志課堂”的一核心兩重點:一個核心是課堂教學由知識傳授轉向能力培養;兩個重點一是要抓好備課、學案編寫,二是要抓好學習小組的建設。

          2.“成志課堂”努力實現三個轉變:教師變導師,教室變學堂,被動變主動。

          3. “成志課堂”的三個過程:課前預習自學充分,課堂合作探究拓展深刻,課后整理反芻落實到位。

          4.“成志課堂”小組學習的三種方式:自學,對學,群學。

          5.“成志課堂”學生學習的三個定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高效學習。

          6. “成志課堂”的三件寶:活頁夾,雙色筆,糾錯本。

          7.“成志課堂”課堂師生關系的三個標準:平等,尊重,合作。

          8.“成志課堂”課堂建設的三個標準:開放的課堂,情感的課堂,高效的課堂。

          9. “成志課堂”課堂評價的三看:一看教師是否高效使用導學案和組織了當堂檢測,二看是否充分調動和發揮了小組長及學習小組的作用,三看是否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全體學生的學習狀態。

           (二)“成志課堂”的基本要求

          1. 教師是永恒的職業,教師素質永遠是課堂成敗的關鍵,教師的博學睿智、自信從容、機智幽默、激情洋溢永遠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俺芍菊n堂”的高效來源于教師課前的精心準備和高效學習小組的培訓。

          ①教師課前的準備不僅包括教學內容的準備,還包括學生學習過程的精心設計。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要仔細推敲每一個教學環節,提前設想每一個可能出現的教學事件,搞好每一個教學環節的過渡和銜接。

          ②教師每一節課前都要對學習小組和學習小組長進行培訓,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有具體的過程指導。教師課前培訓是實現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到“學好”的關鍵,要課前有指導,課上有幫助,課后有反饋,不斷反復,循環改進。

          ③教師每堂課對學習小組學習安排(討論、展示、點評、質疑)、小組長的作用、立體交叉學習目標的要求都用大屏幕展示。

          2.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成志課堂”就是要讓學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來,享受到智力勞動的快樂。

          ①教師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內容、不同階段設計不同的目標進行引領,目標要具體、立體,及時到位,這是教師設計高效課堂的關鍵。

          ②教育學生有清晰的自我認識,有明確的目標追求,有學習的內在需求和動力,有成長的渴望。

          ③引導學生進行質疑,對學習內容不滿足,不盲從,不迷信,不屈從,質疑是創新的雛形,教師要小心呵護學生創造的思維,時刻注意保證課堂的安全。

          ④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的理解,教育是解放而不是封閉,多元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寬容的精神、開放的心態和民主的性格。

          ⑤引導學生自主規劃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進程,高效課堂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按照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每一個學生都要做一個有頭腦、有條理的主動學習者。

          ⑥引導學生及時對學習活動進行反思總結,回顧學習過程,清點學習收獲,總結學習方法,重新認知學習內容。

          3. 高效課堂的討論、展示和點評是“成志課堂”的關鍵環節,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階段。

          ①課堂能否成為開放的課堂、情感的課堂、高效的課堂,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真正地對于學生的潛能有高度的尊重和珍視,是否對學生充滿信任和樂觀的期待。只有真正尊重每一個學生存在的價值和尊嚴,才能彰顯民主、平等的教育精神。

          ②教師要注意積極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和主動探究,重視學習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多角度理解,鼓勵不同觀點之間的爭鳴和碰撞。讓學生多一點個性張揚,少一點自我貶抑;多一份自信與自尊,少一點自輕與自賤;多一點自主選擇與自主承擔,少一點輕信盲從與不負責任。

          ③教師要勇于將舞臺讓給學生,要在學生展示、點評過程中學會沉默,學會等待,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甚至爭論中獲得真知,要讓“聽”的課堂變成“說”的課堂,讓“靜”的課堂變成“動”的課堂,讓“教”的課堂變成“學”的課堂,讓課堂成為學習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④教師課堂上最佳狀態是熱情洋溢、激情四射,教師課堂上最佳面部表情是親切和微笑;教室里最佳學習氛圍是溫暖和溫馨,學生最佳學習狀態是自主和自信,學生學習的最佳方式是競爭和合作。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學生的生存方式和發展方式,教師是學生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的重要保護者,是成長的守護者。

          (三)“成志課堂”授課基本流程

          1.課前準備

          1)老師提前到教室,組織學生準備好上課用的書本,發放好學案,準備好多媒體,做好上課前的準備工作。

          2)規范板書學習目標至黑板的右上角。

          3)鼓勵學生通覽學案,初步感知本節課學習內容。

          4)組織課堂,起立并互相問候,把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

          2.目標解析

          教師簡要解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并解析學習內容在中、高考中的地位,增強課堂針對性。

          3.回顧舊知

          1)學生自主總結上節課學習內容。

          2)通過針對性的題目對重點內容進行訓練。

          3)小組展示答案,教師進行點評,并由此引入本節課學習內容。

          4.自主學習

          1)自主學習前由老師提出要求,包括時限、重點、注意事項等內容。

          2)以學案為中心,結合課本等相關材料,自主學習,強化記憶。

          3)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記錄出現的疑點和新發現的問題,準備好討論的自主內容。

          4)自主學習時間學生必須安靜(記憶內容除外),集中注意力,快速、高效、按時完成自學任務,絕不能任務未完成就開始討論。

          5)引導學生學會在自主學習中清理知識的內在聯系,構建好自己的知識網絡體系。

          6)學生自主學習期間,老師要一邊巡視一邊加強對個別學生的輔導。

          5.有效討論

          1)討論內容為自主學習過程中記錄的問題和學案上老師設計的重點問題。

          2)討論規則:討論前由教師規定討論的時間和要求,由小組長控制好討論的進程;先小組內分層一對一進行討論,并做好記錄;在此基礎上擴大至小組討論,其中A層重點幫助解決B層問題,C層旁聽學習或先整理C層討論的成果;然后B層幫助C層解決,A層進行自主拓展;問題經小組討論未能解決的要以書面的形式反饋至老師手中。

          3)老師在巡視過程中要積極參與部分小組的討論,掌握學生出現問題的一手資料。

          6.合作探究

          1)分組展示:總體原則是B層展示,A層點撥,C層提升。①各組任務不同時,可讓小組順序展示匯報,其他小組負責質疑、提問和補充。②各組任務相同時,可利用評價調動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并把競爭結果作為評價依據。③各組任務互補時,要讓相鄰兩個小組成員相互交換成果并給對方修改和批閱,在批閱過程中學習他人好的做法,同時要注意該同學前面出錯的地方。這種展示方法適用于量較大的作業或檢測的評價。

          2)老師負責控制展示進度,調節好課堂氛圍,并及時記錄出現的典型問題和新生成的學習目標,為點撥評價做好準備。

          3)老師針對各組的展示情況進行及時評價,形式可用分數、掌聲、口頭表揚等形式進行。

          7.點撥評價

          1)對于記憶內容可先進行組內一對一互查,然后由教師提問,由各小組主動回答。

          2)對于非記憶性內容,老師要針對學生的展示進行糾正、完善,指導學生自己概括和總結所復習的內容,將零散的知識點串成線,形成面,樹立主干,形成網絡。

          3)老師圍繞既定學習目標或生成學習目標對本節內容進行系統的概括和總結,從整體的角度分析重點,剖析難點,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規律。

          4)課堂上要留出一段時間讓學生梳理本節課內容,整理筆記。引導學生注意別人想到自己卻沒有想到的答案或創意地記錄。

          5)根據內容的不同,高效展示和點撥評價環節可以結合。

          8.檢測落實

          1)老師以課堂檢測題等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落實情況,通過有針對性地練習,鞏固所學,拓展知識,形成應用能力。

          2)下課前學科班長要根據各組的表現和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點評。

          3)課堂最后由老師小結課堂內容并布置適量作業。作業的布置要精選;要注意指導學生進行拓展提高;要設計分層,不同層次的同學完成個性化的作業;要規定時限由學習小組長督促及時完成收齊上交,由課代表送任課老師處。

          4)老師要及時批閱作業,及時反饋,并做好個別學生的面批和談話,強化落實。

          (四)“成志課堂”教學改革實施過程

          1. 校本培訓,優化流程

          通過校本培訓,全體老師將前期的“成志課堂”模式的流程進一步優化,學會了按要求編寫《成志導學案》,并結合各學科學生實際情況特點,做好班級小組建設工作,完善了具有本學科特點的課堂模式。

          2. 試點規范,達標過關

          全校所有任課教師經過一個學期的試點規范,已初步掌握了“成志課堂”教學模式的各項流程,全部開設“成志課堂達標過關課”, 共開課168節;并以備課組為單位撰寫教學反思,在集體備課及教研活動時研討,總結經驗教訓,以便進一步完善。

          3. 示范觀摩,榜樣引領

          “成志課堂”建設評選出的首席教師、教學標兵、優秀教師及各備課組推薦出的達標過關優秀教師開設示范觀摩課,引領其他老師更快的掌握“成志課堂”教學模式。

          1. 全體參與,評優促進

          經過前期的試點規范、達標過關、示范觀摩階段后,全體任課老師根據人員數量,以學科組或備課組為單位,每學期開展“成志課堂”建設優秀教師、教學標兵、首席教師評選活動。各位老師既是參賽選手,又是評委,同時學校安排分管領導對各小組的評比進行把關,確保評選的公平公正。

          2. 及時總結,以待提高

          在親歷“成志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之后,各位老師都感受頗多,紛紛撰寫反思總結,學校也通過召開年級部、教研組、備課組等多層次的座談會,了解廣大教師在課改中的得與失,為下一步的課改指明方向。

          (五)“成志課堂”教學改革成效

          通過以上各項工作的扎實有效開展,我校“成志課堂” 建設的成效已初步顯現。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課改意識不斷增強:課改非改不可,它關乎學校教學質量,是學??沙掷m發展的生命線。

          校領導認識到思想觀念的轉變是課改成敗的關鍵。為此,學校先后多次組織教師前往蘇州、南通、無錫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學習,開拓了領導的管理視野,認準了課改的前進方向,堅定了課改的必勝信心。校領導召開多層次會議,保障課改的實施。

          2)學校辦學理念和文化內涵有了新的思考和提升:由注重少數人的升學教育轉變為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自全面推行“成志課堂”教學改革以來,走進我們的教室,“亮出自己的旗幟,你將成為一道絢麗的風景”、“預習如發芽,展示像開花,實踐全靠你我他”、“潔而生雅,靜而生慧,相遇是緣,相知是?!薄靼嗉壩幕瘔ι险故镜脺剀坝稚钤⒄芾淼母鞣N標語,像雨露潛入每個學生的心田,于無形中提升他們的品位。

          3)學校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轉變:教師的“主宰”地位變成了“旁觀”, 把學習的權力交給了學生,學生學習主體性、自主性、獨特性得到更好地體現。

          課堂上由學生自主自學、討論交流、展示點評,教師課堂只做點撥精講。老師們都在努力踐行著“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習成為學生自己的事”的課改理念,改變以往教學中重教法輕學法,重提問輕思維,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傳授輕能力發展的教學方式。

          (5)學校評價體系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從單一評價轉變為綜合性評價,由師評生為生生互評,由只評價學生的成績、分數為多種能力和素質的綜合評價等。

          二、探索適合的教學模式,普遍推行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

          學校積極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保證學生學科素養的和諧發展;關注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制訂了《淮安市第一中學“成志課堂”建設實施方案》,努力實施“成志1+1”的動態、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運用討論式、啟發式、參與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

          1.明確“成志1+1”的內涵

          “成志1+1”是我校原有“成志課堂”的進一步細化,明確了“導師制”、“合作制”,其核心在于體現“主導”與“主體”的有機統一,實現“教”與“學”的和諧。各學科組根據學??偟恼n堂教學模式,結合學科的特點制定了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模式,各組在組長的組織下,每一位老師照此模式進行不斷實踐,教師間互相認真聽課,不斷進行討論進行修改,豐富了我?!俺芍菊n堂”課堂內涵。

          2.通過從理論到實踐的不斷探索,教師更新了教學理念,摒棄了“滿堂灌”,會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式

          1)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關鍵環節或遇到問題時不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予以點撥和誘導,即采用啟發式教學,從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開發其分析思維能力。

          2)教師在課堂上出現辨析問題或一題多解時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集思廣益,通過相互間的試論得出正確結果,即采用討論式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看問題的全面性,有說

          服力且印象深刻。

          3)教師在課堂上對于新問題不急于下結論,而是引導學生,用已學知識來解決,讓他們自己去分析、鉆研、探究,讓每個同學參與到活動中來,即采用參與式教學,從而培養了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敢于質疑的品質。

          3.通過學校的引導、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不斷嘗試,學生們基本養成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

          1)課前預習。我校學生能根據教師下發的學案或預習要求,自覺主動地看教材,查資料,獲取基本知識和重要解題方法,并能作一定的總結歸納。

          2)探究學習。對疑難問題決不等待同學或老師來解決,而要自己運用所學知識嘗試去解決,從而培養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不怕困難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獨立解決不了的問題做好載。

          3)合作學習。對于一些共同問題,同學們能自覺三五成群地進行研究討論,爭取在教師上課之前解決,事實證明大多數問題學生是可以解決的。

          4)積極參與。課堂上我校學生能積極發言,提出自己的觀點、解題的方法,每一個學生積極思維、動手訓練,比方法、比表達、比速度,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5)課后反思。我校學生課后能先復習、反思再完成課后作業,對前面作業中的錯誤能進行訂正,反思錯誤原因,并寫入糾錯本。

          三、推進教育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有機結合,有效支持課堂教學改革、學習評價改進和學生個性發展。

          1. 加快硬件更新換代。學校幾年來不斷加大投入,所有教室全部更新為一體機, wifi學校全覆蓋,還建設了智慧校園平臺,為老師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提供了硬件支撐。

          2. 加強培訓與學習。采用多渠道、多層次的培訓方式,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把信息技術與學科進行融合的能力與水平。學校開展課件制作比賽,青年教師會運用多種軟件核技術制作教學課件,許多上年紀的老師也成為課件設計和制作的骨干,各學科組在各類匯報課、公開課、探究課中始終把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作為重要內容,目前全校教師運用一體機上課已經成為常態,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更直觀、更生動、更有趣味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3. 教育新技術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學校積極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和創 造性,形成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和諧愉快的自主式學習過程,努力促進學生主體意識、創新精 神、實踐能力的培養與良性發展。

          選課走班管理方面:利用選課平臺,進行生涯規劃教育,組織選課指導,走班學生管理。

          學籍管理方面:統一使用江蘇省基礎教育信息管理系統,實行電子化管理。規范入學注冊、 學籍建立程序,嚴把學籍入口。加強對轉學、休學復學、退學、評價獎懲、畢業(結業、肄業) 等過程中的學籍管理。

             綜合素質評價方面:利用江蘇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平臺,詳細記錄學生綜合實 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等情況,每學期都會形成綜合素質評價表。

           質量管理方面:利用好分數閱卷系統,自動生成各題得分率、個人進退步、薄弱知識點、班 級的整體情況等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平臺推送錯題跟蹤,提供個性化跟蹤訓練,提供自主學習支持。資源管理方面:中學學科網、第二教育網、升學e網通等,可供師生共享的網上資源豐富;在圖書管理方面,使用圖書借閱一體機,具備了圖書目錄管理、圖書信息檢索、借閱信息管理、自助借還等多個功能。

          家校溝通方面:利用校園網、微信公眾號、QQ 群、微信群、釘釘等網絡工具及時發布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活動安排、教育教學工作安排等信息,拓寬了學校、家長、學生溝通的渠道,實現了實時溝通、內外溝通,方便了上下交流,促進了校務公開,提升了管理效率.

          4.師生網絡交流順暢。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真實與虛擬環境互補的教學,開展基于大數據的教情、學情分析,推進精準的教與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較好地借助智慧校園平臺開展學習指導、師生網絡互動高效順暢,促進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特別在防控“新冠肺炎”停課不停學期間起到了極好的效果。

          學校在推進教與學方式的改革進程中,一批先進教師在探索與實踐中表現突出,他們在改革教學方式、優化教學過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果和經驗具有推廣價值,學校教改的做法在市區進行交流,《淮安日報》、《淮海晚報》、淮安電視臺等媒體對我校如何提升辦學品位和先進教師的事跡作了有關報道。近五年關于教與學的省市區級結項課題有18個,教師發表或獲獎的論文42篇。通過進一步推進教與學方式的改革,提高課堂效率,學校取得了較大成效,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高考成績也不斷攀升。

           

           

           

          主要不足和問題

          1. “成志課堂”建設有模式化趨向。部分教師沒有完全意識到教學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停留在模式改變,而不是觀念改變。

          2. 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參差不齊。部分班級或學科小組組織不健全,培訓不到位。

           

           

           

          改進措施和目標

          1. 在全體教師熟悉“成志課堂”的授課流程的基礎上,重點開展如何提高學習效率的研討。以學科組為單位,開展專項課題研究。

          2. 強化小組建設的培訓。邀請校外專家及校內骨干教師開設專題講座,傳授操作流程及經驗,實現小組學習利益最大化。

          3. 繼續開展評比工作,加大獎勵力度,進一步提升教師推行教學改革的積極性。

           

           

           

           

           

          (2)基礎數據

          教學改革主要成果 

          成果主

          /學科組/個人)

          成果經驗

             

          成果形式(交流、推廣、獲獎)

          交流、推廣、獲獎級別

          (縣市區、設區市及以上)

          學校

          “聚集學生核心素養

          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宣傳報道

          《淮海晚報》2019.03.26

          《淮安日報》2019.04.09

          學校

          “立德樹人 成己達人”

          宣傳報道

          《淮海晚報》2019.01.22

          《淮安日報》2019.01.24

          學校

          “心隨朗月高 志與秋霜潔”

          宣傳報道

          《淮安日報》2019.05.22

          學校

          “更生精神譜華章

           成志文化育英才

          宣傳報道

          《淮安日報》2019.06.06

          學校

          淮安市第一中學:依托省德育課程基地加強未成年

          人思想教育

          宣傳報道

          《淮海晚報》2020.11.05

          學校

          春風化雨育桃李 潤物春無聲灑春暉

          宣傳報道

          《淮海晚報》2020.10.10

          學校

          有夢不覺天涯遠——高考校長寄語

          宣傳報道

          《淮海晚報》2021.06.07

          學校

          賡續百年初心  擔當育人使命 "

          宣傳報道

          《淮海晚報》2021.09.15

          學校

          從教卅載 初心如磐

          宣傳報道

          《淮安日報》2021.09.12

          學校

          淮安市第一中學舉行高考百日誓師及成人儀式

          宣傳報道

          淮安電視臺2021.03.02

          學校

          呵護成長成志立人

          宣傳報道

          《淮海晚報》2022.1.13

          歷史教研組

          高中歷史有效性教學的實踐研究

          課題結題

          區級課題結題2016.05.07

          藝術教研組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鑒賞課中審美體驗的研究

          課題結題

          區級課題結題2016.05.07

          政治教研組

          中學生厭學情緒成因及對策研究

          課題結題

          區級課題結題2016.05.07

          化學教研組

          中學生社團建設的現狀與意義的研究

          課題結題

          區級課題結題2016.05.07

          語文教研組

          提高高中生記敘文寫作能力的研究

          課題結題

          區級課題結題2016.05.07

          語文教研組  

          高中生議論文寫作技法訓練的研究

          課題結題

          區級課題結題2016.05.07

          信息技術組

          信息技術課堂情景導入方式的研究

          課題結題

          區級課題結題2016.05.07

          綜合實踐組

          培養學生自救和自我保護意識的研究

          課題結題

          市級課題結題2018.04.04

          化學教研組

          高中生化學“學習力”提升的實踐研究

          課題結題

          市級課題結題2018.12.30

          英語教研組

          非重點高中課堂的提問實證研究——以英語學科為例

          課題結題

          市級課題結題2019.11.21

          數學教研組

          高中數學問題情境創設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課題結題

          市級課題結題2019.11.21

          英語教研組

          高中英語微課教學的類型與實施策略研究

          課題結題

          區級課題結題2020.01.08

          英語教研組

          在小組合作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研究

          課題結題

          區級課題結題2020.01.08

          英語教研組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電子閱讀語料庫的體系構建研究

          課題結題

          省級課題結題2022.03.01

          陳金孚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在教學中的設計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吳震

          讓媒體點亮政治課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夏繼青 卜平

          多重角度鑒賞,領悟散文魅力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卜平

          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文章之概要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張曉翔

          高中課堂如何實現分層次教學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干國軍

          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顏士彥

          翻轉課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顏士彥

          基于史料實證視野下高中歷史教學模式探究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顏士彥

          基于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高中歷史教學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蔡大化

          高中物理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分析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蔡大化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袁婷蓉

          淺談英語教材中德育的滲透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袁婷蓉

          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袁婷蓉

          有關打造高中英語閱讀生態課堂的方法研究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李迪

          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教育當中的教學實踐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李迪

          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對于核心素養的培養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吉旭偉

          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策略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陶月秋

          基于核心素養的三位一體復習教學探究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曹海霞

          試論問題引導法在高中議論文寫作指導中的運用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徐曉華

          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普通高中學生數學能力

          經驗文章發表

          省級

          韓婧

          高中英語如何實現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

          論文獲獎

          省級

          王玉榮

          聚焦人文價值 啟發思維 提升能力

          論文獲獎

          省級

          顏士彥

          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初探

          論文獲獎

          省級

          張春梅

          經典文學名著閱讀教學感悟點滴

          論文獲獎

          省級

          袁婷蓉

          生態語言學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論文獲獎

          省級

          張艷

          小儀高中英語課堂提問的候答時間

          論文獲獎

          省級

          侯名祥

          趣味情境 潤物有聲

          論文獲獎

          市級

          鄒允瑤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如何滲透音樂情感體驗

          論文獲獎

          市級

          袁婷蓉

          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策略

          論文獲獎

          市級

          袁婷蓉

          生態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

          論文獲獎

          市級

          袁婷蓉

          探究高中英語教學中微課的應用

          論文獲獎

          市級

          陳王超

          高中英語語法微課的設計

          論文獲獎

          市級

          劉剛

          關注學生建構數學態度——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論文獲獎

          市級

          鄭海洋

          環境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

          論文獲獎

          市級

          鄭海洋

          地理研究性學習與學生能力的培養

          論文獲獎

          市級

          張春梅

          教無定法,適合有效是“根本法”

          論文獲獎

          市級

          王玉榮

          “美”前行,樂在其中

          論文獲獎

          市級

          王玉榮

          在賞析中提高高中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論文獲獎

          市級

          夏繼清

          論記人敘事散文有效教學內容的確定

          論文獲獎

          市級

          夏繼青 卜平

          閱讀教學:親歷還原感悟

          論文獲獎

          市級

          李迪

          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論文獲獎

          市級

          魏春梅

          關于“學習任務群”的幾點思考

          論文獲獎

          市級

          張曉翔

          試論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新培養

          論文獲獎

          市級

          孫抗修

          淺談如何抓住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

          論文獲獎

          市級

          程艷

          巧用議題教學,培育核心素養

          論文獲獎

          市級

          季月

          讓紅色種子在學生心田成長

          論文獲獎

          市級

          徐彩虹

          英語教學中運用例句的藝術性

          論文獲獎

          市級

          嚴定勝

          中小學體育教師應對“示范”的變通途徑

          論文獲獎

          市級

          戚嬌嬌

          對書法高考中隸書教學的探析

          論文獲獎

          市級

          “成果”主要指體現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經驗文章、結題報告、宣傳報道、獲獎情況等;“成果形式”指會議交流、現場介紹、課題結題、經驗文章發表等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淮安市第一中學十三五發展規劃

          發展規劃

          2017.09

          2.學校實施教學改革的文件

           

           

           

          1)淮安市第一中學“成志課堂”建設實施方案

          課堂教學方案

           2016.07

          2)淮安市第一中學“成志課堂”授課流程

          授課流程

          2016.07

          3)淮安市第一中學學習小組建設與管理的意見

          小組建設

          2016.07

          4)淮安市第一中學課堂教學評估實施方案

          課堂評估

          2016.07

          5)淮安市第一中學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學生素質

          評價 方案

          2018.07

          6)淮安市第一中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

          校本課程

          2017.07

          3.各學科教學研究課材料

          教學研究課

          2018-2021

          4.教學改革經驗代表作

          改革經驗

          2018-2021

          5.部分教師外出學習培訓的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

          2018-2021

          6.2017-2021年教學課題一覽表

          課題研究

          2017-2021

          7.2017-2021年教師發表、獲獎論文統計一覽表

          論文發表獲獎

          2017-2021

          8.2017-2021年教師獲獎及各種榮譽一覽表

          獲獎榮譽

          2017-2021

          9.智慧校園材料

          智慧校園

          2020.07

          10.宣傳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的材料

          教學成果宣傳

          2019-2021

           

           


          素質教育4-4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21

          評估

          指標

          21. 堅持素質教育導向,積極開展評價制度改革與研究??茖W實施學生、教師、課程等三項評價,全面實施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充分發揮評價促進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和改進教育教學的積極作用。積極創新評價手段,豐富評價內容,成效明顯。

          A

          評價

          細則

          1)推進學生評價、教師評價、課程評價改革,標準科學、操作規范、激勵有效、相互促進,較好體現發展素質教育、轉變育人方式、推進課程改革的精神,有力助推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進。

          2)加強學生學業評價,根據不同課程教學目標要求,創新考試形式,優化考試內容,不斷提升學分認定可操作性和規范化水平。

          3)嚴格執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規范要求,明晰評價程序和辦法,確保評價內容全面完整、程序嚴謹規范、材料客觀真實。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新課程改革,不僅是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改革,也是對教師工作、學生學習、課程實施評價標準與制度的改革。我校非常重視評價制度的改革,積極推進評價制度改革,創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評價制度,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與進步,是我校近幾年所探索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做好評價制度改革工作,學校建立了評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致力于構建有利于教育質量提高、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評價實踐。建構課程、教師、學生三項評價體系,完善三項評價內容,依照以人為本的價值標準,運用切實可行的方法,對學生、教師及課程改革進行客觀評價。我們依據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端性評價相結合、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重點評價與多元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努力構建發展性的教師、學生以及課程評價體系。我們通過充分發揮評價的反思總結、記錄成長、展示激勵和積極導向等功能,讓評價真正成為促進教師發展、學生發展和學校發展的動力。

          在實踐中,對教師的評價,學校堅持從以人為本、促進專業發展、規范教師的職業行為三個方面作為評價教師的原則,通過“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對教師進行全面性評價。改變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為評價教師唯一標準的做法,立足促進教師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的提高,注重由管理性評價轉向發展性評價,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學校修訂完善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先進工作者評選條件》、《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研活動制度》、《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先進教研組、備課組評比辦法》、《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學評價制度》、《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班主任工作考核辦法》等一系列評價制度,使教師能明確評價標準,為全面、科學、公正地評價教師工作奠定了基礎,實現面向未來,以發展為目的,民主的、充滿活力的發展性評價。學校還積極探索研究“形成性評價”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積極開展具有內涵、能得到師生廣泛認可的評價活動,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采取專家、同行評課、學生評教與行政巡課相結合的方式,促使教師自覺地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主動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建設和諧協作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的效率取得了顯著提高有力地推進了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對學生的評價,新課程改革注重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強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片面簡單的按分數高低評定,局限于智力范圍內的單一性評價模式,向認知、情感、人格健全的多元化綜合評價模式轉換,在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自我認識與生涯規劃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堅持全面發展與個性特長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潛能的挖掘,注重突出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內容的綜合性,評價行為的過程性。在實際評價過程中,重點將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納入測評范圍,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強調肯定學生的“閃光點”,做到操行和成績評定以鼓勵為主,評價的內容從以傳統的文化成績為主轉變為以文化成績、素質修養與道德品質并重,通過每學期的校園文化藝術節、田徑運動會、演講比賽、歌詠比賽、社會實踐等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展現自己的特長與才華,在活動中讓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樹立理想,在活動中充分挖掘學生的閃光點。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評價學生、教育學生。評價的結果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學生成長記錄》呈現。確立了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能動的、積極的評價參與者;使評價的過程成為學生發展自主評價能力、促進學習進步的過程。學校修訂完善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學分認定方案》。每學期組織學生填寫綜合素質報告。評價主體也由過去習慣以班主任為主的單一評價,變革為班主任評價、科任老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同學互評相結合的多元評價。

          在課程評價方面,不斷探索課程評價的新方法,我校大力實施重基礎、多樣化、分層次、綜合性的“三級課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評價內容上涵蓋國家課程、校本課程的多元性,在評價標準的發展性、評價方式的多樣性、評價主體的互動性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做到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相結合、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對必修課和選擇性必修課程,重點圍繞教學計劃通過聽課調研、班級調研、質量分析等方式進行綜合評估;對選修課程則通過課程計劃的指導與規劃,教材的開發與建設,活動的組織與安排來進行評價。為此學校修訂完善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中新課程實施評價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本課程評價方案》,初步形成了較為可行的課程管理和評價制度。學校還十分重視學生、教師對課程的自我評價,強調過程與結果的統一,不斷促進課程體系的完善。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實踐,學校形成了適合素質教育的課程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評價體系,三項評價相互促進,有效推動了學校的全面發展和改革創新。一是體現在教師的觀念轉變上。不將學生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依據,而是突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學行為更貼近學生主體,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二是體現在學生的觀念、取向轉變上。貫徹了新課程的理念,養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增強了合作、探究意識,提高了學習能力。三是體現在學校管理理念、行為的轉變上,將激勵作為管理機制,以服務作為學校管理的主要途徑,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

          另外,我校還加強家校聯系,建立校信通平臺,家長網上學校。配合區教育局開展百名校長進社區、千名教師進家庭活動,掀起我校教師家校聯系的熱潮。廣大教師認真聽取家長社會的反映。從高—到高三,每個年級每學期都召開家長會,還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家長對學校工作的評價,改進我校的工作。通過調查,家長、社會滿意率達到了96%以上。

          主要不足和問題

           

           

           

          (2)基礎數據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方案

          課程實施

          202204

          2.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及校本教材

          校本課程

          202204

          3.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教學改革

          202204

          4.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綜合實踐課程實施方案

          綜合實踐

          202204

          5.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

          研究性學習

          202204

          6.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師德師風建設

          師德師風建設規定

          202204

          7.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績效考核與評價

          績效考核

          202204

          8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學六認真基本要求

          教學六認真

          202204

          9.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研活動制度及評比

          教研活動

           

          202204

          10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及材料

          綜合素質評價

           

          202204

          11.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學分認定方案

          學分認定

          202204


          素質教育4-5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22

          評估

          指標

          22. 著力提升教師專業能力與育人業績,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科研制度。教科研工作有規劃,有措施,有保障,有成效。引導教師圍繞教育教學實踐開展研究與實驗,注重學科教學研究。有設區市級以上的研究課題與實驗項目,3/5以上教師有研究項目與成果,教師教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A

          評價

          細則

          1)校本教育教學研究工作有組織、有規劃、有制度、有保障,對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和學校辦學績效起到助推作用。

          2教科研工作注重實效性,各部門、年級組、學科組、備課組都能緊密聯系教育教學實踐開展研究,并取得一定研究、實驗成果。3年學校有獨立承擔設區市及以上研究課題和實驗項目。

          3教師人人有研究專題,教科研、教改實驗成果覆蓋面較廣(學校門戶網可閱覽核查),3年年均20%的教師在設區市及以上媒體、會議上發表、交流教科研成果。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學校高度重視教科研工作,堅持“科研興?!敝?。為扎實開展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由教科室負責管理,對學校承擔的各級課題實行三級管理網絡。為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科研、規范教育科研過程管理,學校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教育科研的制度、條例,各課題組均制定了學期研究計劃,按照計劃實施研究。各課題組圍繞課題研究主題,積極開展各類研究活動。學校通過對教科研工作的有效研究和過程管理,帶動全體教師廣泛并積極地參與教科研工作,使學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學、高于教學、指點教學”,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

          1.校本教育教學研究工作有組織、有規劃、有制度、有保障,對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和學校辦學績效起到助推作用。

          為規范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學校制定了《淮安市第一中學教科研發展規劃》《淮安市第一中學校本教研制度》《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學管理條例》《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學“六認真”工作實施細則》《淮安市第一中學集體備課制度》《淮安市第一中學教研活動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制定,為學校教科研工作有序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為吸引更多的教師積極參與到教科研工作中去,學校還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激勵措施,在《淮安市第一中學績效工資考核實施方案》中對教師在“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教學成果”等方面進行考核獎勵,對承擔課題、課程改革任務或教科研成績顯著的教師,在評先、評職等方面給予優先,并優先派出學習;學校每年拿出足額的經費用于教科研評獎活動,表彰先進學科組、年級組和先進個人,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激發教師參與教科研工作的熱情。近幾年來教科研工作有序開展,同時,學校不斷增加了教科研經費投入,教師的內驅力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攀升。

          2.教科研工作注重實效性,各部門、年級組、學科組、備課組都能緊密聯系教育教學實踐開展研究,并取得一定研究、實驗成果。近3年學校有獨立承擔的設區市級及以上研究課題和實驗項目。

          學校建立了全員學習制度,每學年為教師配備教育理論專著供教師學習使用,開展讀書活動,倡導教師每學年至少讀一本書,寫出讀書心得和讀書筆記,從而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促進教師向研究型、學者型教師的轉化。近兩年,為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及時了解各學科前沿動態,學校為每一位專任教師征訂了學科教學雜志,并在教研組活動時間進行雜志互換、心得交流、集體研討,充實了教研活動的內容。

          學校教學研討活動常態化開展,在教研(備課)組長的帶領下,按照教科室的安排,單周開展教研組活動,雙周備課組活動,堅持“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主講人、定主題內容?;顒觾热葜饕校航虒W理論的學習研討,集體備課研討、對教學中的得和失進行總結反思,開設組內和全校的實驗課、示范課、匯報課和研討課等。學校要求教師每周聽課不少于1節,骨干教師及新入職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30節,聽課后要開展集體評課,評課重點放在教法、學法上的優點與不足。

          學校組織教師積極參與省市區教育部門組織的各項教育教學競賽,如:學科素養競賽、評課選優、同課異構、說課等活動,在獲獎面、獲獎等級上逐年提升。大力支持教師開設市區級公開課、示范課、展示課和觀摩課等課堂教學展示活動,為教師施展才華和發揮潛能搭建平臺。近3年在各級各類教育教學競賽中,有42人次獲得區級以上獎項,涉及班主任工作、課堂教學、基本功、命題、教學設計、教案課件、學科素養競賽、指導學生競賽等多個項目。

          各課題組每月至少開展一次課題研究活動,課題組和教研組緊密配合,將課題研究與學科教研相結合,把學科教研、課堂教學作為教育科研的主陣地,以教育科研成果指導課堂教學,達到以研強教,以教促研的效果。針對教師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中出現的疑難和困惑,學校邀請有關專家來校開展專題講座,進入課堂“現場會診”,找出問題及原因,制訂對策措施,幫助教師解答疑難

          3.教師人人有研究專題,教科研、教改實驗成果覆蓋面較廣(學校門戶網可閱覽核查),近3年年均20%的教師在設區市級及以上媒體、會議上發表、交流教科研成果。

          近年來,學校對課題研究工作更加重視,鼓勵教師結合學校教學實際和新課改方向,積極參與課題研究。近三年學校獨立承擔的課題有省級課題1項、市級課題8項、校級課題9項。研究領域較多,涉及的學科面較廣,全校每個教研組能夠全員參與各級各類課題研究,校本化程度較高。

          近三年高中專任教師研究并順利結題的省級課題有王玉榮老師主持的《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電子閱讀語料庫的體系構建研究》;市級課題有:王鳳霞老師主持的《高中生化學“學習力”提升的實踐研究》、陳偉國老師主持的《培養學生自救和自我保護意識的研究》、張春梅老師主持的《非重點高中課堂的提問實證研究——以英語學科為例》、牛玉雷老師主持的《高中數學問題情境創設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學校積極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制定獎勵政策,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近三年,學校共有78 人次在市級及以上媒體、會議上發表、交流教科研成果,年均20%的教師在設區市級以上發表、交流教研成果,并將教科研、教改實驗成果上傳至學校門戶網,實現資源共享。26名教師在省市級課堂教學競賽或教學基本功大賽中獲獎。在教科研的引領下,我校教育教學也取得優異成績,連續三年獲得“淮安市教育教學質量優秀獎”。

          主要不足和問題

          1. 面臨當前的新高考改革,我校教科研迎來了新的挑戰。教科研與當下教育教學實踐聯系的緊密度有待加強,科研項目的質量與影響力有待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推廣與運用有待進一步深入。

          2. 我校教師年齡偏大,接受新理念、新思維的過程比較緩慢,參與教科研的熱情有待增強。

          改進措施和目標

          1. 進一步加強培訓,建設有力的教育科研隊伍。通過開展各類讀書活動,在全校形成濃郁的學習氛圍,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理論水平。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使每位教師都有參加培訓的機會,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

          2. 完善獎懲機制,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育科研。樹標桿、推典型,以點帶面,形成適合本校教育教學實際的科研成果,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服務。

           

          (2)基礎數據

          4-5-1各學科教師論文代表作

          學科

          教師論文代表作名稱

          數量

          語文

          多重角度鑒賞,領悟散文魅力

          5

           

          論記人敘事散文有效教學內容的確定

           

           

          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策略

           

           

          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文章之概要

           

           

          試論問題引導法在高中議論文寫作指導中的運用

           

          數學

          淺談如何抓住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

          5

           

          關注學生建構數學態度——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淺析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運用

           

           

          數學基本技能教與學的相關研究

           

           

          淺談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化

           

          英語

          教無定法,適合有效是“根本法”

          5

           

          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策略

           

           

          高中英語如何實現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三位一體復習教學探究

           

           

          經典文學名著閱讀教學感悟點滴

           

          物理

          高中課堂如何實現分層次教學

          4

           

          高中物理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分析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試論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新培養

           

          化學

          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教育當中的教學實踐

          5

           

          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對于核心素養的培訓

           

           

          淺議高中化學“微課”的意義與設計

           

           

          如何學好高中化學

           

          政治

          巧用議題教學,培育核心素養

          5

           

          讓媒體點亮政治課

           

           

          高中政治課中“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反思

           

           

          淺析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的教學質量

           

           

          高中政治課中“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反思

           

          歷史

          翻轉課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3

           

          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初探

           

           

          基于史料實證視野下高中歷史教學模式探究

           

          地理

          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3

           

          環境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

           

           

          地理研究性學習與學生能力的培養

           

          生物

          新課改下如何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3

           

          探索有效提高生物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淺談高中生物必修課本實驗教學

           

          體藝信

          趣味情境 潤物有聲

          5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如何滲透音樂情感體驗

           

           

          中小學體育教師應對“示范”的變通途徑

           

           

          對書法高考中隸書教學的探析

           

           

          悅納自我,自信交往

           

          注:①論文代表作為近5年內的論文。②各學科填報數不得超過5


          4-5-2省市級及以上立項課題

          序號

          立項課題名稱

          主持人

          1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電子閱讀語料庫的體系構建研究》

          王玉榮

          2

          高中生化學“學習力”提升的實踐研究

          王鳳霞

          3

          非重點高中課堂的提問實證研究——以英語學科為例

          張春梅

          4

          高中數學問題情境創設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牛玉雷

          5

          培養學生自救和自我保護意識的研究

          陳偉國

          6

          中學生志愿服務常態化的載體與意義研究

          李迪

          7

          教育生態觀視域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研究

          王玉榮

          8

          基于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現代散文教學內容確定研究

          夏繼清

          9

          生態語言學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袁婷蓉

          10

          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研究

          程艷

          注:立項課題為近5年內的課題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學校校本教研制度

          1-①淮安市第一中學教科研發展規劃

          教科研

          發展 規劃

          2017.08

          1-②淮安市第一中學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

          2017.08

          1-③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學管理條例

          教學管理條例

          2017.08

          1-④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學“六認真”工作實施細則

          “六認真”

          實施 細則

          2017.08

          1-⑤淮安市第一中學集體備課制度

          集體備課制度

          2017.08

          1-⑥淮安市第一中學教研活動制度

          教研活動制度

          2017.08

          1-⑦淮安市第一中學績效工資考核實施方案

          績效考核方案

          2017.08

          1-⑧淮安市第一中學先進學科組、先進個人評比辦法

          學科 個人

          先進 評比

          2020.08

          2.淮安市第一中學近三年教科室工作計劃和總結

          教科室

          計劃總結

          2018-2021

          3.淮安市第一中學近三年教研組工作計劃和總結

          教研組

          計劃總結

          2018-2021

          4.淮安市第一中學近三年備課組工作計劃和總結

          備課組

          計劃總結

          2018-2021

          5.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 實施方案

          專業資格

          評審方案

          2018.03

          6.淮安市第一中學讀書活動評比材料

          讀書活動評比

          2018-2021

          7.淮安市第一中學近五年教研活動材料

          教研活動

          2016-2021

          8.淮安市第一中學近五年課題研究材料

          課題研究

          2016-2021

          9.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師近五年媒體發表、經驗交流、獲獎論文代表作

          發表論文

          獲獎論文

          2016-2021

          10.淮安市第一中學教師近三年優課競賽等教學 基本功大賽材料

          教學競賽

          2018-2021

          11.淮安市第一中學近三年教師研究專題、教科研、教改實驗成果材料

          教改成果

          2018-2021

           


          辦學績效5-1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23

          評估

          指標

          23. 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學業成績良好,學習負擔合理。學業質量水平提升明顯。學生廣泛參與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學生在學科競賽和藝術、體育、科技等活動中成績良好,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A

          評價

          細則

          1)學生全面發展,綜合素質良好。3年來,學校未發生傷亡責任事故和違法犯罪案件。

          2)近3年學生學業水平考試一次合格率基本達到全省平均水平,課業負擔合理。

          3)畢業生體質健康合格率達95%以上,學生掌握1~3項體育技能,畢業生視力不良率低于70%,或升幅低于入學初的5%。

          4)學生社團類型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社團數量不低于高中班級總數2,1個以上具有傳承性和特色化的品牌社團。學生參與面廣,興趣、愛好和特長得到有效培養,3年有15%以上的學生在縣(市、區)級及以上組織的各類活動中獲獎。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1.學生全面發展,綜合素質良好。近3年來,學校未發生傷亡責任事故和違法犯罪案件。

          1)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學校傳承和創新了李更生先生的“事成于行,志成于恒”的成志精神,提出了“成師生之志建幸福校園”的辦學理念,以“塑造身心健康、舉止文明、學有所長,并能自我規劃、自我發展的社會人才”為培養目標,著力打造“成志教育”特色,初步形成了“成志德育”“成志課堂”和“成志藝體”三大系列?!俺芍镜掠敝邸芭喔?,圍繞“感志言志”、“明志行志”、“勵志成志”,設計系列德育活動,使同學們確立愛國之心?!俺芍菊n堂”著眼“固本”,在教學中培養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意志力,學校著力將“成志教育”落實到每一節課中,使同學們具備報國之能。

          “成志藝體”著眼“揚長”,學校開設了美術、音樂、體育、舞蹈、影視編導、日語、西班牙語等專業選修課,連續3年各專業合格率均在96%以上,其中,美術、音樂近100%。目前,成志藝體已成為學校發展的“動車組”。

          每年通過開展軍訓、十八歲成人儀式、青年大學習、成志藝術節等活動,逐步提升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體育比賽,積極參加區、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區中學生籃球賽、足球賽等活動,定期舉辦校運動會、引體向上單項趣味賽、仰臥起坐單項趣味賽、毛毛蟲趣味賽等,激發學生能掌握1-3項體育技能。學校每年為學生體檢,對學生健康狀況進行監測,近三年畢業生的體質健康達標率平均達95%以上,畢業生視力不良率與高一入學相比雖略有上升,但均控制在5%以下。

          (2)近 3 年學生中未發生傷亡責任事故和違法犯罪案件

          學校重視法治、安全教育。定期開展“法制宣傳日”活動,學校聯系清江浦檢察院第四檢察部蘇榮主任對學生定期開展法治講座;邀請清江浦區教育局中學教研科科長,清江浦區紅色宣講團成員徐振偉科長為每屆學生做中國共產黨黨史講座;邀請“陽光下的藍絲帶”宣講成員周安、顧春燕、周加軍、鄧道梅為學生開設防治、心理、學習等多種形式的講座;邀請清江派出所副所長陸建華開設國防教育講座;通過多種形式(講座、黑板報、 手抄報、法律知識競賽、宣傳欄、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等)強化了師生的法治、安全意識。

          學校每學年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系列活動:學習《民法典》、《憲法》,普法教育,禁毒知識競賽,防止校園欺凌教育、遵守交通法規教育。

          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上下一心為全校師生提供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服務。①學校聘任專項心理健康教師,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和校外專家教師,堅持以預防和發展為原則,積極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針對學生發展需要,開設認知發展,情緒管理,職業生涯規劃為主題的教育課程。②在學校開辟專門的基地作為學校心理咨詢室,功能室齊全,設施完備,規章制度完善。③心理咨詢室提供常態化做好師生心理咨詢工作,周一至周六8:00—11:00;14:30—17:30有趙娟老師,許中云老師等專兼職老師在心理咨詢室值班,用扎實的心理知識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專業心理咨詢,讓學生的情緒和成長的煩惱等心理困惑得到及時解決。④心理特色工作上,心理咨詢室每年延請婦女兒童發展中心理事長鄭直理事長,北京路中學沈虹老師,學校許中云老師等為學生開展專項講座,高三學習在放松中體會何為情緒,何為良好的機體狀態,高二學習在小高考之后立定行遠,致力于為高三做好身心靈的準備。全方位覆蓋的講座讓學生受到更好的心靈洗禮。⑤做好學生檔案建立和預警學生檔案管理,每年開學初,針對起始年級建立心理檔案,并開展新學期適應性心理普查,通過和各年級班主任的溝通,建立預警學生檔案,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與年級、家長的黏性,及時與學校,年級,班主任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工作,在學校心理咨詢工作范疇內做好咨詢工作,維護好預警學生,用特殊學生安全協議成為家校聯合積極關注學生的承諾,并在日常工作中及時溝通更新預警學生檔案。⑥做好心理知識科普與宣傳工作,在一號樓前有專門的心理宣傳櫥窗用于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心理咨詢室的心理圖書閱讀角讓學生及時了解科學心理知識,以心理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和心靈主題班會,讓學生們能夠在各種渠道中用心開啟生活的美好,學校公眾號“心靈驛站”專欄也成為心理健康知識宣傳的重要窗口,疫情下的心理調適,高考考前家長學生小貼士等內容的及時發布讓學生家長能夠有專業的心理知識作為良好的工具。⑦疫情防控面臨挑戰的情況下,心理咨詢室積極利用新媒介,讓學生依舊能夠感受到春風沐浴般的關注,2021年暑假的疫情防控期間心理調節的ppt,2022年建立的居家隔離學生的回訪與關注,讓學生們停課不停學,健康成長不停歇。⑧心理咨詢室三位老師在淮安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值班,為全市孩子們提供專業的心理志愿服務。三位老師也被評為“陽光成長”優秀志愿者。我校心理咨詢室被評為“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

          2.近3年學生學業水平考試一次合格率基本達到全省平均水平,課業負擔合理。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重視學科體系建設,積極探索適合于我校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學校倡導全校教師減負增效,向課堂要效率,推進“精準教學”的高效課堂建設。提倡練習的有效性, 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方案規范和指導教師的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近三屆學業水平測試一次性合格率平均約90%。

          為貫徹落實《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精神,營造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 主動發展的教育環境,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努力使學生生動活潑,健康成長,學校嚴格執行國家、省制定的課程方案、課程計劃,按照規定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保證體育課、藝術欣賞課、 團隊活動和綜合實踐活動時間,保障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嚴格控制書面家庭作業量。良好的校風換來了豐碩的成果,學生整體素質迅速提高,學業成績良好。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合格率達100%。

          3.畢業生體質健康合格率達 95%以上,學生掌握 1-3 項體育技能,畢業生視力不良率低于 70%, 或升幅低于入學初的 5%。

          1)畢業生體質健康合格率達到 95%以上,學生掌握 1~3 項體育技能。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體質健康工作,每學期都對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組織對每個年級的學生進行體質檢測,形成一人一檔健康檔案。2019-2020 學年度畢業生體質健康達標率為 99.29%,2020-2021 學年度畢業生體質健康達標率為 99.55%,2021-2022 學年度畢業生體質健康達標率為99.60%。連 續三年畢業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均達到95%以上。

          學校積極開展多項體育健康運動,組建了多個社團,每位學生都能掌握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繩、毽子等項目中一項以上的體育技能。

          2)畢業生視力不良率低于 70%或升幅低于入學初 5%。

          2019-2020  學年度畢業生近視不良率為90.99% ,2020-2021 學年度畢業生近視不良率為 90.46%,2021-2022 學年度畢業生近視不良率為 91.47%,其中,2019-20120 學年度近視率升幅為 0.2%,2020-2021 學年度近視率升幅為 0.53%,2021-2022 學年度近視率升幅為 1.01%,升幅均低 于 5%。

          4.學生社團類型多,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社團數量不低于高中班級總數的 2 倍,有 1 個以 上具有傳承性和特色化的品牌社團。學生參與面廣,興趣、愛好和特長得到有效培養,近 3 年有 15%以上的學生在縣(市、區)級及以上組織的各類活動中獲獎。

          (1)學生社團類型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社團數量不低于高中班級總數的 2 倍。有1 個以上具有傳承性和特色化的品牌社團。

              學校實施“成志教育”品牌發展戰略,圍繞“成志教育”細化實施“成志德育”“成志課堂”和“成志藝體”三大工程。學校始終把學生放在首位,開展各項社團活動。已經形成了有利于彰顯學生個性、凸顯學生特長的濃厚氛圍。學校組建管樂社團、美術社團、音樂社團、舞蹈社團、書法社團、航模社團、文學社、白塵詩社等12個社團。學生參與率達到90%以上,實現了人人進社團、班班有社團的良好局面。成志社團為不同需求的學生實現夢想,搭建平臺。在市、區各類體藝比賽中我校連獲殊榮,藝術高考也取得重大突破。學校被評為“清江浦區五四紅旗團委”,“清江浦區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淮安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二等獎”,“淮安市文明校園”,“淮安市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2)學生參與面廣,興趣、愛好和特長得到有效培養,近 3 年有 15%以上的學生在縣(市、 區)級及以上組織的各類活動中獲獎。

          學校制定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社團活動工作方案》明確指導教師職責, 規范活動內容、活動時間、活動地點與活動形式。在嚴密的部署安排下, 學生積極參與了各種社團活動,參與面廣,各社團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學生都能在社團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自己的樂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得到了全面、有效而有個性地發展,大大提高了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同時增加了學生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提升了學生校園生活的幸福感。3年有較多學生在縣(市、區)級及以上組織的各類活動中獲獎。

           

           

           

           

           

          主要不足和問題

           

           

           

           

           

          改進措施和目標

           

           

           

           

           

          2)基礎數據

          5-1-1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近視防控情況

          學年度

          初中

          高中

          年級

          人數

          健康合格

          近視率

          年級

          人數

          健康合格

          近視率

          2019-2020

          初一

           

           

           

          高一

          612

          98.34%

          88.34%

          初二

           

           

           

          高二

          611

          97.51%

          89.02%

          初三

           

           

           

          高三

          628

          99.29%

          90.99%

          合計

           

           

           

          合計

          1851

          98.38%

          89.45%

          2020-2021

          初一

           

           

           

          高一

          637

          96.52%

          88.68%

          初二

           

           

           

          高二

          606

          95.67%

          89.26%

          初三

           

           

           

          高三

          602

          99.55%

          90.46%

          合計

           

           

           

          合計

          1845

          97.25%

          89.47%

          2021-2022

          初一

           

           

           

          高一

          585

          95.66%

          88.64%

          初二

           

           

           

          高二

          581

          98.23%

          90.39%

          初三

           

           

           

          高三

          598

          99.60%

          91.47%

          合計

           

           

           

          合計

          1764

          97.83%

          90.17%

           

          5-1-2畢業生升學情況

          屆次

          高一

          招生計劃

          生數

          參加高考

          人數

          本一達線率

          本二以上達線率

          2019屆

          600

          633

          422

          1.7%

          27.7%

          2020屆

          600

          648

          555

          0.9%

          39.1%

          2021屆

          600

          601

          433

          0.4%

          22.1%

           

          5-1-3部分科目學業水平考試(考查) 情況

          科目

          考試組織者

          參考人數

          合格率

          備注

          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情況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

          633

          100%

           

          藝術考試情況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

          648

          100%

           

          通用技術考試情況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

          601

          100%

           

          注:未組織考試的科目可不填

           

           

           

          5-1-4年學生競賽獲獎情況

          獎項類別

          獲獎級別及人數

          國際級

          國家級

          省級

          地市級

          縣市級

          學科

           

           

           

           

           

          科技

           

           

           

           

           

          音樂

           

           

           

          9

          2

          體育

           

           

           

          24

           

          美術

           

           

           

          5

          4

          舞蹈

           

           

           

          8

          1

          其他

           

           

           

           

           

          注:①每個學科獎項類別填報最高等級,且不得超過5個;②“團體”獲獎在各學科獲獎之后填報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實施方案

          綜合素質評價

          201909

          2.法治安全教育材料

          法制安全教育

          202204

          3.心理健康教育材料

          心理健康教育

          202204

          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201909

          5.《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科任教師教學常規考核方案》

          教學常規考核方案

          201909

          6.近三年學生體檢記錄表(部分)

          體檢記錄

          202204

          7.高一新生軍訓材料

          軍訓

          202204

          8.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材料

          體育活動

          202204

          9.學校田徑運動會材料

          運動會

          202204

          10.近三年學校大型文藝活動資料

          文藝活動

          202204

          11.學生在區級以上體育競賽獲獎一覽表

          體育競賽

          202204

          12.學生在區級以上藝術類競賽獲獎一覽表

          音樂競賽

          202204

          13.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社團建設相關材料

          社團活動

          202204

          14《淮安市第一中學社會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實踐活動方案

          202204

          15.社會實踐活動相關材料

          社會實踐活動

          202204

          16.淮安市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先進學校

          近視防控

          202012

           

          辦學績效5-2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24

          評估

          指標

          24. 學校積極推進特色建設,定位準確,思路明晰。經多年實踐與凝練,初步形成辦學特色與優勢。

           

          評價

          細則

          (1)學校有規劃地推進特色高中建設,定位準確,思路明確,措施得力,形成階段性研究與實踐成果。

          (2)特色高中建設初步形成某一方面的優勢,能支撐學生發展和學校發展。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我校以“明德立志,成人成才”為核心,崇尚以“成志精神”為靈魂的管理文化,“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學生自主發展奠基”的教學理念,堅持“辦有特色的現代學校,育有特長的新型學生”的辦學理念,以“塑造身心健康、舉止文明、學有所長,并能自我規劃、自我發展的社會人才”為培養目標,傳承和弘揚成志精神,著力構建“成志”文化校園。積淀出了“文明、合作、求真、創新”的校風,形成了“博學、嚴謹、愛生、奉獻”的教風,培育了“勤學、善思、明志、篤行”的學風,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各種特長的人才。學校追求提升教育品格、培育科學品質、提高文化品位,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一、“成志德育”讓學校充滿精神能量。

          (一)以成志德育為核心,營造濃厚的德育氛圍

          學校提煉出了“成才先成人,成人先立志”“成志德育”這一核心理念,確立了“志向”“志趣”和“意志”三個層次的“成志”核心內涵,明確了成志德育的工作目標,即“明德力行,成己達人,學以報國,志騁四方”,將“成志德育”課程理念與德育核心素養有機結一,形成了課程化的德育核心素養校本化表達。

          通過環境營造豐厚校園的文化土壤,打造“成志文化”育人氣場,提升師生的校園生活品質。在校園環境建設上,作主題明確的總體設計,營造“成志”主題文化景觀。設計“更生園”,內有學校創始人李更生半身銅像,著名書畫家謝冰巖先生撰寫的石刻碑文《李更生先生事略》;將校訓“有志者事竟成”鐫刻在學校迎面墻壁上,激勵學生立志為學,踏實做人,不斷攀登新的高峰;在學校廣場兩側墻壁的最醒目之處裝飾兩塊大型石刻《弟子規》,作為學生紀律指導的一面鏡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恪守規范。將學生的書畫創作進行裝裱,把教室走廊布置成學生書畫作品的文化長廊。樓宇文化上,六幢教學樓分別以“志”來命名,志仁樓、志義樓、志禮樓、志智樓、志信樓,志道樓。從儒家的道德文章中提取現代教育元素,豐富“成志德育”的內涵。

          開發“成志德育”課程資源。注重對校內外的課程資源開發和整合,在開齊開足必修課程的基礎上,發揮教研組、備課組的集體智慧,利用學科骨干教師和學有專長的教師開設選修課,積極開拓校本課程,充分利用學校和地方資源編寫的17本教材,如《學生文明禮儀讀本》《李更生與成志中學》《紅色淮安》《南船北馬清江浦》《淮安歷史文化名人》《江淮名士名篇選讀》等校本課程。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學生從淮安歷史文化、名人軼事、風土人情中感受運河古城淮安獨特魅力和歷史厚重。從而培養學生熱愛淮安,建設淮安的激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擷取古代經典中反映和諧精神、榮辱理念、勵志成長、治國齊家和文明禮儀等古代蒙學經典讀本。例如選取古代儒家勵志類讀本:《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幼學瓊林》等,拓展了“成志教育”的外延。根據校史、校情,專門深入挖掘了成志教育的15點(即三個特別)德育內涵。第一,特別能吃苦:吃家庭之貧苦,吃生活之艱苦,吃學習之刻苦,吃人生之甘苦,吃建樹之大苦;第二,特別懂事:懂父母養育之事,懂老師培育之事,懂社會關愛之事,懂勤學苦練之事,懂國家興盛之事;第三,特別爭氣:爭自強不息之底氣,爭開闊高遠之大氣,爭頑強拼搏之勇氣,爭合作共享之和氣,爭開拓創新之銳氣。

          (二)以四項活動為中心,打造高品位的學生群體

          主題活動是學校培養學生個人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引領學生成長的主要平臺。積極、認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為學生搭建一個表現自我,展示實力的大舞臺,是我校開展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方式。我們在多年的探索中,提煉出了具有個性的德育工作三大體系,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誠信服務工程”,演繹學生個性。我們團委下設了“一中之星志愿服務隊”多個志愿者團隊,充分體現“民主管理,自我教育”。隊長由學生會干部擔任,宣傳部、衛生部、禮儀部等十個部門均在全校學生中經過班級推薦,演講競聘而產生。他們就是學校的主人,評五星級班級,三星級辦公室,十星級學生,檢查紀律、衛生、跑操、眼保操都是他們的工作的權限。工作中,他們張揚著個性,信守著誠信,銘記著道德,校園的日常衛生、紀律等被他們管理得井井有條。

          2“社會實踐工程”,錘煉學生能力。我們構建了挑戰自我、“我與家庭”“我與自然”“我與社會”四大社會實踐活動版塊,把學生置身于家庭、社會、自然這個立體的真實性的生活空間之中。我們推行寒暑假社會實踐家?;涌?,舉行了“親近自然,體驗自我”的摘桔子、爬山、野炊活動,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關注社會現象,學生展現了獨特的思考和視角,對商家促銷手段、經營策略等分析調查,他們說得頭頭有道;環?,F狀調查,大運河水質問題,他們的溫馨提示被公民采納;從夜市攤看淮安經濟的發展,充分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3“知心教育工程”,呵護學生心靈。針對當前“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孩子的自身心理脆弱”等兒童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我們開展了“關注學生心理,呼喚知心教育”主題活動。校心理咨詢室的“知心聊天室”,家校的“心理輔導”專題講座,班級的“成長足跡”互動冊,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同時,學校還聯系重大節日和社會的熱點問題及時開展多形式的德育專題活動,如“七一慶黨生日演講征文賽”、“五月紅歌會”、“十一愛祖國專題演講”、“讀書會”、“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崇尚科學、反對邪教”“我把青春獻給黨”征文或演講賽等。這些活動因勢利導,因材施教,為德育工作搭建了廣闊的舞臺,注重了實踐性,做到知行并重,寓教于樂,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三)以德育滲透為手段,探索全新的德育方法

          課堂教學是德育的主陣地,學校努力追求德育與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并逐步實現了課堂教學由“無德育”到“有德育”,到“德育先行”的飛躍。我們要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考慮“德育先行”的原則,課堂教學設計圍繞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來設計和展開活動。集體備課時,根據學科特點,或明晰出學科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環節中的德育元素,或通過設計貼近生活的活動滲透各種德育因素,在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受到思想道德上的啟發和引導。課堂教學時,教師引導、鼓勵學生作為課堂主角積極進行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評價。通過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激發學生把握自我、自信向上、不甘落后的健康心理品質。課堂評價也集中體現德育因素,通過課堂評價,培養學生自信、競爭、互助、合作精神以及積極主動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四)以家校共進為兩翼,建立高效率的教育網絡

          學生進入中學,隨著年齡的增長,視野開闊,信息增多,知識豐富,交往擴大,思維活躍,自主意識、獨立意識越來越強烈。家長感覺子女不聽話,有話不愿和自己講了,不好教育了。有家長發現子女進入高中后不愿意學習或學習不主動,學習成績下降。面對這些現象和問題,關鍵是問題的癥結,對癥下藥,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加以解決,此時的教育更需要有針對性,更需要學校、家庭的互相溝通,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家校的反饋與交流,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們不斷尋求教育的共同支撐點,充分整合各種教育因素,在“五定、五建”上下功夫,形成了育人的合力。

          “五建”即建立“家校聯系卡”、 建立了家校聯誼點、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建立“家校聯系信箱”、建立了“網上家長學?!?。幾年來,我們先后聘請心理專家、關工委領導等對家長進行講座,參與聽課的人次累計3000多人;組織了多場家長開放日活動,讓每一位家長真是的了解了孩子的成長歷程。如高二梁紅惠教師開展了“感謝有你”家長開放日主題班會,讓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地交心談心,許多孩子說出了自己對師長的悔恨和愛戴,師長也對孩子說出了自己的期望,動情之處,潸然淚下,有效地溝通了學生、老師、家長的心靈,增進了學生、老師、家長彼此間的了解和共識,營造了和諧、健康的心理教育氛圍。

          “五建”的實施,使家長學校建成了一個工作卓有成效、運轉高速的工作坊,讓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不再局限于家訪、家長會,而是多層多向的了解與交流,有效地增強了互動的時空式發展,增進了相互之間的了解,家教共進,形成了齊飛的兩翼,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學校在立德樹人工作中始終如一地堅持了“高起點,低落實”準則,并提出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我們精工細作,對待每一個育人細節我們精雕細琢”的口號,走出了一條備受矚目的“成志德育”之路。

          成志德育的構建,讓我們的德育工作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幾年來,學校先后榮獲“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江蘇省文明單位”、“團省委青年文明號”、“省教育工會教工模范之家”、“國家西部教育顧問單位”、“江蘇省現代技術實驗學?!?、“江蘇省綠化先進單位”、“淮安市教科研實驗學?!钡纫幌盗袠s譽,為提升我校整體形象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春風化雨勤潤物,芬芳吐蕊香滿園。春風化雨勤潤物,芬芳吐蕊香滿園。這是我們學校德育工作永恒不變的追求。我相信我們學校的德育工作一定會更上層樓,取得更大的成效。

           二、“成志課堂”一片迷人的風景

          “我的課堂我做主”,這既是我校學生的課堂宣言,也是我校打造“成志課堂”的一大特色。

          學校根據“自主、合作、探究”的課程理念,在全校范圍內全面推行成志課堂模式,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達成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要求。

          為全面推進成志課堂建設,學校成立專項領導小組,組織教師外出學習,頒布成志課改實施方案,規范導學案的編寫流程及各環節設置要求,強化班級學習小組建設,成立課堂教學督導組,確保天天有督導,周周有點評,保證“成志課堂”教學常態化。

          成志課堂授課基本程序:學生自主學習(課前)——板書、解讀學習目標——合作探究(互教互學)——展示交流——點評質疑——反饋總結——檢查測評。所有任課教師在授課之前培訓學科班長、學科小組長,交代學習相關要求,布置課堂展示要求。并提出課堂量化指標,即對學生的關注面達100%,學生展示、點評時間不少于30分鐘,教師教學釋疑時間不超過10分鐘。小組內學生分為ABC三層, A.B層學生幫扶C層學生,同層學生互教互學。各科教師注意中等生的學科均衡發展,加強對B層薄弱學科的指導,在課堂點評等環節要注意向中等生傾斜,以提高學習熱情。對C層學生,對他們降低教學難度,要多鼓勵C層學生展示。

          學校積極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保證學生學科素養的和諧發展;關注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制訂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成志課堂”建設實施方案》,努力實施“成志1+1”的動態、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運用討論式、啟發式、參與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
              1.明確“成志1+1”的內涵
              “成志1+1”是我校原有“成志課堂”的進一步細化、深化,明確了“導師制”、“合作制”,其核心在于體現“主導”與“主體”的有機統一,實現“教”與“學”的和諧。各學科組根據學??偟恼n堂教學模式,結合學科的特點制定了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模式,各組在組長的組織下,每一位老師照此模式進行不斷實踐,教師間互相認真聽課,不斷進行討論進行修改,豐富了我?!俺芍菊n堂”課堂內涵。
              2.通過從理論到實踐的不斷探索,教師更新了教學理念,摒棄了“滿堂灌”,會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式 
            (1)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關鍵環節或遇到問題時不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予以點撥和誘導,即采用啟發式教學,從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開發其分析思維能力。
            (2)教師在課堂上出現辨析問題或一題多解時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集思廣益,通過相互間的試論得出正確結果,即采用討論式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看問題的全面性,有說
          服力且印象深刻。
             (3)教師在課堂上對于新問題不急于下結論,而是引導學生,用已學知識來解決,讓他們自己去分析、鉆研、探究,讓每個同學參與到活動中來,即采用參與式教學,從而培養了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敢于質疑的品質。

          經過積極的實施,成志課堂已經形成了鮮明的特色,第一,實施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方式。開展啟發、探究、合作等教學方式,聚焦課堂,開展有效教學,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注重指導學生掌握正確方法、養成良好習慣,促進學生樂學、善學。第二,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學生作業就是成志導學案,取消家庭作業,學生課前根據學習班長布置,自主完成導學案,課堂和小組內同學交流,展示點評,訂正導學案。第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成志課堂遵循認知規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養成自覺預習、專心上課、善于提問、獨立作業、復習歸納、整理錯題、課后反思等學習習慣;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第四,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機制。小組內學生人人有崗位、人人都肩負班級職務,班級事事有評價,課課有評價。成志課堂評價方法多樣化、主體多元化,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矯正、導向和激勵作用。

           “成志課堂”把“學會提問”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切入點,注重培養發散性思維和多樣化意識,讓學生體驗創造過程,從而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創新之火熊熊燃燒,有效促進了學生的主體性發展。

          三、“成志藝體”圓學生成功之夢。

          為了讓特色、個性之花遍地開放,“成志藝體”經過多年探索,歸結出“發現、引導、提高、成才”四部曲的經驗做法,形成了藝術、體育等特長教育的鮮明特色。

          “成志藝體”之所以綻放璀璨之花,是因為他們探索出一條“合格+特長”之路,大力推進藝術素質教育。他們組建了藝體處。為防止“成志藝體”教育流于形式,學校提出了“五有”、“四定”、“三落實”的具體要求?!拔逵小?/span> 即有計劃、有制度、有檢查、有總結,有專人負責;“四定” 既定內容、定地點、定時間、定人員;“三落實” 即活動保障落實、管理評價落實、發展目標落實。先后投資50多萬元加強音樂教室、舞蹈房、書法室、美術室等功能室及相關硬件設施建設,學校走“校內教師和外聘專家相結合”之路,加強了藝術師資隊伍建設。

          “成志藝體”著眼“揚長”,開設美術、音樂、體育、舞蹈、影視編導、日語、西班牙語等專業選修課。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體育競賽活動。連續3年各專業合格率均在96%以上,其中,美術、音樂近100%。目前,成志藝體已成為學校發展的“動車組”。2019年我校汪淼、趙斌、宗揚、申依璇、戚嬌嬌、張育艷等老師被評為清江浦區中小學藝術文化節“優秀指導老師”, 寧嘉陽獲得2019“淮安市最美中學生”稱號。 張磊、韓壹獲得2020“淮安市最美中學生”稱號,陳露路、張平、劉曉宇獲得淮安市中小學生才藝大賽獨唱二等獎,郭嘯嘯、毛鈞玥、金默晨獲得三等獎,張夢婷、姜倩倩獲得淮安市中小學生才藝大賽舞蹈二等獎,陳亞杰、張磊獲得淮安市中小學生才藝大賽舞蹈三等獎,淮安市第36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我校取得甲B組團體總分第八名,男子三級跳遠楊宏偉獲得第一名,路福坤男子100、200米分別獲得第二、第三名,達“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嚴定勝老師被評為“優秀教練員”。 2021年參加淮安市中學生才藝大賽取得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張宇豪獲得淮安市第37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男子100米第三名,成績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男子200米第二名,達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周杰獲得男子200米第五名,達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姬洋獲得男子鉛球第三名,馮慧瑩、蔡欣怡被評為2021“淮安市最美中學生”。

          目前,我校的藝體教育在市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些優異的成績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其培訓經驗與教育模式,為文化基礎差、有特長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成功教育的現實樣本,目前學校“特長育人、全面育人”的辦學特色已初步形成。

          主要不足和問題

          我校的特色發展取得一定成績,但有些方面還不夠成熟,要上更高一個層次還需不斷努力。

          改進措施和目標

          1.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面對學生和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不同需求,切實發展好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潛能。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走出固有的教學模式,通過培訓、聽評課等繼續教育方式,提高專業素養。

          2.明確個性育人的目標

          特色發展要與時俱進,在新高考、新課標的模式下,進一步把辦學理念、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相結合。

           

          (2)基礎數據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成志德育課程基地建設組織網絡

          成志德育

          2022.04

          成志德育核心理念

          成志德育

          2022.04

          成志德育課程目標

          成志德育

          2022.04

          成志德育教學內容的模型建構

          成志德育

          2022.04

          成志德育課程基地建設內容

          成志德育

          2022.04

          基地場館建設分布圖

          成志德育

          2022.04

          成志館建設示意圖

          成志德育

          2022.04

          校外實踐基地分布圖

          成志德育

          2022.04

          成志德育課程體系

          成志德育

          2022.04

          部分已開發的成志德育校本教材

          成志德育

          2022.04

          成志德育社會實踐活動安排

          成志德育

          2022.04

          成志德育“校園節日”安排表

          成志德育

          2022.04

          成志德育三大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成志德育

          2022.0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部分學生社團

          成志德育

          2022.04

          保障有力的成志德育育人團隊

          成志德育

          2022.04

          成志德育平臺建設

          成志德育

          2022.04

          成志德育課程資源庫

          成志德育

          2022.0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成志課堂”建設實施方案

          課堂教學方案

          2022.0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成志課堂”授課流程

          授課流程

          2022.0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習小組建設與管理的意見

          小組建設

          2022.0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課堂教學評估實施方案

          課堂評估

          2022.0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學生素質
          評價方案

          2022.04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校本課程開始與實施方案

          校本課程

          2022.04

          特色教育工作領導小組

          特色教育領導小組

          2022.04

          特色辦班計劃、設想

          特色辦班計劃

          2022.04

          招聘美術教師材料

          招聘美術教師

          2022.04

          藝術類專業教師責任狀、協議

          藝術類教師責任獎

          2022.04

          運動隊、高一田徑等項目訓練計劃

          運動隊訓練計劃

          2022.04

          藝體教師獲獎情況及證書復印件

          藝體教師榮譽證書

          2022.04

          藝體特色自評報告

          藝體特色自評報告

          2022.04

          學生高考成績、錄取情況及獲獎證書復印件

          高考成績

          2022.04

          藝體專業學生作品

          學生作品

          2022.04

          校本課程《實用美術教程》

          校本課程 

          2022.04

          藝術類學生高考情況統計

          藝術類高考統計

          2022.04

          藝術類學生參加區級以上各類比賽獲獎統計一覽表

          藝術學生獲獎統計

          2022.04

          藝術老師獲獎及各種榮譽一覽表

          藝術老師榮譽統計

          2022.04

          學校特色建設藝術教育校本教材

          特色建設校本教材

          2022.04

          各類社團、興趣小組活動

          社團興趣小組

          2022.04

          各類校本課程

          各類校本課程

          2022.04

          省德育課程基地

          德育課程基地

          2022.04

          淮安市文明校園

          文明校園

          2022.04

          針對畢業班心理輔導

          心理輔導

          2022.04

          校園文化藝術節

          校園文化藝術節

          2022.04

          五四紅旗團委

          五四紅旗團委

          2022.04

          青年大學習

          青年大學習

          2022.04

          2021年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第一等次

          共青團先進單位

          2022.04


          辦學績效5-3

          1)自評概述

          指標序號

          評估指標及評價細則

          自評

          結果

          25

          評估

          指標

          25. 學生、家長、畢業生滿意度高,教育同行、社會各界對學校評價較好,認可度較高。學校生源數量穩定,每年能完成招生計劃。

          A

          評價

          細則

          1)學生滿意度測評、畢業生跟蹤調查和社會滿意度調查制度化、常態化,注重問卷設計、操作規范分析反饋,測評、調查結果能及時運用,改進教育教學管理。

          2學生、家長、往屆畢業生、教育同行、社會各界對學校的評價較好,綜合滿意85%以上。

          3)招生規模穩定,每年能完成招生計劃,3年流失率低于5%。

          自評概述

          主要實踐和成效

          我校嚴格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開齊開足必修、選修各類課程,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開辟校本課程,努力提高課程質量。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相長、人文校園、和諧家園”的辦學理念,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整體辦學水平不斷提高,享有較高的社會聲譽,得到了上級領導、政府及主管部門的高度評價。

          為了廣泛聽取在校學生、畢業學生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有效改進學校工作,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我校先后設計制定完善了《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對學校滿意度問卷調查表》、《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家長對學校滿意度問卷調查表》、《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畢業生跟蹤調查表》、每學期結束前,校長辦公室就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水平、服務意識等內容廣泛征集學生、往屆畢業生和社會各界的評價、要求和期望等,實行常態化管理。從學生、任課教師、家長情況問卷調查來看,教師的工作態度、工作熱情及能力都得到充分的肯定,綜合滿意度達97%。從區教研室的調研和公開課的情況反饋來看,教師的業務素質得到同行的肯定。中國網、江蘇文明網、《揚子晚報》、《淮安日報》、《淮海晚報》、淮安電視臺等主流媒體也多次報道了我校先進辦學事跡。

          學校在清江浦區聲譽較好,得到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先后獲得“2012-2013學年度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單位”、“2013-2014學年度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單位”“2015-2016學年度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單位”。我校被授予“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綠色學?!?、“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江蘇省心理健康實驗學?!?、“江蘇省青年文明號”、“江蘇省紅十字示范學?!?、“江蘇省優秀家長學?!?、“江蘇省模范教工之家”等榮譽稱號。

          由于辦學質量的提高,學校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美譽度較高,學校高一新生生源穩定,每年學校的招生計劃都能順利完成, 2019年計劃招生600人,實際招生605人;2020年計劃招生600人,實際招生636人;2021年計劃招生600人,實際招生600人。

          主要不足和問題

           

          改進措施和目標

           

           


          2)基礎數據

          5-3-1學校聲譽調查(滿意度%)

          學年度

          學生

          家長

          往屆畢業生

          教育同行

          社會各界

          2019-2020

          96%

          97%

          97%

          100%

          98%

          2020-2021

          97%

          98%

          98%

          100%

          99%

          2021-2022

          98%

          97%

          99%

          100%

          99%

           

          5-3-2學校招生情況表

          學年度

          初中

          高中

          年級

          計劃

          招生數

          實際

          招生數

          班均

          生數

          年級

          計劃

          招生數

          實際

          招生數

          班均

          生數

           

          初一

           

           

           

          高一

          600

          605

          43.7

          初二

           

           

           

          高二

          600

          600

          43.6

          初三

           

           

           

          高三

          600

          600

          44.9

          總數

           

           

           

          總數

          1800

          1805

          44.1

           

          初一

           

           

           

          高一

          600

          636

          42.5

          初二

           

           

           

          高二

          600

          605

          43.3

          初三

           

           

           

          高三

          600

          600

          43

          總數

           

           

           

          總數

          1800

          1841

          42.9

           

          初一

           

           

           

          高一

          600

          600

          45

          初二

           

           

           

          高二

          600

          636

          44.7

          初三

           

           

           

          高三

          600

          605

          49.8

          總數

           

           

           

          總數

          1800

          1841

          46.4

           

          3佐證要目

          佐證資料名稱

          主題詞

          成文時間

          是否歸檔

          1.近三年淮安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簡章

          招生簡章

          202204

          2.近三年淮安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計劃

          招生計劃

          202204

          3學生對學校滿意度問卷調查表(部分)

          滿意度

          202204

          4.家長對學校滿意度問卷調查表(部分)

          滿意度

          202204

          5社會對學校滿意度調查表(部分)

          滿意度

          202204

          6媒體報道材料

          媒體報道

          202204

          7.上級部門對學校的評價部分

          評價

          202204

          8 往屆畢業生對學校問卷調查表(部分)

          評價

          202204

          9畢業生跟蹤調查表(部分)

          評價

          202204

          10近三年學校新生錄取名冊.

          錄取名冊

          202204

          11.家長委會資料(部分)

          家委會

          202204

          12.近三年我校所受各級各類表彰(部分)

          表彰

          202204

           

           

          四、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意見

           

           

           

           

           

           

           

           

           

           

           

           

           

           

           

           

           

          負責人(簽字)教育局(公章)

           

          年  月  日

           

           

           

           


          下一個: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2022年高一招生簡章

          版權所有: 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備案號:蘇ICP備2021054219 技術支持:拾久科技 學校地址:淮安市解放西路166號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江蘇省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網站后臺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婷婷综合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av国片精品 a 成 人小说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强伦姧护士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menuitem id="ddjjd"><mark id="ddjjd"></mark></menuitem>

                  <pre id="ddjjd"><big id="ddjjd"></big></pre>